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布雷長孫成了台獨大將
曹長青

● 編者按:曾任台灣總統府秘書長的陳師孟,是蔣介石當年廣受讚揚的「文膽」陳布雷之孫。本文介紹陳師孟不受省籍和權益所囿,堅定支持台灣人的自決權,走過的心路歷程。富有啟示意義。


● 今年6月底陳師孟夫婦出席美東台灣人夏令營演講後,攝於麻州大學。(作者提供)

在當今國民黨、共產黨、民進黨的三角戰中,蔣介石當年的「文膽」陳布雷竟沒有被任何一黨惡評,對於那個時代的政治人物來說,實在罕見。

  國民黨推崇陳布雷有其原因,因陳跟隨老蔣逾二十年,是蔣介石主要文稿的撰寫人,直到四八年自殺。共產黨方面,近年中國大陸出版多本陳布雷傳記,有很多正面評價。像根據陳布雷的二十九本日記寫成、去年出版的《陳布雷大傳》就是其中之一。該傳記指出:陳布雷不貪婪權勢,不謀求高官厚祿,是一個品行端正的知識份子。而民進黨方面,或因陳布雷的長孫陳師孟成了台獨大將,不便置評,或因陳布雷和民進黨隔世隔代,沒有任何交集。

  在台灣的藍、綠政治分野中,當年撤到台灣的國民黨高官顯貴的後代,幾乎 清一色支持國民黨。而陳布雷的孫子陳師孟卻選擇了支持民進黨、贊成台獨,並且出任過民進黨中央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等要職,其獨特性,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幾年前就在台北結識了頗有陳布雷溫文爾雅之風的陳師孟先生,但一直沒機會就他的身世長談。最近他和夫人到美國度假,邀朋友們到他們位於新澤西的住宅聚餐暢談,而我則把這次聚會變成了一個專題採訪。

「當代完人」不許子女從政

  陳布雷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確實是個獨特的人物,曾任蔣介石侍從室二處主任、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 。雖處權力中心,但他卻不爭名逐利,始終謙恭、低調,一直保持著傳統中國文人的淡泊、清高之風。在抗戰勝利之際,很多國民黨大員爭相中飽私囊,他卻兩袖清風,甚至在物價飛漲、國庫嚴重吃緊、人人爭儲黃金之際,把家裡的金銀兌換成國家的金圓券,以助國家解決危難。他死時床下只有七百金圓券,當時只夠買兩袋米。雖然他的自殺使正處於敗境中的蔣介石難堪,但蔣仍親寫輓聯「當代完人」,並辦隆重葬禮。

  陳布雷有七子二女。雖然陳捲入中國時代巨變的政治漩渦,但他卻不許孩子們從政,要他們學務實的專業。所以,他的七子全部聽從父訓,均學醫農理工。只有二女陳璉,其母因生她過世,被起小名「憐兒」而受驕寵(「璉」是憐的諧音,古之祭器,陳布雷要女兒不忘生母),中學時代遇到共產黨老師,再加上丈夫是中共學運領袖,因此她很早就加入共產黨,中共建政後曾任團中央少兒部長(其夫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文革中陳璉被迫離婚,並不堪批鬥羞辱而跳樓自殺,年僅四十八歲(和其父自殺相差十九年零六天)。

  陳布雷的九名子女,只有長子陳遲(陳師孟父親)到了台灣,還是偶然所致:國共內戰之際,陳遲在美國攻讀農業碩士。在他畢業後乘船返回上海、途徑日本之際,聽到共軍佔領上海的消息,當時中共廣播要船直開上海,不要改航。但船長卻當機立斷,把船開向了基隆,由此改變了陳遲一家的命運。而陳布雷留在大陸的子女,則都在政治運動中受到衝擊。

祖孫選擇本質上有異曲同「理」

  一九四八年秋,陳師孟在美國出生整整一百天時,他的祖父陳布雷在南京自殺。但對於這個長孫,陳布雷還相當有感情,親自為其起名「斯孟」。後來在台灣註冊戶籍時,被寫成了「師孟」。陳師孟很有其祖父之儒風和內秀。他以法商組「狀元」的成績考入台大,後來留學美國,獲俄亥俄州大學經濟學博士。

  陳師孟十八歲就加入了國民黨,父母自然也是傾向國民黨。五十年代初,蔣介石曾「召見」陳遲,問了兩個問題,一是對目前的工作是否滿意,二是有無困難,需不需要幫助?當時在一家糖廠工作的陳遲回答說「沒有」。召見雖簡短,並只有一次,但它說明蔣仍記得陳家後人,想予幫助。以這樣的政治背景,以及他本人的資歷,陳師孟如果像祖父一樣跟隨國民黨,在兩蔣時代會很有政治前景。但陳師孟卻走了另一條艱難的人生之路:支持台獨。

  在這一點上,陳師孟似乎繼承了祖父的一種氣質。陳布雷並不喜歡政治,去世前還說,不懂政治。陳布雷能進入權力中心,是因寫得一手好文章而被蔣介石器重禮聘。蔣的主要文告等,均出自陳布雷手筆。像抗戰週年時蔣發佈的著名〈告全國軍民書〉,寫得頗有諸葛亮〈出師表〉感人之磅礡氣勢。連中國當時另一個政論文高手、《大公報》主筆張季鸞也深為折服,讚為「淋漓酣暢,氣勢旺盛,是抗戰前途光明之象徵也。 」

  在當年國共兩黨的選擇中,陳布雷選擇了國民黨,這在當時是一種真正的智慧,因為國民黨起碼保護私有財產、遵守基本的社會秩序;而共產黨以暴力和欺騙起家,後來建立了邪惡帝國。而國民黨撤到台灣後,則實行欺壓台灣人的專制殖民統治,相比之下,民進黨代表的是民主進步的力量,因此陳師孟今天選擇民進黨,和當年陳布雷選擇國民黨,本質上有異曲同「理」之處。

走出「大中國」傳統的迷障

  國民黨在台灣的專制統治,任何有基本自由主義思想的文化人都會反對。當年在反國民黨獨裁的文化人中,有很多外省知識分子,像李敖、柏楊等等。但他們始終沒有走出「大中國」的迷障,都反對台灣獨立,其實就是反對台灣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但陳師孟為什麼和他們不一樣?

  首先,由於父親在台灣南部的糖廠工作,所以陳師孟的青少年時代不是住在台北國民黨的「眷村」,而是在南部和台灣孩子們一起長大。所以他不僅能說一口地道的台語,而且他的朋友也多是台灣人。因此在心理上他視自己為台灣人,而不像那些眷村長大的外省子弟那樣,有一種自身優越感,也和本地人有心理距離。這種和台灣人的親近感,使他日後沒有多大障礙和「轉折點」就走向了尊重台灣人民自決權的道路。

  一件他親身經歷的事件,使他對國民黨專制的恐怖有了切身體驗。七十年代初,他從台大畢業、也服完了軍役,正考慮何時出國留學。突然有一天,他被「警總」約談,劈頭就是一頓謾罵般的訓斥。後來他才明白,原來是母親從海外寄信來,希望他盡快到美國深造,主要的考慮是,學業最好是不間斷地一氣念完。當時所有的海外信件都被警總拆開檢查。母親勸兒子盡快出國留學,就被視為「不愛國」,「想逃跑」,並被痛斥。這事實在讓陳師孟震驚不小。當時蔣介石政府剛被驅逐出聯合國,政治氣氛更是緊繃。

  許多台灣人都是到美國留學後,對民主有了直接感受,對台灣問題開始從新的角度審視,也更無法忍受蔣家的專制。陳師孟在美國期間,更接受和信奉了自由主義、民有民治民享等人民自決的思想。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作為在美國出生的美國公民,他沒有「不愛中華民國」,而是回到了台灣,到台大教書。當時正值卡特政府和中共建交,許多台灣人往美國大逃亡,而陳師孟卻率全家回台灣定居。他去中華民國駐美領館辦理手續時,領事非常吃驚,特地出來向他表示敬意。

  回到台灣後,陳師孟則受到了曾和雷震合辦《自由中國》雜誌的外省知識分子傅正的影響。人所共知,雷震當年主張建立「中華台灣國」;而傅正則寫過〈中止一黨專政〉、〈國庫不是國民黨的黨庫〉等文章,進而跨越反專制,主張民族自決,並成為民進黨創黨「十人小組」成員。陳師孟認同傅正的思想理念,欽佩他的道德勇氣,也追隨了他的選擇,退出了國民黨,進而加入了民進黨。九十年代初傅正去世之際,陳師孟陪伴在他身邊。

蔣帶到台灣的黃金成「古董」

  由於學經濟出身,陳師孟對中共對台灣的經濟統戰和打壓感受強烈,他認為台灣要健康、繁榮地生存下去,必須擺脫中國。不少反台獨的中國人強調,台灣的經濟騰飛,主要靠當年蔣介石帶到台灣的黃金;台灣要獨立,先得把那些黃金還給中國。對於國民黨帶到台灣的那些「神秘黃金」到底用在了哪裡,擔任過中央銀行副總裁的陳師孟,曾去過位於新店山洞的「金庫」查看。他說當年蔣介石帶去的黃金,估計只有三百多萬兩,迄今仍有不少儲放在架子上,它們形狀不一(因多是當時用金圓券從民間換來),且成色不足(很多只有九成二),根本達不到九九.九九的可用標準。如果說那些金條對台灣最初的經濟穩定起到了作用,那也多半是心理上的,而並不是在實際經濟活動中。陳師孟曾建議把那些黃金運到瑞士等地成色加工,但被高層否決,擔心泛藍炒作,演變成政治風暴。

  身為外省人而支持台獨,在國民黨天下,不僅處境艱難,更會被外省人視為「叛徒」而遭責罵,甚至仇視。台灣人主張台獨還「有情可原」,而外省人支持台獨則「天理不容」。陳師孟曾收到過二百多封黑函,有侮辱恐嚇,有破口大罵,甚至還有威脅要殺掉他全家。很多黑函中還塞有詛咒的冥紙等。陳師孟說,黑函絕大多數來自外省人。就連他家的郵箱都遭殃,被人灌進剩飯剩菜,還有用過的保險套等。他父母也反對他的選擇,母親辭世前還不諒解,勸他「趕快退出民進黨吧!」

不是血緣、種族和權力的「台獨」

  但陳師孟對民進黨的支持卻更進了一步。他不僅進入民進黨高層,而且在一九九四年陳水扁選上台北市長,邀他做副手時,毅然放棄了美國公民身份,可謂「捨命陪君子」。在陳水扁二千年當選總統後,陳師孟再次應陳水扁之邀,做了總統府秘書長。但由於他在立法院表示國號、國旗都是可以改的,遭到泛藍攻擊,同時由於內部政策意見相左而離開總統府。

  民進黨執政後,由於權力分肥難以均衡,無數台獨前輩、大老、各路曾流血、犧牲、坐牢的英雄等等,都等著分享勝利之後的一杯羹;一不滿足,有人就反戈一擊。諸如民進黨內出現了許信良、陳文茜、施明德等一波又一波的脫黨、倒戈者。但陳師孟失去權力位置之後,卻沒有那種失意和逆反心理,反而仍熱情、執著地為台灣人仗義執言。在施明德領紅衫軍倒扁時,陳師孟不僅沒有應和,反在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自由時報》發表痛斥施明德的長文,指出藍軍紅軍要用街頭運動推翻民選總統,就是摧毀台灣的民主。該文寫得邏輯縝密、論理透徹,文字也有氣勢,頗有陳布雷之風。

  陳師孟的「台獨」,不是出於血緣、種族,也不是為了權力和利益,而是理念認同。因此他顯得比台灣人還要「台獨」,還要堅定。

  從陳布雷到陳師孟,祖孫選擇了不同的政黨,走了不同的人生之路。但如果陳布雷九泉有知,以他的正直個性,以及對理想的追求,也沒準兒會贊成長孫的選擇呢!

二○○七年七月二十一日於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