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由媒體走向黃昏
作者: 楊憲宏

台灣舞台

更新於︰2012-12-09 Print Friendly and PDF

談中國問題,愈來愈多台灣媒體自我噤聲,一年比一年嚴重。大多數的媒體以「批評馬英九」來作為不能「批評共產黨」的擋箭牌。

壹傳媒高價出售給台灣財團的故事仍在延燒,現在連金融管理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都跳出來管,更不要說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審查同意權。為什麼會變這麼複雜,原因都是出錢的三個財團不論未來持股比例如何,他們在中國都有龐大投資。未來壹傳媒的報導方針勢必受到中國共產黨這個因素的影響。

雖然旺旺集團的老闆蔡衍明接受立場中立的《新新聞》專訪大聲喊冤甚至說出「我不是你們想的那種人。」《新新聞》的報導不但無法為蔡衍明「洗清」聲名,反而《新新聞》為了做蔡衍明的封面故事,被讀者開罵,覺得《新新聞》「是不是也想賣了。」讓目前苦撐大局的編輯團隊很有挫折感。

旺旺老闆不明中共「以商圍政」

蔡衍明在《新新聞》的專訪雖然解釋很多,也對有無「中資」問題很「坦誠」的表白他的錢「全是五毛一元賺來的」。還幫他的旺旺打了廣告,是「我很好運,做的食品很合大陸人口味。」他輕描淡寫了這一套話到底是否真實?並不是蔡老闆說了算。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控制所有機構十分嚴厲的政權。要賣什麼產品,不是「合大陸人口味」就可以說賣就賣。而賣的通路更是特許,甚至要做什麼產品也相當程度是特許。表面上可以接受申請,但過不過或能不能永續做,也不是一句「很合大陸人口味」就可以解釋得通。蔡老闆拉了其他兩家「都很賺錢」的食品廠康師傅、統一來把這個議題「普通化」。這兩家方便麵的製造者,最近為了誰有日資,相互指控不可開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中共在後面搞鬼,可能是中國景氣不佳之後,有人想要染指方便麵都由台商獨霸的市場。

中國共產黨多年來為什麼要給這些台灣商人「五毛一元的賺」,某種程度還特許他們「獨佔」市場呢?甚至進入某些黨所控制的通路,形同變相的支持這些台灣食品業者的產品。這些目的的最後圖窮匕見,還是要「以商圍政」。《新新聞》專訪蔡衍明之後被讀者罵到臭頭,主要原因是《新新聞》沒做到「平衡」的專業要求。蔡老闆直來直往的談話,固然很有「八卦」味道,可以吸引大家看熱鬧。專訪就技術上而言,有「可看性」甚至有「新聞點」。

大多媒體對十八大只有正面報導

但是《新新聞》卻疏忽了從蔡老闆的「話語」中找出玄機,立刻反映的專業責任。感覺上《新新聞》被蔡老闆「忽悠」了。雖然《新新聞》讓學者郭立昕寫了一篇「是笨蛋政府,還是裝笨的利益共同體?」指出「政府與資本家聯手竊國」。這是十分嚴肅的指控,文章也寫得很好,只不過這個觀點只處理了台灣內部危機,卻對另一個中國威脅,沒有著力。

壹傳媒的財團併購過程,怎可簡化成是「台灣財團」的行為,而不對這些財團都在中國有重大利益,還有他們與共產黨之間的關係都非同小可呢?共產黨未來一定會「關切」這個台灣最大發行量的媒體,三個財團可以說「我們只有投資沒在管就應付了嗎?」這些說辭蔡老闆說得輕鬆,可是經得起檢驗嗎?

目前的局勢看來,自由媒體在台灣已一步步走向黃昏。不知道中信、台塑、旺中三集團的大老闆,知不知道現在種種作為,都是像小刀刮皮切肉挑骨斷筋一般——讓言論自由在台灣逐漸枯萎。敢說真話的人愈來愈少了。

不要以為到處都有人罵馬英九,就叫做民主,在評論中國事務有經驗的人就知道,馬英九可以批評,但是過去一段時間講胡錦濤就不行。許多媒體不刊登批評中共的文章,為什麼十八大的過程,台灣媒體大都只有正面報導,沒有嚴厲的批評。即使有批評也是聊備一格。談中國問題,愈來愈多台灣媒體自我噤聲。這種狀況一年比一年嚴重。

大多數的媒體以「批評馬英九」來掩蓋不能「批評共產黨」的擋箭牌,也有傳聞是中共對馬英九已不耐煩,想在台灣另找「代理人」,所以開放攻擊「馬哥」。

看壹傳媒未來是否有「新聞自由」觀察重點將是他們在論述中國共產黨問題時有多少版面,夠不夠力?而不是他們還剩多少八卦或揭弊,更不是他們有沒有反馬或挺馬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