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中俄夥伴關係
◎ 許 行

所謂戰略夥伴關係完全是利害關係,中共以圖聯俄制美,結果被俄國拿去四十個台灣大的領土,西伯利亞石油輸入之競爭又敗於日本。

  俄國總統普京十月十四日訪華,中國官方大肆吹噓俄國與中國的戰略夥伴關係,其實外交中所謂戰略夥伴,純粹是一種利害關係。中共在江澤民時期,為了在國際上搞多角關係,拉攏俄國以制美國,對俄國作出了歷史上最大的讓步,將過去帝俄侵佔中國的領土一筆勾銷,全部拱手讓給俄國。今天胡錦濤肯定江澤民的讓步,就是中國官方所說「徹底解決了中俄長達四千三百多公里共同邊界問題」的實質。但是俄國為了本國利益,也為了擔心中國經濟發展對俄國構成威脅,有意在石油問題上卡住中國,將西伯利亞的輸油管往日本方向興建,而不給中國。這樣的「夥伴」,實在有點令人寒心。

俄國侵佔中國領土:歷史性的爭執
  中俄邊界,本來是一個長期爭執的歷史問題。早在十九世紀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帝俄逼迫滿清政府簽訂《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奪去中國一百五十多萬平方里土地,包括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以及烏蘇里江以東的大片土地;烏蘇里江口的伯力,被改稱為哈巴羅夫斯克,海參威被改稱為符拉迪沃斯托克,庫頁島被稱為薩哈林。俄國十月革命之初,列寧曾宣佈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準備將帝俄侵佔中國的土地歸還中國,但當時中國處於軍閥混戰時代,蘇俄本身也遭逢內戰,此事便擱置起來。列寧死後,斯大林弄權,更無歸還之意,一直拖了下來。

  毛澤東當權之初,於一九五○年赴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當時他曾想到要談帝俄侵佔中國的領土問題,但懾於斯大林的威勢,反而被逼承認外蒙獨立。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毛澤東掀起反蘇修鬥爭,期間爆發中蘇珍寶島戰爭。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東部虎林縣境的烏蘇里江航道中線,雙方為了爭奪這個島嶼的主權,打了五年仗。毛澤東死後,鄧小平在中國推行修正主義,將中國資本主義化,與蘇聯修好,但他仍不敢公然承認帝俄佔領中國土地的合法性。將帝俄侵佔中國的領土拱手讓給俄國的事,是由江澤民一手造成的。

江澤民送出四十個台灣大的領土
  一九九一年五月,江澤民訪蘇,與戈巴喬夫時代的蘇聯簽訂《中蘇國界東段協定》,將中蘇國界的東部分為三十三個界點,從塔爾巴幹達呼起,沿黑龍江、烏蘇里江以迄圖門江,差不多完全依照現有的界線與蘇聯劃分國界,而將過去帝俄以不平等條約所佔的我國領土一筆勾銷。這筆勾銷的土地共約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四十個台灣。據說,中方爭回來的僅僅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中方一側的島嶼,以及黑瞎子島兩側的水域自由航行權和圖門江下游的出海權。
當時的協定,尚留下兩塊地區有爭議的界線走向未曾解決。去年五月胡錦濤訪俄,普京催促此事,在雙方元首推動下,兩國外交部門經過多次談判,達成妥協,以致這次普京來訪,再簽訂了《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將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撫遠三角洲(中方稱「黑瞎子島」,俄稱「大烏蘇里島」),以及額爾古納河的阿巴蓋圖洲渚的邊界,加以確定。

  一九九四年九月,江澤民訪俄,再與葉利欽時代的俄國簽訂《中俄國界西段協定》,這個協定基本上確定了中國新疆與俄國的現有邊界。

  總的來說,由江澤民和胡錦濤經手的中俄國界協定,等於承認了帝俄逼迫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在整個談判過程中,俄國佔盡便宜,中國給盡妥協。但中國領導人今天卻沾沾自喜地認為:「這一結果值得珍惜和充分肯定」,因為「中俄邊界問題的解決,是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睦鄰合作的可靠保障,是對亞太地區及全世界的安全與穩定作出重要貢獻,為世界各國解決邊界爭端樹立了成功的典範。」(見十月十四日的《中俄聯合聲明》。)這究竟算是中國人忍辱負重、以和為貴的睦鄰政策,抑或是阿Q精神?

俄國在石油上遷就日本作弄中國
  但是俄國對中國這麼大的讓步並不領情,這在中俄石油商談中充分表露出來。
中國經濟發展,石油需求量日增,俄國是中國重要的石油輸入國之一。長期來中國與俄國最大的私營石油公司尤科斯交易,由鐵路運原油來中國。去年底尤科斯突然宣佈減少輸給中國一百萬噸原油,原因是它無力支付鐵路運費和出口稅。中國曾經大方答應代付運費,但中國畢竟不能代付出口稅,關鍵在於普京有意打擊尤科斯,因為尤科斯與美國的關係太密切,故俄國稅務局特向尤科斯追繳六十四億美元巨額出口稅,使其經濟陷入困境。西方普遍認為,這是俄國政府籍此推低尤科斯股價,進而將其收購成為國有的策略。

  中國曾經多年與俄國政府商討西伯利亞石油輸入問題。對於西伯利亞石油輸往遠東,俄國計劃中有兩條路線,一條由西伯利亞的安加爾斯克油田舖設油管至中國大慶油田,稱為「安大線」,全長二千四百公里,計劃年輸三千萬噸原油,如果此事成功,大慶將成為中國煉油重鎮。另一條由西伯利亞的泰舍特至海參威附近的納霍德卡港口,稱為「泰納線」,全長四千公里,再由港口裝船運到日本。照理「安大線」比「泰納線」短得多,但今年九月間俄國駐日大使洛斯沃科夫接受法新社記者訪問時宣佈,俄國已決定接受「泰納線」,暫時不建「安大線」。

  俄國政府如此捨近就遠,推其原因,(一)日本三菱和三井在俄國石油和天然氣的投資甚大,對於「泰納線」的興建,日本更答應承擔建輸油管的五十億美元。(二)俄國巴姆大鐵道剛剛投入運營的第二條貫穿西伯利亞的鐵路面臨貨源不足,為了避免鐵路大虧本,俄國必須堅持中國石油要經鐵路運輸的辦法。(三)俄國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無形威脅的戒心。

  照理,俄國即使答應日本興建「泰納線」,也可以在「泰納線」中途設立分岔線,同時通往大慶,但是俄國鐵路的虧本問題,逼使「安大線」暫時被擱置了。

  今年九月溫家寶訪俄,想為「安大線」的爭取作最後努力,但是功敗垂成,結果只取得另方面的瞭解,即,俄國允諾在天然氣合作開發計劃上儘快與中國達成協議,同時,並考慮增加鐵路運油數量。

  這次普京訪華,在石油問題上的基本態度亳無改變。他在中俄聯合聲明中使用巧妙的外交辭令說:「俄方關於同中國能源合作的決定始終未變。」這句含糊的雙關語,既可以解釋為中俄雙方能源合作計劃不變,也可以解釋為俄國興建「泰納線」的決定始終不變。中日在爭取俄國西伯利亞石油問題上,中國目前是輸定的了。

  國與國的戰略夥伴關係,純粹是一種利害關係。俄國在中俄關係上所取得的利益,遠遠大於它能給予中國的幫助,光是中俄國土之爭,江澤民一揮手就送掉四十個台灣。俄國給中國的幫助主要是出售先進武器和軍事技術的轉移,這或許也是江澤民願意結束領土之爭的重要因素之一。
(許行:政論家、開放雜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