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帝國的毀滅
東方朔

 

● 近年先後推出的由德國和美國分別製作的《希特勒最後十二夜》與《刺殺希特勒》,是兩部有深刻反省意識而藝術上又真實感人的好電影。和中國電影一味歌功頌德愚弄大眾的黨性作品,形成鮮明對比。


● 《希特勒最後十二夜》女主角瓊格(左),在希特勒自殺後,逃出地堡。此片根據希特勒秘書瓊格回憶錄攝製,真人真事。

五年前的二○○四年為紀念德國刺殺希特勒的七二○事件六十週年時,筆者在本刊寫過一篇短評〈林彪與施道芬堡〉,感嘆中國在文革暴政時為什麼沒有一個「荊軻刺秦王」的故事?而毛對中國人的毒害殘殺遠超過希特勒對德國人的罪過。施道芬堡是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日在希特勒的「狼穴」放炸彈謀殺希特勒未遂而被處死的英雄人物。

阿湯哥勇拍刺殺希特勒

  好萊塢靚仔明星湯告魯斯(中國譯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香港俗稱「阿湯哥」的新片《刺殺希特勒》,就是描寫七二○事件的最新傑作。二戰、希特勒、納粹德國,曾是上世紀西方電影界的熱門話題,沒想到進入二十一世紀還是有人樂此不疲。這部新作,顯示在商業化的好萊塢,英雄主義還是藝術家的一個選項,當這部電影拍攝過程遇到一些曲折和爭議時,阿湯哥表示:「我們不會放棄這個故事,它具有吸引力。從內部扳倒這個世界上最邪惡的魔鬼,這將是一部了不起的驚險片。」

  不錯,電影揭示在納粹內部有一股不小的勢力反對希特勒的法西斯戰爭政策(史載在一九四三年一年內,就有六次暗殺希特勒的事件發生)。參與七二○計劃的主要人物大部份是軍方將領,有三個元帥、五個上將。他們的動因來自一九四三年七月庫爾斯克與蘇軍大會戰的失敗,戰爭開始逆轉,按希特勒的意志打到底,德國軍民、猶太人將有五百萬人的犧牲。為了挽救德國最後的慘敗,只有先殺了希特勒,再向盟軍求和,早日結束戰爭。他們深知,希特勒一九三三年上台之後的嚴厲統治,已造成德國人對他的極度崇拜與絕對服從,加上黨衛軍「幾近完美」的控制,沒有任何暴動與革命的可能,只有在內部高層下手,才能成功。


● 湯告魯斯主演的《刺殺希特勒》劇照:德軍上校施道芬堡(左四)和參與謀殺計劃的德軍高級將領在一起。

德國人每年都紀念施道芬堡

  造反者選中了施道芬堡上校。這位出身貴族的國內駐防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被希特勒親信哈爾德上將稱讚為「智謀出眾、血統純正、有見識、勇敢無畏。」據說他的冷峻魅力,連希特勒都不敢正視他。但是因為技術原因(上校在非洲戰場受傷,瞎了一隻眼,左手斷了兩個指頭,臨時安裝炸藥,時間緊迫,兩個只裝好一個,而置放位置又被移動到會議桌的粗腳旁),定時炸彈爆炸後,希特勒被燒傷、耳膜震壞、褲子撕破,卻沒有喪命。 

  影片始終圍繞施道芬堡的行動展開,「狼穴」爆炸後,希特勒就沒有出現。我們看到的是上校怎樣敏捷地脫出「狼穴」(位於今波蘭肯琴密林中)乘飛機到柏林,啟動他們奪取政權的「華爾基利計劃」(Valkyrie)。可惜,他們還沒有佔領電台和秘密警察總部,「希特勒還活著」的消息傳出,反叛陣營便亂了手腳,蓋世太保大舉出動抓人,就地正法,施道芬堡被捕,在陸軍大院被槍決。現在每年七二○,德國官方都在該地舉行紀念儀式。湯告魯斯要求在該現場拍攝施道芬堡就義,高呼「我們神聖的德意志帝國萬歲!」的鏡頭,被當局拒絕,因為那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

  施道芬堡上校就義時三十五歲,遺下四個孩子(妻子尼娜二○○三年曾和子孫們歡度九十歲生日)。在希特勒瘋狂的報復中,一百多位軍官被處死,他們沒有一人表示懺悔,都慷慨就義。事件被捕者約萬人,其中被處決者近五千人,刑前遭到殘酷的折磨。影片雖未表現酷刑,但對事件失敗後的人物描繪真實感很強,恐怖悲壯氣氛拍得張力十足。

大陸片名迴避「暗殺」二字

  這部由布賴辛格執導的電影去年十二月在北美上演,今年二月下旬在中國大陸上映,據說「一刀未剪」,但是片名改為《行動目標希特勒》,香港則叫《華爾基利暗殺行動》,台灣叫《刺殺希特勒》(從此譯名也可以反映中港台三地不同的政治文化)。中文版DVD則在八月份才上市。電影在北美已超過八千萬美元收入,估計大陸的票房將超過億元人民幣。

  電影在德國上映,獲得德國傳媒的班比獎的「最具勇氣獎」,讚揚湯告魯斯在這部電影中膽識過人,因為「過去的好萊塢電影從未將納粹作為主題來描述」。而值得留意的是,德國電影近年在反映二戰納粹歷史上,也有優異的貢獻。幾年來為港台觀眾熟悉的有三部:《竊聽者》《蘇菲最後五天》(描寫女學生蘇菲反希特勒被處死的真實故事)、《希特勒最後十二夜》(又譯帝國的毀滅)。筆者最欣賞的是後者。


● 希特勒(右)和他的情婦愛娃在柏林地堡中的劇照。

《帝國的毀滅》來自女秘書回憶錄

  《希特勒最後的十二夜》是根據希特勒一位女秘書的回憶錄拍成,片頭片尾都有這位老婦人的亮相。一九四五年四月,這位二十二歲慕尼黑女孩特勞德.瓊格,是希特勒柏林總理府地堡內的打字員。影片再現了有史可查的希特勒及其高級幕僚的最後日子,背景則是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怎樣指揮最後的戰事,和情婦愛娃的婚禮,炮聲下的舞會,最後的自殺與焚屍......都有實感的描繪。

  影片中的希特勒,是一個帝國大廈即將崩塌、處於絕境的獨裁者,對敗將和敗局,不斷咆哮、氣急敗壞、歇斯底里,猶如一陣陣風暴在地堡中翻騰。當部屬向他求情時,他決絕的呵斥道:「憐憫是人類的一種原罪。」「人民消滅了,也是不適應者的被淘汰。」他罵那些抵擋不住紅軍攻勢的將領:「我早就該像斯大林處決將軍一樣把你們解決掉!」

  在風暴停歇時,這位不可一世的元首也表現輕柔的一面,他給隨從分發自殺用的毒藥時,溫情地望著瓊格說:「很抱歉,我不能送你更好的禮物。」他還和戈倍爾的孩子一起,聽他們唱「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比我們祖國更美麗」(和蘇聯〈祖國進行曲〉異曲同工。這些描寫被有人批評為將希特勒人性化)。

對戈倍爾的描寫令人震撼

  這部影片對死忠於元首的戈倍爾的描寫,可謂精采之至。最令人震撼難忘的是戈氏夫人在希特勒與愛娃自殺後,親手毒死六個未成年孩子的一幕。戈夫人毒殺親子的絕情殘忍之心,全寫在她的面孔上。她和丈夫自殺前留下遺書說,「元首死後,國家社會主義淪亡的世界,已不值得生存下去,孩子們天真得無法承受結局,上帝會諒解我拯救了他們。」

  戈倍爾這個可以把謊言變成真理的納粹意識形態總管,在地堡的末日中,處處不失身份。當部將向他反映,組織新軍,沒有武裝、不會開槍,等於白白送死。戈倍爾冷冷地說:

  「你少自欺欺人。德國人選擇了自己的命運,我們沒有強迫德國人,是他們授權給我們,如今他們生命不保,毫不值得同情!」

  這段話,真是值得所有在極權獨裁制度下受害受苦而死不醒悟的人們咀嚼!中國死於暴政的幾千萬人,得到過暴君的同情嗎?那句我們超過秦始皇一百倍的話,至今沒有清算。


● 希特勒最忠實的黨羽戈培爾夫婦陪元首自殺前,毒死六個年幼子女,是影片中最震撼的一幕。戈氏一家劇照。

希特勒女秘書孤獨的晚年

  女主角瓊格小姐,美麗單純,以能在最高當局打工為榮,對於那地獄般十二天的種種,她不可能作出甚麼反應。我們只能看到她那惶惑不安、加上幾分好奇的眼神。愛娃死前攬著她,勸她「一定要逃出去,離開這裡。」這是兩個女性之間的愛憐。瓊格沒有自殺,她終於在炮火中走出了地堡,和一個小男孩踩著一架單車,穿過廢墟,逃出生天。

  她曾經被蘇軍逮捕,被美軍關押審查三周。戰後她回到家鄉,曾在雜誌社工作,退休後一個人孤獨地在慕尼黑一個單間公寓居住(丈夫在二戰中陣亡)。直到二○○一年八十一歲,接受採訪,拍成紀錄片,敘述個人在元首司令部的經歷。自小缺乏父愛的她,把希特勒當作父親一般順從,她也感到他在私人生活上的謙恭,希特勒的遺囑是她打字留下。

  她也坦陳戰後的思想變化。她說,有一天看到蘇菲紀念碑,原來這個反對希特勒被處死的女孩和她一樣年紀,蘇菲死時正是她開始為希特勒工作之時。她醒悟到原來不了解真相,年輕不是借口。她說,越老,自己的負罪感越重││這一切都成為《希特勒最後十二夜》的素材。瓊格二○○二年二月去世。

  本文敘及的兩部電影,一部美國人拍,一部德國人拍,對於中國人都是那樣富於吸引力和激發想像。二戰過去了六十多年,他們還在沉思、反省,還能拍出這樣有力而感人的電影,忠於歷史,啟引後人。表現了西方民族深厚的文明素質和對於人類的責任感。

(二○○九年八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