二十萬中國勞工的悲劇
作者: 康春女

歷史話題

更新於︰2014-12-21 Print Friendly and PDF

每年十一月,香港會有一些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活動。最明顯地是旅居香港的英聯邦人會在外套上別一朵罌粟花,紀念戰爭中陣亡的將士。買那束小花的錢則捐給與退伍軍人有關的慈善機構。罌粟花是一種生命力極其旺盛的花,在什麼泥土和惡劣的環境下都可以生存。


●作者、英國記者馬克奧尼爾(歐年樂)
(右)和金鐘是30 年的老朋友。

歐年樂描寫中國勞工參與一戰

我一直覺得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中國沒什麼關係,也不記得在學校時曾學過中國人參加了主要是西方列強的那次大戰的任何知識。但是,最近看了兩本由企鵝出版社出版,英國作家歐年樂(Mark O'Neill)先生寫的兩本關於中國人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書籍─《從沙皇鐵路到蘇聯紅軍》(From the Tsar’s Railway to the Red Army)及《參加一戰的中國勞工》(The Chinese Labour Corps)。沒想到在歐洲土地上的那場血戰,曾有幾十萬中國青壯年協助聯軍抗敵,且魂斷異鄉,他們很多人的墓碑上連姓名也沒有留下。短暫的人生就這樣匆匆地在人間消失了。

因為我生長在東北的緣故,所以對《從沙皇鐵路到蘇聯紅軍》這本書更感興趣。為一百年前二十萬東北年輕人離開貧窮的家鄉,希望在俄國沙皇領土上打工賺錢,然後衣錦還鄉,最終卻死傷無數,流落蘇聯街頭成為乞丐的故事感到悲憤。

自1860年,有五十年的時間,中國東北三省已經有人去俄羅斯的遠東地區打工,經商賺錢,其中也包括不少朝鮮人。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沙皇軍隊傷亡慘重,急需人力在森林、礦山和鐵路工作。俄羅斯幅員遼闊,人煙稀少,一些寒冷地帶除了被強迫押送去伐木和建鐵路的罪犯和政治犯,勞動力遠遠不夠。俄國內閣開會取消對進口外國勞工的限制,並和中國政府簽訂合約,僱傭二十萬青壯年去俄羅斯,向他們保證在俄羅斯可以過上好的生活,脫離中國的貧窮。

二十萬勞工在俄羅斯的悲劇

中國人到了俄羅斯後被派到從摩爾曼斯克到北極圈,也有被派到東部戰爭前線挖戰壕,還有一些去了烏克蘭和西伯利亞。當時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對僱傭合約要求嚴格。比如,中國勞工必須和俄羅斯當地工人一樣同工同酬,而且因為當時的中國政府不知道哪方會贏,所以希望保持中立,因此要求沙俄政府不可以讓中國人上前線參戰。勞工除了體檢外,去任何一個地方工作的旅途費用必須由僱傭方負責。甚至連中國人的飲食習慣都考慮周到。僱傭一方要為中國勞工提供米飯、麵條、炒菜用油及茶葉等。中國政府當時也確實出於好意,希望幫助這個鄰國度過難關,同時為自己的國民爭取公平的待遇。

沒想到,這二十萬中國人去了俄羅斯,情況和當初想像的大為不同。與同時間去為英國和法國軍隊工作的中國兄弟們的命運大不一樣,由於英法兩國政府嚴格遵守合約上的每一條款,所以那些為他們工作的中國勞工吃得飽、穿得暖,一切順利。而俄羅斯本身就沒有合約意識,中國政府失去了控制權,很多合約跑到私人手裡,不知從哪裡竄出一些中間人,結果由俄羅斯政府和吉林一家叫Yicheng的私人招聘公司掌控這二十萬人的命運,就出事了。

中國人對外人可以友好、客氣,但是對自己同胞習慣心狠手辣,一百年前也如此。這個Yicheng公司老闆,把六萬件應發給勞工的衣服拿到黑市賣了。可想而知,上萬名中國勞工在俄羅斯零下三十幾度的嚴冬如何生存?更不要提合約上所提的「同工同酬」了。加上俄羅斯政府和民眾極度歧視中國人,後來,這些可憐的勞工有自殺的,有上街乞討的,還有一些為了生存,在異國他鄉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二十萬人的命運在俄羅斯大多數以悲劇告終。


●中國派兵 20 萬參加一戰,在青島集結。這些士兵後來流落俄國。

四萬入紅軍有人當了列寧保鏢

列寧推翻沙皇成立蘇維埃政權後,據統計竟然有四萬人參加了蘇聯紅軍。這些從中國貧窮家庭跑到俄羅斯的年輕人,在中國的教育水平有限,俄語當然不懂。但是他們為甚麼要參加蘇聯紅軍?最大原因恐怕是在軍隊至少能得到溫飽, 比在街上要飯要好的多吧。

眾多中國勞工中,有一位叫李福慶(音譯:Li Fuqing)的瀋陽人運氣不錯,因為他竟然當上了列寧的隨身保鏢, 雖然他是文盲。列寧死後,他去了莫斯科軍事學院學習。1931年,李被派到新疆,沒想到被當地的軍閥軟禁在家,不讓他離開那個地區。於是,他在烏魯木齊開了一家餐館。1949年,解放軍進駐新疆,51歲的李福慶登記自己的職業為廚師。1957年,蘇聯政府特別邀請他去莫斯科參加蘇維埃十月革命四十週年的慶祝活動。對中蘇關係這麼重要的人物,我在中國的文獻上竟找不到有關他的一點蛛絲馬跡。是中國政府從來就沒把這個對中國人一直不友好的北極熊鄰居放在眼裡呢,還是覺得列寧的布爾什維克實際上就是個鳥,與他有關的一切都不值得載入中國革命史冊裡?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