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城美不勝收
蔡詠梅

 

● 京都前身平安京是仿唐長安而建的京城,迄今千年格局未變。京都的京町家、祇園藝伎、名剎古寺風景如畫的庭園,在在顯示著這個千年古都的絕世風情。

想去日本的千年名城京都遊覽是多年願望,這次終於買了張機票於十一月初飛往日本關西,先在兵庫縣朋友家住了三天,由朋友帶著遊了日本第一古堡姬路城,然後再前往京都。京都仲秋賞楓紅葉季節開始,酒店一房難求,在京都住八夜竟換了三家旅舍。


仿唐長安而建的日本京城

住的第一家酒店剛好在京都市的軸心點,是兩條主要幹道南北向的烏丸通與東西向的御池通相交之處,向北走兩個地鐵站是日本天皇在明治維新前的皇宮──京都御所,往西一站路則是德川幕府在京都的官邸二條城。

自公元七九四年恆武天皇遷都京都(舊稱平安京),至一八六九年明治天皇遷往江戶(即現在的東京),京都作為日本的京城有一千兩百年歷史。當年恆武天皇建平安京,完全是仿中國唐朝長安城的格局,訪京都御所時我看見一張平安京的舊地圖:平安京城為完全對稱的格子棋盤狀的長方形城市,宮城居頂、坐北朝南、中軸線大街稱朱雀大道,城中東西市、鴻臚寺、東西寺等完全對稱。雖然舊宮城(現京都御所為平安京時的天皇離宮)因祝融之災已不復存在,但平安京的棋盤式格局歷經千餘年迄今仍然完整。酒店前的御池通即平安時代的三條坊門小路,西面南北向的千本通即是當年的朱雀大道,甚至還有一道朱雀門遺址。而且平安京時的多數大道小巷名仍沿用至今。

有趣的是,由於仿唐制,宮城坐北朝南,京都行政區劃西面稱為右京區,東面則稱左京區,不明歷史緣故的許多外國人對京都東西方位的顛倒非常迷惑不解。

京都大概是日本最漢化城市,所有街道地名全是漢字,告示指引等也漢字為多,中國人可以猜到基本意思。中國人在京都旅遊不懂日文也一樣暢通無阻,不會迷路。甚至講不通可以用文字溝通。我在京都時就準備了一本便條簿,問路買票時只要寫出來示人即可。


保留江戶時代風情的小巷

在京都頭兩天我除參觀京都御所、二條城、西陣織工坊,大都份時間就在中京區棋盤式的大街小巷穿梭流連,感受只有京都仍然存在的江戶時代(一六○三── 一八七六年)的風情,因為襲用平安時代街名的京都小巷中,仍保留著大量江戶時代庶民們商居兩用的傳統住房「京町家」。一字型的青瓦、黑色或褐色的格子門、二樓的蟲籠窗、遮陽的竹簾,在靜謐的小巷中,散發著歷經歲月滄桑的魅力。

京都人近十幾年為保存這些具很高歷史和審美價值的傳統民居,組織京町家再生研究會,團結京町家業主對抗財雄勢力的地產商,並大力宣傳京町家之美,形成京町家復興運動,許多具有特色的京町家店鋪因而再生。我去過一家供參觀的京町家(四條京町家),穿過格子門,裡面有廚房、天井、小小的日式庭院,榻榻米房間,呈現出明治時代的京都庶民家居風貌。據一九九八年調查,京都的京町家現有兩萬八千戶。

三天後我移住到寺社神廟櫛比鱗次的東山區的東山青年旅館,此處離京都著名的傳統風月場祇園很近,步行即到。當晚我就到祇園看了場包括有茶道、花道、雅樂、藝伎舞蹈的京都傳統表演。雅樂原是傳自中國的宮廷音樂,在中國已經失傳,但在日本仍是一種鮮活的音樂,常在日本宮廷、神社的禮儀中演奏。我參觀平安神宮和八阪神社時,就撞見大殿深處有祈禱儀式舉行,據悉所奏音樂正是雅樂。


● 在京都八阪神社祈福的三名藝伎。雖然白天著普通和服,但優雅氣質洩露了她們的身份。(作者)


花間小路的京都藝伎

在《藝伎回憶錄》出版並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後,美麗而又神秘的京都藝伎就成了日本傳統文化活的象徵。在祇園的老牌風月街花間小路上,每到黃昏華燈初放時,總有一些遊客守株待兔,希望有幸一見踩高屐著華麗和服的藝伎驚鴻一現,只要她們從格子屋一現身,遊客即一擁而上,然後尾追不捨,直到藝伎消失於另一間格子屋中。

日本藝伎很像中國明末清初有很高藝術修養的秦淮名妓,經過長年累月的嚴格訓練,個個精通音樂舞蹈,舉手投足優雅無比,加以服飾華麗考究名貴,本身就是美麗的藝術作品。但日本藝伎賣藝不賣身,主要應酬於日本男性高級社交場所,出場費愈昂貴,加以藝伎生活圈狹小,想近身接觸藝伎連一般日本人都不得其門而入,但這發增加了藝伎的神秘感。

我有幸四次撞見藝伎(一次在先斗町,另一次是白天的花間小路),只有一次拍到清晰照片,回到東山青年旅館拿給當地服務人員看,他們也說難得。在通住東山清水寺的清水阪、產寧阪等遊客雲集的小街上,有專為女孩子提供出租和服兼化妝以變身藝伎的商店。這些變身藝伎後的女孩子很大方地讓人拍照,但舉止就遠不如真身那樣優雅。


京都名剎古寺中的紅葉

京都紅葉甲天下。在京都的名剎古寺中入秋後燃燒如火的楓葉,被視為日本美的極致。秋季因而是日本的旅遊旺季。周末時東山青年旅館幾乎全是外地來京都賞楓的日本人,而且以中年以上者居多。京都報紙也每天發放紅葉情報。由於地球暖化,紅葉季節推遲,十一月上旬,京都市區各大寺廟的楓葉大多依然青綠,或僅開始變色,於是在京都的最後幾天,我天天朝海拔較高(京都為盆地),寒流早到因而楓葉先紅的的北面比叡山延歷寺、大原山村、高雄山城跑。

比叡山的延歷寺由赴唐留過學的日本高僧最澄創建於西元七八八年,為日本天台宗總本山,香火綿延已一千二百年,主殿根本中堂的法燈亦稱千年未有熄滅過,因而是日本佛教聖地,已被列入世界歷史遺產。延歷寺極大,一百二十多座殿堂佔據了整片比叡山,來住於各殿堂要靠交通車服務。

我輾轉於多種交通工具,於雨中登山後,見延歷寺主殿根本中堂前聚居著一大群穿隆重黑色西裝、神態肅穆的男士來集體參拜,顯然像社會達官貴人。進殿後見長廊上掛的牌示說明歷屆日本政要均來此參拜過。

在延歷寺的橫川中堂,終於看到紅遍半個 山的楓葉,我驚喜不已,拍了許多照片。

山城高雄沿青瀧川而建的三大寺廟,神護寺以紅葉著名、高山寺則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名剎,始建於公元七七四年,寺內古木參天,山深林密,有古剎的幽遠和森然氣氛。北部山村大原有多所佛教寺院,除三千院的紅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寶泉院的「額緣庭園」。


● 作者蔡詠梅(後左三)與朋友遊著名的姬路城。前為裝扮的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及其女兒千姬。(作者)


日本園林造景藝術的創意

這次來京都參觀了多間名園,對日本人園林造景藝術創意和美感之高可說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園林藝術是日本人相當普及的文化修養。我去姬路城時看了一盆景展,參展者皆是兵庫縣的一般民眾,而展出的盆景千姿百態,極富美感,均是上乘之作。我在兵庫縣經朋友介紹參觀了一戶農家,其家有一個小小日式庭院,設計得非常美觀,好像出自專家之手。實際上日本人家的庭園均皆如此。

京都寺廟庭園最常見的為池泉迴遊式庭園。著名的有龍安寺的鏡容池,掩映在一大片色彩斑斕的樹林中,水中浮滿蓮葉,如詩如畫,我繞池一圈,不停地按動相機快門,每一張照片都有明信片般的美景。嵯峨山天龍寺的曹源池也很美,因已有六百多年歷史被列為世界歷史遺產。最著名的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金閣寺鏡湖池,因池邊有一座飾有金箔的舍利殿而被譽為京都第一庭園,為遊客必到之處。在金閣寺,因為遊客實在太多,我隨著潮水般的人群不得不一直往前走,不知不覺間就走出了整個寺院,無法再回頭流連欣賞。

而我此次看到別出心裁的庭園有滿覆濃綠苔鮮的苔庭(如大原三千院的清園,最有名的是西方寺的苔庭,但未去參觀)、富有禪意的枯山水庭園(如龍安寺的虎子渡河庭,已列入世界歷史遺產),再有就是「額緣庭園」。

「額緣」是窗框之意,觀景者需坐堂中往庭外望,通過堂上柱子造成的錯覺,堂外的庭園好像是框在一幅畫中,極富情趣和美感。

寶泉院的「額緣庭園」造景焦點是一株壽命七百年的巨松,培植成富士山形,與周遭的翠竹花草樹木疏落有致地設於一庭,膝坐堂上望出去真是一幅絕美圖畫。入院門票約八十港幣,而且不准拍照,但有一杯抹茶和一小塊點心招待,我初有點猶豫。但面對此美景時,心中只有不虛此行的感嘆。


京都有近兩千寺廟神社

遊京都,發現寺廟神社之多,可以說三步一廟五步一社,我逛街時常信步跨入隨處可見的小型乃至微型寺廟和神社。京都寺廟神社有多少?問了好幾個人都說不清。上網去查,說寺廟一千四百所,(也有說一千五百所),神社三四百所。令人咋舌!但以我所見,不論大小,全部維護良好、香火鼎盛、庭院美觀、無一處有破敗衰落之相。京都人的宗教虔誠可見一斑。

最後兩天搬到京都火車站旁邊的酒店,花了一天時間去風光如畫的嵐山嵯峨野。先乘沿保津川而上的嵯峨野觀光小火車來到龜崗,然後又乘坐木舟沿美麗的保津川峽谷而下兩小時,再遍遊天龍寺、常寂光寺等名剎和著名的烏居本茅草屋群落。待天色已晚,在嵐山足浴溫泉泡腳休息後,再搭電車返回市區。玩得不亦樂乎!

八天半的時間在滿浸日本歷史文化的京都真是短促得很,僅列入世界遺產的名勝我只遊了七個,還不及一半,甚至一些近在咫尺者也因時間有限而失之交臂。不在京都住上數月半載,京都之美是無法完全領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