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台灣,非常「中國」!
作者: 楊憲宏

台灣舞台

更新於︰2013-06-08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編者按:六月下旬中國維權鬥士陳光誠將訪問台灣,同時台灣關注中國人權聯盟推出《中國生死書》聲援四千零三十三名中國被關押的良心犯。這是兩岸關係從談價格到談價值的大翻轉。政論家楊憲宏主持央廣節目,訪問無數中國備受壓迫的正義人士,舉世矚目。為了台灣和中國年輕一代有一個可以期待的未來,六月台灣的熱情必將感動兩岸!


●抵美一年的中國盲人維權鬥士陳光誠(右2),
6 月下旬將要訪問台灣。右為影星李察基爾。

中國維權人士陳光誠離開中國到美國紐約一年後,他將在六月二十三日訪問台灣。他將到台灣國會演講,除了會見立法院長王金平,並以「人權是兩岸和平基礎」為題,與台灣立法委員會談,也將到台灣大學演講,從法律人的介面探討民主化過程的角色。

還將到台南的成功大學,與市長賴清德對談,「不期待救世主,自由靠自己」,此外,他還要與台灣的非政府組織人權團體會面,前副總統呂秀蓮計劃請陳光誠到當年她被囚禁的監所參訪,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將與他會談,謝長廷也表達了他與陳光誠見面的期待,還有許多政界人士表達了歡迎陳光誠到訪的熱情。

兩岸問題從價格提升到價值

台灣朝野都認為陳光誠在這個時間點來到台灣十分重要,因為兩岸之間一直在事務性協商,所談的問題都是外圍的「價格問題」,一直沒有對於核心的普世價值的自由民主人權法治進行溝通, 陳光誠的到訪正式全面開啟了這個「台灣共識」。台灣聯合報在報導這個消息時,甚至在標題上直言,陳光誠到訪,讓兩岸之間,從「談價格」翻轉到「談價值」。

  陳光誠的到訪是台灣人權團體一連串自由民主骨牌推動的一個重要環結。最早的一張骨牌是,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也就是在國際人權日(十二月十日)過後第一個台灣國會開大會的日子,不論藍綠朝野一百一十三名立法委員一致通過了「關懷中國良心犯」的提案。這個提案對於維權人士、獄中作家、法輪功學員、藏人、維吾爾人四千零三十三名被中共政權關押的人士表達聲援之義。從這一天起,中國良心犯這​​個名詞與四千零三十三名被迫害的政治犯 名字,都進入了台灣國會的正式紀錄,這也是《中國生死書》的出版緣起。

為了讓這些良心犯的名字被大家記住並時時不忘關心,出書的同時也把他們的名字放在網 路上,讓大家可以備忘,同時也邀請多年來從不同視野關照中國議題的先進,特別為這四千零三十三名良心犯,從人權出發,各寫一篇短文,我們總共收到超過七十篇文章。來自世界各地,最難得的是從中國境內寄出的文章多達三十多篇。這次聚集意義重大,也是有共同理念的朋友們首次同台演出。

台灣是玩家,不是政客的籌碼

許多人加入筆陣,都是為了在經歷變局的過程中留下鴻爪。中共在本書約稿的過程一直來打探並攪局,甚至入侵我們一名邀稿者的網址,用中共偽造的網址發出我們的邀稿信去「釣魚」,讓我們收不到文章,卻意外的為我們找到了一些在中國境內「被失蹤」的異議人士,讓他們的文稿得以出現在本書,這個「原本是來為惡,卻意外留 下善的種子」的「浮士德事件」竟也發生,本書的編輯小組一致認為,那應該​​是中共內部有著同意我們的民主熱愛人士,暗地裡協助我們的成功典範。

  推動這個中國良心犯名單通過的原始構想其實很單純,二年多前,一群關心台灣未來與中國問題的朋友們一致認為,終有一天兩岸都要進入全面談判的時代,而國民黨所提出來的虛幻的「九二共識」不可能成為對話的基礎,民進黨的「台灣共識」還需要進一步理解,而甚麼是不變的普世價值,不但台灣朝野可以有共識,甚至中共不能反對,美日歐盟可以支持? 這是這群朋友所要追求的目標。

也就是在下個階段兩岸進入政治對話前,台灣必須進行的熱身,坐到談判桌前,台灣應盤點一下,到底有多少籌碼可以進場。最重要的是如何以價值觀為核心主導未來的攻防。民主、人權、自由、法治其實一點也不抽象,也是台灣可以拿出來,必須拿出來的具體項目。其中又以人權關懷更是無可 閃避的責任與義務。兩岸之間在進行了多年的「價格談判」之後,將無可迴避的要進入「價值談判」的時代。以人權法治自由民主為共識的 談判,必需由台灣來主導,台灣不再是籌碼,台灣是玩家。


●台灣支援中國大陸民眾維護人權運動大有
起色。楊憲宏(發言者)是重要推手之一。

 余英時教授關切中國良心犯

主事者在邀稿時曾經打了越洋電話給余英時教授,他十分贊同這個觀點,也鼓勵大家力行,雖然他因年紀大了,不再寫稿,但他關切也同情這些中國良心犯,要大家幫他在書中表達。余英時教授多年來批判中共專制,也因為中國仍是不自由的國家,他不去中國,是眾所敬重的長者。

四千零三十三名中國政治犯、良心犯以實名及被判之罪名、關押的監獄條列而出、列入台灣國會議事紀錄,並申明行政有關單位必須出力協助救援。這是兩岸交流以來,最重要的台灣態度。「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自二○一一年成立以來,就將這個目標列為首要工作。這個人權聯盟的倡議者,自二○○五年起就以台灣中央廣播電台的節目「為人民服務」一周五天,訪談在中國境內的維權人士,律師、作家、藏人、維吾爾人。劉曉波被捕之前,這個節目訪問過他三十餘次。高智晟被關押之前,這個節目訪問過他五十餘次。

央廣「為人民服務」八年奮戰

許多在這份四千零三十三人名單中的人士,都曾經是「為人民服務」節目的受訪者。這份名單的提出,可以說是自二○○五年以來的「台灣見證」。從陳水扁 前總統執政時代開播「為人民服務」,穿越馬英九總統執政時代,「為人民服務」已運作了八年,也見證了中國人權被中共政權踐踏的血淚歷史。也因為有這樣的深入、長期探查,「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才能夠義無反顧的挺身倡議,以自由、人權做為未來兩岸互動的重要條件。

二○一二年總統大選,中共政權介入台灣政局甚深。讓許多人驚覺,台灣正走在「失樂園」危機之路。人權聯盟的創社宗旨之中言明「左鄰右舍有人不自由,我們就不可能感覺自由,假如不為自由人權奮戰、自由將隨時離我們而去。」也就是自由、人權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台灣與中國的交往,明顯的造成了自由、人權的緊縮。讓以商逼政、統戰圍城的戲碼天天都在台灣人生活的四周上演。這也促成了台灣人權團體開始集結,甚至大學生的學生運動也應運而起​​。

《中國生死書》的出版策劃工作以關切政治犯、良心犯的主題出發,以白紙黑字寫下來,在這風雲際會的年代,我們做了甚麼?我們說了甚麼?讓這些呼聲與作為成為這個世代的標竿。

《中國生死書》是一本從正確的歷史視野定位見證當代,前瞻未來的「航行者臉書」(Navigator's Facebook),嘗試規劃人權與自由的健走路徑(Hiking Roadmap),橫在眼前的是一座深不可測的黑暗大山。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的期待

《中國生死書》的概念指的是,獨裁專制政權關押了政治良心犯等於把自己國家的生存之路都堵死了。有些國家所關押的竟是後來自己國家的總統,這樣的國家怎會有生路?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說中國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他搞錯了,不論是老路或邪路,只要中共還繼續迫害政治良心犯,中國走的都是死路,只有釋放這些的良心者,中國才有生路。過去南非曼德拉被關,南非簡直成了地獄,緬甸軟禁了昂山素姬,同樣斷了自己生路。

當曼德拉、昂山素姬被釋放後,南非與緬甸,整個國家馬上從黑白垃圾廢墟變成七彩鑽石黃金。希望中國也有相同的歷史機遇。兄弟登山,一起努力。這是一本廣交友而並肩壯遊改變歷史的書。面對黑暗大山,不但不怕,還要呼群保義。《中國生死書》出版的目的在讓更多的人有參與高舉公義的機會,不論從歷史觀或現實批判或對未來有展望的角度都是這本書收錄的重點。

「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成立之初,曾注意到台灣社會的仿徨與迷惑。台灣與中國之間頻繁的交往,雙方在各種議題上的互動觀點有異有同,解決之道有易有難,可是核心價值觀卻南轅北轍,今天年輕一代的視野存在著各種障礙,他們看不見未來;特別是台灣與中國年輕一代可以共同期待的未來,正面的未來。

許多人在私下討論這個問題時,都不約而同說出相同的困惑。答案其實非常明白,台灣的年輕人希望到中國,再也不必懷著說不出來恐懼感,能夠像在台灣一樣,無顧慮的思想、生活、說話、做事,可是要怎樣的耕耘才會有這樣的收穫呢?

這是一種人權,也是一種人道,更是一種人文。

不努力去主張自由,人權是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每天在中國發生的人權不幸事件,都需要來自台灣的人道慈悲及人文關懷,特別是年輕一代挺身而出,這個世界才會一步步走向年輕人所夢想、期待的方向。就是這麼單純的想法,導引了「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的誕生。

現在要解除大家的仿徨與迷惑,並非全無方向與線索。

怎能指望邪惡政權善待台灣人?

透過訂定「施行法」,台灣已於二○○八年十二月十日,將兩項國際人權公約,即:「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兩公約國內法化的落實,除了在台灣內部檢討法令及行政措施之外,承擔關注國際人權情況的義務,也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因此兩公約行法第五條也明訂:「政府應與各國政府、國際間非政府組織及人權機構共同合作,以保護及促進兩公約所保障各項人權之實現。」

從一九八七年政府開放到中國探親以來,台灣與中國民間往來日益密切;二○○八年二度政黨輪替,兩岸恢復制度性協商後,台灣與中國的互動層面更加廣泛而深入。在此情況下,中國與台灣之間的人權落差問題,也越來越與台灣民眾的權益是否得到保障連繫起來。

據「自由之家」二○一○年一月提出的報告,「中國領導人對市民要求合法權利並監督政府,仍缺信心和容忍,維權律師和非政府組織受到更強的壓迫,中國政府對法輪功、西藏、新疆也未放鬆鎮壓。中國與查德等十個國家被列為惡中之惡。」

台灣民眾無法想像,在中國民眾的人權仍廣泛受到中共政權迫害的同時,這個「惡中之惡」的中共政權不斷宣傳讓利台灣的承諾,如何可能為真?用大白話說,「當中共還殘忍虐待中國人的時候,怎有可能善待台灣人?」正是基於這種質疑,台灣的執政黨政府與民間商貿人士進行改善兩岸關係的同時,如果全然無視於中國的人權狀況並有所表示,就一定無法消除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焦慮感,而得到民眾的信任與支持。

關注中國社會對憲政民主的呼喚

最近,中國境內變化極大,各方人馬有各種不同的論述與集合,都在中國的發展之路上,勇敢發出聲音。不久之前在香港出版的一本新書《關於近現代中國路徑選擇的思考──朱厚澤文選》是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的張博樹(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主編,內容揭露對現今共產黨統治的巨大憂慮,甚至用「終將為中國與世界帶來悲劇後果」來質疑,並直言,「這種政治專制經濟發展模式,專制政權與外來資本勾結,有可能使中國發展成為同國際上一些反動勢力結盟的最邪惡勢力。」

朱厚澤一九八五年曾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任內曾提「三寬政策」寬厚寬容寬鬆,二○一○年去世,他在晚年接受訪談時直接表述二十世紀中國共產黨革命及其造就的紅色極權體制偏離了人類文明的正道,他說:「改革開放就是回歸人類文明的共同大道,回歸歷史,回歸常識,回歸人類共同價值。」

除了朱厚澤,包括曾任毛澤東秘書的李銳、不久前辭世的人民日報總編輯胡績偉與知名的黨史專家何方,辛子陵等人,他們在年輕時代都曾真誠相信共產主義而且為之賣命,晚年都發生根本性的思想轉變,轉而信奉憲政民主。他們的轉變對中國未來發展路徑有十分重大的影響。台灣朝野不能沒有警覺。

今天關懷別人、就是保衛明天的自己。這是人權意識的基石。「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的初心就是從這樣的「助人利己」的「共同正向」(positive togetherness)思考開始萌芽壯大。

即使是這麼簡單的初心,在台灣提出來,仍會遇到許多困難與阻力。許多朋友會想到「如果我還要到中國⋯⋯」他心中馬上出現一種隱隱然的憂慮,而不敢表白他心中原始的熱情。也就是在台灣已有這樣的「隱憂」,更趨動台灣人必須早日站出來「做對的事」。

《中國生死書》選擇在陳光誠來台灣時出版,將兩個事件合並來為中國政治犯的釋放喊話,是台灣人心靈革命的爆發力與續航力的重大里程碑。六月台灣大翻轉,非常的「中國」,而且是面向最有正義與良心的被壓迫「中國」。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