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千門蘇援榴炮決勝論
作者: 徐澤榮

特別報導

更新於︰2013-07-04 Print Friendly and PDF

本文提要:二戰後蘇軍將至少七十萬槍上千門美制榴炮等大量軍援無償給予四野,並協助策劃遼瀋、淮海戰役,是打敗國軍的決定性原因。


●本圖原書英文說明(Below⋯⋯)中譯:中共軍隊攻克某位反共軍
閥總部所在之時,得到圖中所示蘇聯志願軍人援助。本文作者認為,
他們所戴所穿所繫的疑似外蒙古邊防軍的棉衣、毛帽、腰帶;援助
攻克的理應是距外蒙不遠的太原市。左二、左四疑似外蒙古人。

本人乃為四野之後:解放初期,作者父親高林(原名徐德凱)任四野後勤部宣傳部部長;母親曾桂友任四野後勤部直工處處長,之前,曾任東北民主聯軍軍需處代理處長,因此本人對於四野史實史辨,有著莫大考據興趣。網上讀到很久以前楊奎松答劉統關於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武器來源的質疑一文,便想朝花夕拾,說上幾句:

國軍敗於共軍的蘇援砲兵

駐滿蘇軍曾將繳自日本關東軍、駐鮮軍、溥儀軍的50+10+10= 七十萬槍(多為步騎槍),繳自德軍的枝數不詳的槍(多為衝鋒槍。抗聯人言),以及自身攜帶入滿的應有千門之多的美援美制榴炮(五倍於入滿國軍的不足二百門)、坦克、汽車、燃料、被服、藥物、食品等等,無償送給了四野和三野(通過遼寧大連旅順──山東榮城悝島海路送給三野)。十多年前我面訪過時任東北軍區軍械部部長的張明遠將軍,他說蘇軍交給四野的繳獲日軍武器是全部,不是部分或者少量而已。他是軍械部部長,負責儲藏、運輸軍械,何長工是軍工部部長,負責修理、製造軍械,何氏並不清楚蘇軍移交武器全貌。蘇軍還應協助中共策劃、準備、指揮了遼瀋、淮海戰役。

衛立煌於其守瀋陽回憶文中,甚至說自己在望遠鏡中,親眼看到本駐旅大的蘇軍坦克,赫然來瀋參與共軍攻城。(註:出處因不可抗力竟至得而復失。)另一文獻記載,遼瀋戰役之時,蘇援汽車燃油罐車甚至開到了戰場近處。(註:出處因不可抗力竟至得而復失。)可見「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紅軍『大學』學生戰勝陸軍大學學生」、「小米加步槍可打贏飛機加大炮」乃屬過謙之辭。

以下挑出最為重要的制勝武器——火炮——來講。作者認為,解放戰爭時期,由於蘇援槍械大量到來,國共雙方槍械達到平衡,然而,共方炮兵卻佔優勢,士氣就不用說了;國方雖有共方沒有的空軍,但因缺彈缺油,作用僅屬聊勝於無,完全不能制衡共方的炮兵優勢。因此可以說是國軍敗於共軍主因,乃為國軍不敵共軍炮兵。

斯大林早有武力援中共奪權策劃

斯大林早就指示毛澤東重視炮兵建設:一九三七年——此時距離中共南昌起義只有十年,斯氏托王明帶話給毛氏:「火炮乃是現代戰爭之神,八路軍和新四軍必須首先建立炮兵部隊⋯⋯我們準備幫助你們建立兵工廠,為此我們將提供一切設備和技術人員。」但是毛氏力排眾議,一口否決這個天上掉下來的香餑餑。(註:王明《中共50年》(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218頁。)毛氏於此時表現出來的愚蠢,與他二十一年後發動大躍進時表現出來的愚蠢,何其相似乃爾!

一九四九年後,斯大林曾對周恩來說過,中共革命,本來十多年前就可取得勝利,(註:出處因不可抗力竟至得而復失。)大有責備毛氏對於炮兵重要作用一無所知之意。此言非虛,因為根據李德回憶,一九三三年九月底,他的上司曼弗雷德.施特恩,簡稱弗雷德(以後在西班牙內戰中以克勒貝爾將軍著稱),再三對他表示,此時自己確信,斯氏不僅會給予中共武器援助,而且還抱有支持中共進行一場「大規模正規戰」的設想。

據此,弗氏進而命令李氏到達中央蘇區之後,馬上要求中共動員人力物力修建一個機場(應是用於空運蘇援重型武器配套部件前來中央蘇區,再讓斯氏所說兵工廠重新組裝——作者),同時著手籌劃一場攻占南昌以及長江沿岸敵人中心地區的攻勢。(註:奧托·布勞恩《中國紀事》(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35頁。)眾所周知,細節決定成敗,那時毛氏要是全盤接受斯氏主要以炮克敵戰略思想,還會有萬里長征、西北割據、河西慘敗這些因為毛氏罔顧斯氏,自出機巧而導致的夜長夢多、險象環生之事發生嗎?

治中共黨史者,無論國內海外,從來沒人問過:「為何是贛閩邊蘇區」,「為何是鄂豫皖蘇區」,「為何是湘鄂西蘇區」,「為何是贛東北蘇區」,「為何是左右江蘇區」、「為何是陝甘寧蘇區」、「為何是盛世才後方」、「為何是入綏遠東征」?讀者若是聯繫蘇聯為中國革命設計的「長遠戰略」和「應急戰略」來看,就會恍然大悟:

設贛閩邊蘇區以接受蘇聯海運至或汕頭或廈門重型武器;設鄂豫皖蘇區以作進擊寧滬杭後方;設贛東北蘇區以聯通贛閩邊蘇區和鄂豫皖蘇區;設湘鄂西蘇區以奪取、保護將來中央紅軍依照上述「長遠計劃」西去北上背靠蘇蒙之時所需安全渡口;設陝甘寧蘇區、盛世才後方以作上述「長遠計劃」中的軍事基地;設入綏遠東征以接受大批蘇援餉械;

最後,設左右江蘇區以迎接法共越南地下組織運進蘇援重型武器配套部件,然後將其裝上蘇聯秘派軍用運輸飛機,以螞蟻搬家方式,經過沒有防空力量的湖南,運往三處較大蘇區,尤其是中央蘇區,重新組裝之後投入戰鬥。蘇聯紅軍總參謀部絕對不會聽任中共中央軍委像草寇一樣隨機設點。

蘇軍借花獻佛將美制火砲給四野

至此,對於策劃中共革命,毛氏斯氏兩者招數孰為高明、老道?讀者已可洞若觀火。毛氏哪有資格在斯氏生前死後亂翹尾巴啊!

改革開放以後,解放軍軍史集正式版《炮兵史》至今仍為難產(只有炮兵史料彙集),引起作者懷疑:是不是因為駐紮旅大蘇軍曾經幫助將那千門榴炮一部經由或陸或海兩路,先於遼瀋戰役之前運往山西打晉中、太原,後於遼瀋戰役之末運往華東戰濟南、淮海此類原因,導致有關方面難以啟齒?

四野千門榴炮理應原屬配備入滿蘇軍的美援租借武器,因為陳誠曾於三大戰役前夕報告:內戰爆發以來,國軍損失火炮僅為二百餘門而已。(註:出處因不可抗力竟至得而復失。)又據網上資料記載,遼瀋戰役繳獲國軍火炮連同三、四十高炮(!)不足二百門。四野打下四平之後,陳明仁弟陳明信被俘,在被押往城外俘虜營時,他看到幾處共軍炮群,內中火炮全為美制,沒有他原先相信的蘇制火炮,方才悻悻服輸。他不知道,這是蘇軍借花獻佛傑作,他的直覺並無誤導。

電影《決戰太原》導演郝蘊,在得知太原城牆牆上牆內各種工事密布,火力可以覆蓋所有牆前地段角落之後,曾經大為感嘆:「解放軍竟能夠攻下來太原城,真是不可想像!」其實,數百門四野榴炮到後,一次齊射就可將城牆轟出多處豁口進而形成斜坡,可供攻城士兵一擁而上,各種工事同時也被摧毀大半,有甚麼難以想像?二戰結束之後,作為堂堂大國武裝力量,蘇軍有何臉面以及理由繼續制式配備美援租借武器?所以入滿蘇軍將這些火炮送給四野,乃屬事理不得不然。

科瓦廖夫科茲洛夫楊至成鐵三角

蘇軍總參謀部只能單向配備四野美援火炮,不能多向配備一至四野美援火炮,原因稍加分析就會清楚:若在關內設立炮兵訓練基地,國軍空軍來炸,陸軍來奪易如反掌;四野炮兵訓練基地遠在黑龍江牡丹江,國軍鞭長莫及。顯而易見,實為屬於可供全軍調用的四野炮兵的遠距離機動性,當時只有駐滿蘇軍陸海兩部可以秘密提供。

駐滿蘇軍最多時達十二萬人。此時蘇共派駐西柏坡的總顧問科瓦廖夫原是蘇聯鐵道部長。衛國戰爭之中,科氏因為後勤供給得力,立了大功,深受斯大林賞識。後者派他來華,應是看重他組織運送武器尤其是重型武器的能力。科氏此時必與駐滿蘇軍總部科茲洛夫司令、四野軍需部楊至成部長——楊氏留蘇學習軍事後勤長達七年方才回國!——有著密切電報往來,形成了蘇援共鐵三角。將來尋出檔案,應可證明這點。

補充一句:蘇援火炮包括蘇援美制榴炮和蘇援日製山炮,後者並非經由中共軍隊繳獲。另一方面,國軍當時只有炮兵旅,沒有炮兵師(閻錫山有一個,卻是/竟是迫擊炮師。射程極短的迫擊炮難以用於預備炮火壓制,宜以用於一線連排散用,閻氏甚蠢),而且從沒像對手那樣,被集中使用。到處撒胡椒麵,犯了「炮家大忌」,虧得蔣介石還是炮科出身。

日軍本間雅明中將在菲律賓克雷吉多爾島,集中使用為數絕對不能說多的一百門山炮,就將萬二美軍打得落花流水,可為蔣氏以及林彪(他因志願軍炮不夠而怯戰)殷鑒。按比例問:四野千門蘇援榴炮,曾於朝鮮一次消滅十二萬美軍?

蘇軍援數量質量高於美援蔣

西班牙共產黨立國之後,遭遇佛朗哥軍進攻,蘇聯曾經給予足量餉械支援,其中槍枝多達四十萬支,然而還是亡國。對比之下,中共還是能力高超。承認蘇援餉械對於中共奪權固權勝利起過左右結局作用,並不辱沒中共形象。西方學界還不是畢恭畢敬地尊毛澤東、武元甲為偉大戰略家嗎?

同期美國給予國民黨大量餉械援助,國民黨仍然敗走台灣一事,並不能反過來說明共產黨不靠蘇援餉械就能打贏敵手;何況事實之上,蘇援餉械數量、質量大於美援餉械。僅就錢款而言,蘇援是四點七億美元,(註: 出處因不可抗力竟至得而復失。)美援僅是三億美元。解放後曾任武漢軍區後勤部部長的姚醒吾將軍,一九四○年代後期就曾暫脫軍裝,擔任大連某一錢莊老闆,專門處理這筆巨額戰費的分撥。

試問劉統先生,如果朝鮮、越南說他們沒靠華援餉械就能打贏美國,您會作何評論?關於毛氏杜撰定理「內因為主外因為輔」並不成立,本人二○一三年上半年刊登於香港《開放》、國內《共識網》上文章《劉少奇武功蓋過毛澤東》已作說明,此處不贅。

由此可見,若沒有蘇援餉械,就沒有四野、三野等部的暴興乃至二次國內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作為中共老營之後、四野遺族,我們理應飲水思源。這是本人治學基本觀點之一。當然我比楊氏走的更遠,沒有身不由己的臨門一腳仍為吞吞吐吐的問題。

2013-01-19於洛杉磯一稿

2013-04-06於洛杉磯二稿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