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的單相思
陳破空

● 金正日的首次核試實際是衝著中國來的,目的是衝垮中共主導的六方會談格局。金正日對美國是單相思,欲強行進入美朝雙邊會談。

十月九日,正當中共召開「十六屆六中全會」,朝鮮實施首次核試爆。中共發表聲明,措辭強硬,為中朝關係史上所僅見,先後用了「悍然」、「堅決反對」、「強烈要求」等詞句。讓外界對「鮮血凝成的」、「牢不可破的」中朝友誼,頓生懷疑。

事發前夕,平壤還告訴北京:如果美國與朝鮮舉行雙邊會談,平壤就可以將核試推遲到年底,甚至還可能放棄。中方被蒙騙,以平安無事。不料,朝方話音剛落,核試爆就登場。北京深感被蒙騙。核爆前兩個小時,朝方知會了俄國駐朝鮮大使;但朝方對中方的知會,僅僅是在核爆前二十分鐘。作「六方會談」的召集方,中方的難堪可想而知。

中共惱火的是,朝鮮核爆,不僅危及中國安全,而且打亂了中共的部署;不僅讓中方在國際上顏面盡失,而且衝垮了由中方主導的「六方會談」格局。中共御用學者總結說:朝鮮核試爆,與其說是衝著美國而來,不如說是衝著中國而來。因為,金正日選擇發難的時間,並非無心之作:二○○五年,朝鮮突然宣佈擁有核武,正值中國大年初一;這一回,朝鮮實施核爆試爆,又選擇在中共召開「十六屆六中全會」之際。

中朝交惡,由來已久
出於台灣問題的需要,中共對美國打「朝鮮牌」。中方企望與朝方唱雙簧,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聯手反美。為此,中方不惜向經濟崩潰的朝鮮,大量輸血:將百分之九十的外援糧供給朝鮮,並提供朝鮮所需石油的百分之七十、所需燃料的百分之六十。北京以為,平壤的回報,就是不斷向美國叫板。

表面上,中朝雙方似乎配合默契。外界也普遍認定,每一次平壤跳高,都有北京在背後撐腰。以至於,當美國纏身於伊拉克戰爭、中東衝突、伊朗核威脅等種種危機而分身乏術時,不得不激將北京以「負責任的大國」身段,制約平壤。

然而,漸漸公開的秘密卻是,中朝交惡,由來已久。上世紀五十年代,朝鮮戰爭一結束,平壤就催著中共軍隊撤離,決不讓留下一兵一卒;隨後,金日成大肆清洗朝共內部的親中勢力 ││「延安派」;再後來,金氏政權乾脆一筆抹殺中共軍隊「抗美援朝」的史實。在朝鮮的紀念館、博物館、歷史書和教科書,全無中共「志願軍」的影子。乃至這一兩代朝鮮人,對中方曾經派兵援朝的史實,全然不知。金日成諄諄告誡朝鮮人:務必要防範中國,因為,歷史上入侵朝鮮最多的,就是中國人。金氏父子對中唱「中朝友好」,對內卻緊守「防華」政策。

金正日接班之後,中朝關係更趨緊張。在意識形態上,平壤對內宣傳,北京搞資本主義,屬於「變修」;在對外關係上,朝鮮傾向與美、韓等國親善,急於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在雙邊關係上,中朝有領土爭端,並互派間諜,刺探情報。

幾年前,平壤以三十萬美元,收買了中國延吉市國安局負責人,導致在朝鮮的中方情報人員被一網打盡。之後,中方對朝方的情報,基本上處於一片空白。以至於,朝鮮究竟有沒有核武,連中方也始終不得而知。朝方憎恨中方的間諜活動,不惜越境追殺中方間諜,打死中方士兵李亮。中方抗議,朝方置之不理。

金正日的單相思
金正日鬧事,從一開始,就另有所圖。一九九四年,金正日鬧起第一次核危機時,著實敲詐了美國一把。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以提供糧食和能源的「胡蘿蔔政策」,換取平壤暫時凍結核專案。孰料,金正日的胃口越來越大,對美國漫天要價,沒完沒了。

布殊總統上任後,改變政策,不再接受金正日的訛詐,而定義金氏政權「邪惡軸心」,美朝對話中止。金正日於是重新舞動核威脅。從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動核工業、到核試爆,跳高運動,步步升級。

由中共出面,主持「六方會談」,是美國的倡議。美國的打算是,把球踢給中國,以牽制朝鮮;中共的算盤是,正好利用朝鮮核危機,操控局勢,在台灣等議題上,與美國討價還價。朝鮮勉強參加「六方會談」,但三心二意,一日三變,反覆無常,致使「六方會談」毫無成果而全然流於走過場。

事實上,朝鮮對「六方會談」毫無興趣,惟反復覆要求與美國單獨談判。對此,美國堅意拒絕。二○○○年,首倡「陽光政策」的韓國總統金大中,到朝鮮行「破冰之旅」。會談中,金正日出語驚人地表示,他理解外國在韓國駐軍對朝鮮半島穩定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因而不反對外國在韓國駐軍。誰都知道,金正日所指的「外國駐軍」,就是美國駐軍。各方聞之瞠目。實際上,金正日心中,早就盤算起戰略聯盟的優先順序,依次是:美、韓、俄、日、中。自稱「牢不可破」的中國,被金正日排到末席。

面對華盛頓這個當今世界的唯一「超強」,平壤既恨又愛,最終走向核試爆,乃是以極端冒險方式,試圖全力掙脫「六方會談」格局,而欲強行進入美朝雙邊會談格局。陷於單相思的金正日,猶如深宮怨婦,索寵不得,即撒潑打滾。一邊打滾,還一邊斜睨布殊,看後者是否為之所動。可惜金正日醉心獨裁,殘民以逞,為布殊所不容,否則,美朝早已套近,哪有中共摻乎的份!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北京對平壤,如何又不是另一種單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