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正被拉下神壇
凌 鋒

 

● 台灣最大的高雄蔣介石像被拆除,引發台灣去蔣護蔣之爭,蔣家後人更把「去蔣」比喻為文革。


● 台灣去蔣浪潮下,蔣公雕像被移至公園當文物展出,並未搗毀。

台灣從威權向民主轉型的過程涉及對前總統蔣介石的評價。民主化過程中的「寧靜革命」,以及阿扁執政「中道路線」都避免太多觸及這個敏感問題。但是隨著藍綠對抗得不到緩解,以及民主政治深入發展要求的轉型正義,最終還是要面對這個問題。

  今年是「二二八」六十週年,雖然國民黨曾就此悲劇道歉,但是對事件的性質、元兇仍有爭議,其中包括蔣介石扮演甚麼角色。藍營,特別是蔣介石的庶出孫子、已經「正姓」為蔣孝嚴的章孝嚴千方百計為蔣介石脫罪。事件引伸到對蔣介石的歷史評價,是罪人還是完人?

全台有四萬五千座蔣介石雕像 

  綠營民眾對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一直稱為「中正廟」,反映他們對至今仍然把蔣介石奉為神明的不滿。因此在二二八的爭議中,一直要求改名的呼聲再次響起,近來熱心於正名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不但認為應該改名,而且認為應該拆除圍牆以改觀市容。身為臺北市長的郝龍斌(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之子)立即宣佈這座只有二十七年歷史的建築物為「古蹟」,引發更激烈的爭論,因為馬英九擔任市長期間毀了不少真正的百年古蹟,何況當時早有人從市容角度建議拆除紀念堂圍牆,可見並非民進黨的獨創。

  北市爭議之際,高雄市政府則決定將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正名為高雄市文化中心,並且在當晚拆除中心的蔣介石銅像。市政府表示這是為了避免爭議,因為有人把蔣中正當偶像,也有人看到蔣中正銅像可能聯想到二二八事件而覺得痛苦。有民眾投書報章說:「現在的文化中心是以前二二八的墳場。高雄是二二八事件之後,全台最先施行軍事鎮壓、死傷極為慘烈的地方。這裡曾是許多冤魂埋骨之地。」

  拆卸當晚,藍營政治人物與支持者前去阻止,與警員發生肢體衝突,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簡錦松則穿著中山裝長袍到廣場叩拜,強調特別來「送銅像一程」。馬英九批評做法粗暴,高雄市長陳菊模仿馬英九的腔調回說「謝謝指教」。本土社團的台灣南社社長鄭正煜則第二天一大早到場慶賀這歷史的一刻。他表示,接下來將要求高雄縣、台南縣市的蔣介石銅像都拆除遷移。台灣南社、台灣教授協會等十個社團及李筱峰、蔡丁貴教授等九十九人,也發表聯合聲明「肯定並全力支持陳菊市長將高雄文化中心正名、拆卸蔣介石銅像的歷史性義行」。

  這座蔣介石銅像是全台灣最大的老蔣銅像,它的拆卸有指標意義。根據報導,全台灣共有大大小小的蔣介石雕像四萬五千座,以台灣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積計算,平均每零點八平方公里就有一座蔣介石雕像。如果不是搞個人崇拜,需要這樣多嗎?蔣介石在台灣也有六、七十座「行館」,這當然也是獨裁者的需要。

台灣社會評價蔣介石分歧大

  對蔣介石如何評價,在目前台灣社會自然有不同,但是他是人而不是神,應該有共識;既然如此,把他請下神壇,不應該有反對者;如果有不同意見,也應該是方法問題。最理想的做法,是國民黨自行化蔣為人,這樣做還可以贏得尊敬。可惜國民黨缺乏改革精神,甚至還死抱蔣介石當年建立威權體制所建構的特權;而由民進黨出面,則又被某些政客作為煽動族群對立的藉口。如果讓蔣介石一直保持神明的身分,把當年的威權視為真理的化身,把政黨輪替當作一種罪惡,那麼進一步探討蔣介石的歷史評價就十分必要。

  無疑,全世界沒有人會把蔣介石當作民主主義者,不論美國還是共產黨,都把他看作是一個獨裁者。自然,他不如毛澤東那個獨裁者那樣壞,但改變不了他獨裁者的身分。

  從台灣角度看蔣介石的最大「功勞」,就是保住台灣不被共產黨統治,然後開始發展經濟,為後來的起飛創造條件。當然這功勞不全是蔣介石的,如果不是韓戰爆發,美國改變對華政策,在朝鮮痛擊共軍,並且保衛台海,蔣能否守住台灣是個問題。而國民黨貪污腐敗導致中國大陸落在中共手裡,蔣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蔣介石在台灣反共的同時,也傷害一些無辜者,壓制台灣的民主運動,例如雷震案等等,他也須承擔責任。從這些情況來看,蔣介石連一個「開明獨裁者」也夠不上。因此把他拉下神壇,是台灣轉型正義必要之舉。國民黨如果認為執政黨手法簡單、粗糙,也不應用對抗的方式,更不是美化當年的專制獨裁制度。

蔣家後人的護蔣行動

  然而蔣孝嚴與國民黨把這種轉型正義當作中國的「文革」,也有媒體歪曲英國「經濟學人」的報導,把正常的政治文化轉型的文化革命當作中國那種腥風血雨的文革,凸顯他們的無知。且不說這次把蔣介石拉下神壇沒有文革所出現的暴力鬥爭,也沒有新的造神運動。本來蔣孝嚴在三月十七日要率眾上街護神,其實就是要護他的祖父,使他可以安享餘蔭;也許反應不太熱烈,遂推遲到三月三十一日組織「捍衛中華民國三反大遊行」。倒是這個「三反」,使人想到文革清算走資派的「三反」(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罪行。

  不料,就連這種活動也鬧雙胞,為不讓蔣孝嚴專美,取得蔣家代言人正統地位,立委蔡正元、中常委蔣方智怡(蔣經國嫡子蔣孝勇遺孀)聯手在中常會提案,籌設「全民維護蔣公、反對文革清算」委員會,擬於四月五日發起「全民紀念蔣公逝世三十二週年致敬大會」,還邀請連、馬、王、吳等大老出席。用這個「全民」未免太誇張了吧。

  想想文革結束後中共為了鞏固政權的「非毛化」,且不說官方態度是曖昧的各取所需,即使民間有「毛熱」,也沒有因為當時官方統一取締毛澤東的雕像引來「護毛」的舉動,也沒有人發起「向毛公致敬大會」;現在已經成為民主國家的台灣,還有公開擁抱獨裁者的政治人物和政黨,怎不令人嘖嘖稱奇?

  當然,西方國家也保留一些歷史人物的雕像,但那僅僅是作為歷史紀念品,絕不會像中國人那樣,用死人來壓活人,用死人來謀私,這恐怕是中西文化不同之處。

  而民進黨把蔣介石拉下神壇,也並沒有對蔣介石「毀屍滅跡」,與共產黨的掃四舊還是不同的。雖然拆卸時手法粗糙了一點,但蔣的雕像會集中在桃園大溪的雕像公園。據說現在中國大陸的遊客對蔣的雕像很有興趣,因而可以成為一個景點,如果他們真能膜拜蔣公銅像,回去後「反共抗俄」,倒也不失存放這些雕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