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體制的演變
老 聲

 

● 文革後電影從電視的衝擊,到分帳放映制的普及,不斷整合最後歸於國家廣播電視部的統一管理。


● 吳冠中因提倡形式主義繪畫,在毛時代受主流派排斥,左:1964年北京藝術學院遭解散時的吳冠中夫婦(中二人)。右:1989年吳冠中重訪巴黎,在畫家梵高墓前。(吳冠中百日談)

  中國電影曾經有過輝煌。從上海起步,幾乎持續了二十年,中間還有所謂孤島時期。中國電影史上站得住的最著名的電影製片人、導演和演員幾乎都是那一代人。
   四九年之後,香港和台灣的電影自有其興衰。就大陸(內地)來說,也有不錯的業績。由於膠片要用外匯進口,每年生產的電影是要國家計委批准的,
因此每年的電影產量並不大。文革結束後的繁榮期,也就是一百二十部左右。但這一百二十部左右的片子給國家帶來的是八十億左右人民幣的收入。以大城市票價兩毛一張,農村平均一兩分錢計算,中國的電影觀眾數量是十分驚人!

  那時出品的許多片子,今天在政治上可以品評,但藝術上的認真和嚴謹,是公認的,也出現了不少有成績的好導演和好演員。

  正因為如此,四九年以後電影票價和大米、白麵、火柴、豬肉、白菜、煤球、公共汽車票等二十幾種生活必需品一樣,被列入國家物價參考物品之一,能不動就儘量不動,以免影響物價指數。

  周恩來極重視電影和電影人的宣傳作用。身為總理,他經常以平等的身份會見電影創作者,甚至參與具體影片的創作和修改。

文革後電視壓電影,歸屬廣電部

  文革後,電影業出現了以「第五代」導演為標誌的春天。但這只是曇花一現而已。

  電視機迅速普及,但由於中國電視脫胎於廣播系統,電視台的從業人員對影像創作毫無知識,電視節目的製作嚴重滯後。電視製作和播放是受黨的宣傳部門直接領導,因此天然高人一頭。他們霸道得很,向新聞、文化、文藝等各個社會傳統專業白要資源是天經地義的。電影片可以直接在電視台播放,因此首當其衝。從中央到地方,各個電視台開始大肆播放電影廠歷年拍攝的電影,不但不給錢,甚至還強要首播。這樣,電影製作一下陷入被動和困頓。後經過中央協調,有的電視台答應付錢,但即使是中央電視台,也只肯按電影院一場的場租付,二百八十元!大多數地方台依然我行我素,強行放映首輪電影。這種強取豪奪,對電影的票房形成了極大的壓力和直接的破壞。

  票房隨著電視機的增加而減少。尤其是傳統的票房大戶浙江、江蘇、山東等省,電視機增長快,票房下降更快。

  調整電影和電視的利益成為文革後第一波文化體制改革的目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胡耀邦決定將電影領導部門,即文化部電影局及其直屬單位劃撥廣電部領導。他認為將電影局與文化部剝離,歸併到廣電部會使廣電部門重視電影的特性和利益,可以有效避免電視和電影的矛盾以及利益衝突。胡耀邦高估了自己手下幹部的文化和業務水準,他不知廣電部門的歷屆領導完全是宣傳頭腦,不懂電影的製作規律,也不懂電影的市場規律。應付每天的播出壓力,使他們無暇重視也無從重視電影的根本利益和長遠規劃。

  更弔詭的是,無論當時的中央宣傳部,還是文化部、廣電部都沒有想到:除大城市有專業電影院外,當時一般城市的基層電影院和劇院是重合的,號稱影劇院。上層調整了,電影局和各個電影廠歸了廣電部,發行總公司歸了廣電部,但基層的影劇院還是在文化部門體系中。失去了電影這個最受歡迎和盈利的文化產業,基層文化單位便走向斷炊和衰敗。

  成為後娘養的孩子,各電影廠不得不不務正業,將製作的重心改向電視劇。導演和演員也不得不改拍電視劇來維持生計。這輪改革從體制上犧牲和摧毀了電影發展的可能性。電影無可避免地衰敗了。

電影開始試行分帳放映制

  直到最近這幾年,國產電影才開始艱難地再起步。國產電影曲折的再起步是由外國片先養起來的。不許電視播放的外國大片分帳放映是外國人首先給國人立的規矩。但初期運作問題也很多,其中既有電視台私自播放進口大片的事,也有發行單位向進口單位隱瞞放映場次和票房收入的事。

  國內較早試水電影分帳放映的是著名諧星和喜劇演員陳佩斯。他早年投資過幾部電影,也想用分帳放映的方法使他的製作進入良性循環。但他的片子無論發行到哪裡,都是虧本。他親自去當地考察,發行公司例行設宴招待,推杯換盞之間,主人除了訴苦還是訴苦,上座率不高,無法維持放映場次,虧本云云。陳佩斯笑臉相迎,苦臉告辭。宴會後,他熱情告別發行公司的領導,登上去機場的車,卻在中途調轉車頭,直奔城裡。他連續幾天蹲在各電影院門口觀察,這才發現他的片子不但場場爆滿,一票難求,而且是大小電影院同時上映......他的結論就是:體制和制度性欺騙不是市場行為,因此不值得再投資拍電影。

  巧合的是,他在中央電視台也是多次被侵權,不得不告訴法庭。雖然他贏了官司,但他也一直被拒絕和拒絕再上電視台的任何節目。

  認真的陳佩斯在影視兩界都是頭破血流,只能在話劇界闖蕩了。

  分帳放映制度經過多年運行,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體系(WTO)後,近幾年才趨於成熟。

  有了分帳放映制度,這三、四年來才產生了國產大片現象,明星導演和明星演員重歸大銀幕,電影螢幕開始迅速增加,小製作喜劇片的湧現......這些因素都促使電影市場開始轉暖。

馮小剛叫好又賣座的貢獻

  這一時期的電影創作,馮小剛的貢獻是積極的。馮小剛是電影界的異類,他雖然沒有受過電影科班教育,但卻是一個將電影語言、電影技術和電影市場摸透了的人。叫好又叫座是他的電影的特點。他對電影觀眾的尊重和關懷,導致了一大批觀眾回歸影院,並形成潮流。

  雖然目前電影銀幕以每天增加兩塊的速度增長,雖然票房以每年增加百分之四十的速度增長,但要說電影的春天已經到來,似乎還早了一點。因為一系列的制度準備還不完善,比如電影票房的真實統計、發行競爭和透明化、銀行貸款、拍攝及發行保險、藝術家的代理和利益保障體系、行業內部分工專業化、行業公會的建立、行業法規的制定、分級和審查體系、相關產品市場的拓展等等。

  廣義的電影是工業產品,是需要資金、技術和市場保證的;窄義的電影(故事片和紀錄片)是民族藝術和文化的一部分,是需要國家政策扶助和保護的。但中國內地宣傳部門目前還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關於電影的定位還是模糊的,實際上還是將其作為宣傳手段的一種,可有可無,可大可小,無足輕重。

  古今中外,影視的投資的目的都比較複雜,捧演員的有之,洗錢的有之,拿回扣的有之,玩票的有之......因此登記拍攝的數字遠遠高於播放或放映的數字是正常的。從這個角度看,目前資金湧向電影和電視劇也是影視業即將趨於正常的前兆。

  最近幾年,每年四百到五百部電影的產量是一個虛數,能進入影院的很少。一年能進入院線的中小製作成本電影不足一百部,能盈利的中小製作成本的電影屈指可數。據說不到十部。就像電視劇,每年生產超過三萬多集,能進入播放管道的不到三分之一。

  和其他行業一樣,許多數字繁榮,在行內來看完全是虛假的。「除了電影,什麼都過節」,這是大家對電影業界表面熱鬧,實際上沒有好作品這一現象最好的諷刺。

國家壟斷文化事業電影難發展

  就電視劇來說,原來最基層的獨立經營實體是地級市電視台。全國有好幾百個這樣的電視台雖然無權製作和播放新聞類節目,但它們有權獨立採購和播放電視劇,這就引來電視劇製作和銷售的繁榮。那時是電視台拿著錢找拍攝單位買片子。後經中宣部不斷整頓影視播放單位,規定各省成立廣電集團。整頓的結果就是權力的集中,買片單位一下就從幾百個濃縮成了三十個左右。權力集中的後果就是行使權力的更加謹慎。賣片一下就成了難事,製作風險就更大了。結果就是,打開電視機,同一時期各台放的電視劇都差不多是一個。原來電視劇的多樣化,也變得雷同化了。

  而且由於電視劇製作發行的瓶頸小,各電視台權力加大,惡意拖欠購片費用就成了陋規。這更導致電視劇製作的風險加大,製作意願不足。

  同樣,由於電影發行和放映單位基本是國有壟斷,它們對製作單位(包括對國外公司)缺乏透明和合作的自覺意向,隱瞞放映場次和票房收入是通行的陋規,民營資本電影製作的危險還是很大的。

  中國遊資量巨大,許多有錢人希望投資文化。現在電影和電視劇的製作也基本是開放的。但由於電視台播放和電影發行都是黨的系統控制,所以瓶頸窄小。製作量和播出量之間的巨大反差,就是這種現象的結果。

  共產黨新的一輪文化產業的整合已經開始,而這次整合的方向還是「大」和「集中」。

  這次「整頓」是將文化演出團體以省和直轄市為單位集中合併成一個演藝集團公司;將省和直轄市的廣播和電視單位合併成一個集團。有的地方還計畫將文化和廣播影視單位合一,形成一省一個文化集團公司。

  無論文化、藝術還是影視音樂娛樂,都是建立在個人精神行為基礎上的創作和勞動的成果。自由和分散是其健康發展的基礎。

  目前推行的這種大一統的做法顯而易見非常荒誕。這種貪大,求大一廂情願地將文化體制行政化、產業化的意志,是違背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古往今來文化實踐的極左思潮。

  這一波不顧文化規律和經驗的整合,和以前的各次文化和影視整合一樣,不只制約電視劇和電影目前健康的發展,甚至會制約中國文化和娛樂產業未來的發展。這種用一個長官意志強行掀起的文化「大躍進」的風潮必將再次摧毀中國文化和娛樂原來就已經非常薄弱的基礎。其害處是要以十年為單位來觀察的。

  歐洲電影的基礎是歐洲文化,美國電影的基礎是美國的娛樂。

  中國電影目前有少數所謂大片挨罵,小製作的影片沒有觀眾緣的現象,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斷的整頓摧毀了中國的文化和娛樂基礎,割斷了中國電影和文化、娛樂這兩個基礎的血緣關係,使其成為一隻沒有根的風箏。

  中國電影復興一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呢。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