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庫盯住了蔡英文
作者: 鄒景雯

台灣舞台

更新於︰2011-04-06 Print Friendly and PDF

● 二○一二年台灣總統選舉,民進黨將由蔡英文和蘇貞昌競爭出馬與馬英九對陣,五月即將定奪。中共似乎已看好蔡英文出線,並特別關注她的兩岸政策。

  一月下旬有個機會與中國對台智庫會面,這個智庫雖然稱之為智庫,但其屬中國對台工作之一環,才是真正的要旨。

  這次會談中,這個中國智庫的負責人,具有國安部背景,方才坐定,開宗明義就直接點名要我回答三個問題。

  他的三個問題十分有趣,不是問題本身有趣,而是從這三個問題的選擇與排列,剛好可以反射出其所思所想,以及當前對台事務中,他所關注的話題大概的比重如何?

中方關注蔡英文:民進黨重回執政

  這位在涉台系統鼎鼎有名的人士是這樣問的:第一,蔡英文路線到底是甚麼?第二,當時國民黨剛完成政府小幅度改組,金小刀離開黨中央,意義何在?第三,民進黨內的「公媽派」態勢又是如何?

  我稱之為有趣的原因是:三個問題,民進黨就佔了三分之二,執政的國民黨只有三分之一,這背後的原因怎麼會不有趣?其次,民進黨內叫得出名號的不只一位,中方智庫的頭頭只問蔡英文以及反蔡的公媽派二端,這個思維當然是大大的有趣。

 
● 蔡英文(55歲)將和63歲蘇貞昌競爭民進黨總統候選人。(本刊資料)

  另一個趣點是,席間也提到本人經常為文批判馬英九的問題,我的應對方式是反問這些智庫人員:「這些年來,你們有把馬英九當成是對手嗎?」在座的大約有五、六位,全都牽動嘴角,似笑非笑,沒有反駁。我因此回答:「所以囉,我還能不罵他嗎?」

  進入正題前,提起這段場景,用意在呈顯台灣內部的變化,必須從國際的架構中來審視,台灣海峽兩岸之間則是其中一個小架構,彼此間既會連動,也會互斥,從中國看台灣,也是一個讓台灣更清楚看自己的途徑。

  中國對台部門非常注意蔡英文,這是一個事實,他們看待民進黨會不會再度成為一隻挑戰國民黨政權的隊伍?萬一民進黨重回執政,其政策路線會走到哪裡去?他們圍繞的中心點就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

  毫無疑問,中國在二○一二年將全力協助馬英九連任,因此必須探究台灣反對黨的實力與動態,但在「屬意」馬英九的同時,卻又「看不起」馬英九,馬英九被界定何種功能與角色?套句胡錦濤在二○○八年底的話,馬英九的存在,讓「台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兩岸關係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已可想而知。

  換句話說,陳水扁的八年,已經讓中國「受夠了」,現在這個把一個中國常掛在嘴上的馬英九,令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浮現曙光。但是馬英九不是一個能幹的人,以致其維持政權賡續的路子走得危危顫顫,隨時遭受挑戰。三年來,蔡英文帶領的民進黨接連取得六次選舉勝利,馬英九在五都選舉靠著「一顆子彈」才勉強保住三席,這個過程讓中國十分擔心和平統一的曙光稍縱即逝。

  如果中方的判斷是正確的,可能威脅馬英九的是蔡英文。那麼,蔡英文有沒有能力扮演好這個角色?她憑藉什麼可以取代馬英九?她能否因此獲得台灣選民的青睞?

蔡英文願兩岸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已經在三月十一日正式宣佈參選的蔡英文,擔任黨主席的她十二日起即以請假的方式,展開密集的競選拜票行程。觀察她的策略,有幾個基本主軸:首先在馬英九最希望她回答,中國也一再逼其表態的「九二共識」問題上——蔡英文選擇拒絕進入敵人陣地的方式來冷處理,於是她提出兩岸應該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另闢蹊徑。但甚麼叫做「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此語一出,不僅馬英九陣營與喉舌立刻提出各種批評,中國智庫也大為不解,事後曾經在台灣到處打聽何謂「不同」?又何謂「求同」? 

  其實蔡英文講得很明白,「不同」指的是:台灣與中國在歷史記憶、信仰價值、政治制度和社會認同都不一樣;「求同」則是指:台灣與中國,有共同的責任和利益,就是追求和平穩定的關係、掌握發展的契機。

  換句話說,蔡英文將台灣與中國並列排置,自然不接受「一個中國」框架,更無「九二共識」的問題,也徹底脫離了國共內戰的遺緒。另外從台灣主體性的歷史觀出發,目的在強調台灣認同與台灣價值,有別於國民黨的大中國懷抱。但是她又指出台灣與中國必須求同,因為這是雙方共同的責任,以維護區域穩定,也符合雙方共同的利益,因為唯有和平穩定,雙方才能共同致力發展,為各自的人民謀福祉──這話何其公允、理性。

  蔡英文當然相信,作為一個台灣人,她這麼說一點錯誤也沒有,但是中國共產黨絕對不會接受。她不是故意講些中國不接受的話,而是不論她怎麼說,中國都不會滿意。因此,問題的實質是:決定中國是否與民進黨對話的要害,不在民進黨說了甚麼,而在民進黨能不能取得政權,只要取得政權,不用擔心中國不面對,因此「執政才是硬道理」。

以失業貧窮和財政惡化為議題

  其次,若蔡英文不以兩岸議題為戰場,那麼她要與馬英九較量甚麼?以失業、貧窮、財政惡化為題,主打貧富差距、階級擴大,以治理能力為競賽,顯然才是她的選項。馬英九政權的無能印象,在台灣是個跨越「藍綠」的共識,甚至中國的「紅」都不便也未曾否認過。同時這個世界,富人畢竟是少數,國民黨只照顧企業家利益的政策取向,已經令台灣的社會結構朝向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發展,而與階級流動與促進均富的原則漸行漸遠。站在這個「最大公約數」上,蔡英文企圖以此穿過統獨、政黨、世代、性別的藩籬,將選票極大化,不再走藍綠對決的舊路。

  這樣的思考有其基礎。以台灣主計處去年八月公佈的資料,台灣最富有,金字塔頂端百分之五的人,平均所得是四百五十萬元,而位於最底層百分之五的民眾,平均所得只有六萬八千餘元,兩端相差六十六倍,這個比例創下了歷史新高。財政部三月初公佈最新的國債數字,截至二月底為止,政府累積債務已高達四萬八千多億,等於一個初生嬰兒剛落地,身上就背負了二十一萬元的債務,這個數字同樣是歷史新高,而這種債留子孫的短線操作,尤其受到立場不同的媒體一致為文質疑。

  但是,蔡英文要怎麼做?如何可以做得比馬英九好?初步的政策方向預計將在四月中旬民進黨的政見發表會上逐一提出,更具體的政策規劃則要到其如願成為民進黨提名人,與馬英九交手辯論時,才會掀出王牌。

蔡英文和蘇貞昌誰會披掛上陣

  最後,不少人恐怕要問的是:蔡英文這樣的戰法到底會不會贏?依照民進黨的初選提名流程,決勝負的民調將在四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進行,五月四日公告提名人選,因此四月底外界已可瞭解蔡英文與蘇貞昌(呂秀蓮已在三月二十二日宣布退出民進黨內初選)二人究竟將由誰披掛上陣,迎戰馬英九。

  由於二○○八年的民進黨總統內提名廝殺慘烈,未及上馬已經內傷重於外傷,最後大輸馬英九二百多萬票,這次的提名捨棄了黨員投票,改由五家民調公司的全民調定江山。

  調查的方式係採取「對比式」進行,例如蔡  馬、蘇  馬,以誰能超越或誰最接近馬英九來評定勝負(另一種調查方式稱為「互比式」,即蔡  蘇)。

  日來,台灣的媒體包括蘋果日報、聯合報、中國時報、TVBS都發佈了民調,但結果南轅北轍,蘋果日報的語音調查,蔡英文以懸殊比數勝過蘇貞昌,其他則是蘇略勝蔡一籌。至於蔡英文與蘇貞昌兩個陣營,私下也分別進行民調試探民意水溫,雙方幕僚私下各自的說詞一致都是:自己的老闆贏過黨內其他先進,不過「比數十分接近,甚至在誤差範圍之內」。

  比數十分接近,象徵著選情相當緊繃,競爭非常激烈,不像從外部看台灣的「獨沽一味」 。何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這就要由台灣選民的心理層次來分析。五十五歲的蔡英文的長處在新面孔、溫和理性、被視為後續爆發的潛力較大。其支持群目前已經非常清楚的區隔為知識界、年輕世代與中產階級,但蘇貞昌何以還能有強勁的挑戰性?六十三歲的蘇貞昌代表上一輩本土派,長期深耕基層的傳統優勢。他在南北台灣都有可觀的地方實力。

  這似乎突出了一個根本問題,台灣到底準備好了沒有?準備好甚麼?準備好由女性來擔任國家的領導人。不少人相信這個命題影響了若干人的表態,不只是傳統男性無可諱言,還包括為數不少的女性。

  橫陳在蔡英文面前的第二個難關,則是在其參選的過程,能不能成就出民進黨未來合作的氣氛,以及非團結不可的必然,這將考驗蔡英文是否具備大開大闔的容人之量,以及政治非一人所能獨玩的胸襟?這點以民進黨過去歷任領導人作為比較,只有黃信介足堪敬重,這也是民進黨人必須面對與突破的侷限。

  倘若在黨內勝出,蔡英文真要與馬英九一決高下時,那更是硬仗中的硬仗。馬英九有中國的加持,蔡英文有甚麼?

蔡馬對陣在中國政策上的優勢

  思考蔡英文的優勢,有兩點不能忽視,第一點是她具有與馬英九相同的溫和。在中國問題上採取躁進衝撞路線的可能性極低,她的行為亦在可以預期的範圍之內,對中國來說,不會是第二個陳水扁;但同時她卻比馬英九較少與中國千絲萬縷的包袱,較能維持台灣的自主現狀,這是其第二個長處,值得各方玩味。台灣人不反對與中國交往、做生意,然也不希望因此失去主權與民主;站在國際政治的角度,一個民主台灣的屹立,對於中國內部民主進程的啟動,香港與北京討價還價的籌碼,絕對是正數,而蔡英文較能凸顯這樣的博弈關係。

  台灣一直是個危機社會,這有其長期的歷史因素,更有為鄰中國在側的現實因素,因此二○一二的意義在於,台灣選民在歷經馬英九政府三年來傾中扈從、經濟向右的路線施政後,下一步究竟會選擇改變或不變?最重要的是,大家對於如何鞏固台灣現有民主生活方式不受侵擾的看法為何?

  對於台灣內部政治來說,這將關係到「蔡英文現象」是一個新世代來臨前的先兆?或只是驟雨過後的一抹美麗彩虹?對於今後兩岸發展進程而言,台灣能否擁有較多元的選項?更具有關鍵性的定槌效應。

(鄒景雯:台灣自由時報副總編輯)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