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周刊與南方週末
作者: 悅 甫

台灣舞台

更新於︰2013-04-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詞」和「辭」又怎麼回事?答案跟「周」 「週」類似,有時可以相通,有時截然不同,不過,既然二字異形,認清二者的區別是必要的。

根據名從主人原則,「亞洲週刊」「南方周末」都不應改動,可是有些媒體偏偏要把人家改成「亞洲周刊」「南方週末」,似乎不知道那可能是另外一份刊物,顯然自作主張者未必明辨「周」「週」分別何在 。

「亞洲週刊」「南方周末」近月均成為新聞焦點,前者屬於「榮譽中的恥辱」,後者屬於「屈辱中的光榮」。

大陸女記者修理香港娛樂片低俗

港產影片「低俗喜劇」赤裸裸、開宗明義自稱低俗「片中大爺髒話只有女性器官而無男的,乃據廣西實況編造,屬於實話實說,不是歧視」,香港藝術發展局居然把「藝評」冠軍的「榮譽」給了痛詆「低俗喜劇」「低俗」的北方少艾記者賈小姐,實在可笑;據悉,賈姝由林某薦予邱總編輯,按理份屬才女。何以有識之士紛紛撰文指正?

綜合來龍去脈,重賞五萬港幣給從六十份參賽稿選出的一篇三千五百字的文章,難免聯想「牛刀宰雞」架式,姑不論當局是否如「爆料」所言亂散銀子,但某團體費力辦幾回學校工作坊始獲區區七千元;筆者於牛棚藝術村看一小劇場演出,十餘人排練近兩個月,資助亦僅三數萬,吾友身兼二職薪資不到四千,足以參考。此外,賈文題目「從低俗喜劇透視港片焦慮」,悅甫也通篇找不到「透視」了何種焦慮,簡言之,她以烏有之鄉一村姑認定影片有「反大陸化背後的狹隘與恐懼」,以文明、文化的「道德之歌」要求一齣如假包換的「下里巴人娛樂片」講文化、講道德,莫名其妙之至。

筆者堅信,邱總編輯、藝評組林主席和賈之三角關係,絕對需要避嫌拒任評審。蘋果日報論壇文章「透視」過「賈林文風」,瞭然相似;因此,藝發局有責任徹底澄清,甚至辭退、取消、道歉,將「榮譽」歸還真正的獲獎者,以昭公信,否則,「恥辱」永遠刻在丑角身上。

各界應奮起支援南方周末

查看該期「南方周末獻詞」,主題大大的一個正寫「夢」字,沒用簡體的「夢」,亦一奇景!眾所周知的南方報系,不但不甘扮演傳聲鸚鵡,更捨我其誰地擔負為民請命的喉舌之大任,在一黨獨大獨霸、維穩維權之下,自必被剿殺。

「南方周末」新年獻辭,從「中國夢,憲政夢」移花接木為「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二者命題判若雲泥,一是掛「中國夢」唱「憲政夢」,辭懇情切似詩;一是「毛站起來」「鄧富起來」「江胡強起來」的「超越漢唐」之「盛世」,怎麼只是「接近夢想」呢?簡直自低身價。再者,疑是庹某撤稿後的「獻詞」,實為獻醜,通篇既套黨八股也套古經典,又胡搞地增千萬為萬億,一副精神分裂模樣。

想來有點泄氣,若非該刊編輯透露,黑箱作業外面無從知悉,比起百計廣州群眾膽敢公開聚集抗議,近乎前仆後繼,海內外的支援太小意思了,這恐怕是魔界黨橫行逾一甲子之慣例。如今趁所謂「兩會」吃喝時機,各界實應呼籲、要求習李當權者「解除報禁」「解除黨禁」,使新一代擁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台灣早已有人言,大陸不該仍舊停留在不倫不類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所謂「民革」等八個「妾婦黨」小圈子,政協何時改革?

正體字周週和詞辭的區別

回到異字分工, 「周」 「週」分別何在?答案是既同又異。

「周」字另加粵語「撐艇仔」成「週」;在只有「周」字的地方,可以「周瑜周旋三國十餘周」,也無妨「周恩來周全周密從不寫周記」,但自從有了「週」字後,二者應有區別。

朝代、人名、地方、專有名詞自然用「周」,其他大致一律用「週」,尤其是帶有「週期」含義的「週末、週年、週轉、週報、週圍、週會、週歲、週知、週身」,至於「週遭、週遊、週邊」前後部首相同,不在話下。

咦,有問題!「周而復始」用「週」字好像不太順眼,而且大陸文化官員就有取名「周而復」的!確實不錯,依照設計「週」字用意,應該「週而復始」,但這種古老成語的確採用古風比較悅目,對,怪不得「大禹治水二千周年」比較順眼。可是,又有問題!怎麼大禹「穿越時空由夏朝到了漢代」?那就要問問「南方周末獻詞」「夢」字下面短文的執筆人了。

啊!還有,「詞」和「辭」又怎麼回事?答案跟「周」 「週」類似,有時可以相通,有時截然不同,不過,既然二字異形,認清二者職司及意旨仍為必要。

從專有名詞而言,有「楚辭」「宋詞」。其他情況,依筆劃多少定奪,筆劃多豐富,筆劃少單一,例如: 「辭不達意」「修辭立其誠」「陳誠又名辭修」「辭藻華麗」「絕妙好辭」,以及相關的「辭職」「辭呈」「辭行」「辭句」「辭色」「辭別」「辭謝」「辭鋒」,只意味「離開」的「辭去」「辭退」「辭官」「告辭」等等;

「詞」則單一得多,「詞語」「詞性」「名詞」「動詞」「副詞」「形容詞」「詞曲」「詞選」「詞人」「詞意」「詞章」,至於「辭典」「詞典」「辭彙」「詞彙」「辭海」「詞海」,用字不同,內容亦異,並不互通;話雖如此,少數「辭」「詞」可通用,但某些字書說「也行」的應屬「盡信書不如無書」之誤例,譬如以上頭四個,至於「詞鋒」「詞令」,則無論多少個「詞」都「鋒利」不成「令」啊!

國父中山先生辭世八十八周年紀念謹記

三月十九修訂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