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錄社會、介入社會
作者: 費珍妮

藝術天地

更新於︰2013-08-07 Print Friendly and PDF

●藝術記錄社會,藝術介入社會;甚或,藝術干預社會,藝術變革社會,在爭取社會公義和進步的人們的視野中,是社會的常態,通常也是社會的常識。


●《記錄·行動·變革》研討會全體講者合影。

一九八九年捷克斯洛伐克「天鵝絨革命」成功之前,這個國家的一個藝術家組合——「宇宙塑膠人」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樂隊爭取表達自由的藝術行動,甚至成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轉型獲得成功的主要啟動源之一。

而在當下,從中國大陸的藝術家艾未未到杜斌,從關懷中港社會議題的「塗鴉少女」到「漫畫刁民」,從本港藝術家介入社運的藝術空間藍屋、C&G到活化廳,如何改寫中港「藝術和社會」沉悶、刻板的歷史,如何激活兩岸三地個人自由和社會公義的偉大想像,一連串的實踐、一連串的新聞、更是一連串的問題,帶出了一個中國、香港和台灣兩岸三地藝術家、評論家、文化工作者乃至公民社會普遍關切的主題。

兩岸三地藝術家聚會城市大學由中國獨立藝術家聯盟(籌)與香港城市大學當代中國研究計劃聯合主辦、溯源書社承辦的「記錄·行動·變革——轉型中國的藝術家和社會」研討會,七月十九日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行。來自中國大陸、台灣和香港本地的藝術家、評論家、策展人與聽眾一起探討藝術和藝術家在社會轉型中的角色和作用,特別是在兩岸三地社會轉型處於不同階位和面向中的特殊性及共通性等尖銳問題。中國大陸出席的藝術家、評論家和策展人有楊偉東、杜峽、王林、朱其、徐坦、舒陽等,來自台灣的是藝術家、評論家陳明秀、黃粱等,香港則有活躍在藝術實踐和社運第一線的

藝術家、評論家李俊峰、劉建華、盧樂謙、鄭怡敏、阿平等登台亮相。主辦單位鄭宇碩教授致開幕詞,遠在德國的作家廖亦武、藝術家孟煌給研討會發來書面致詞。

會議主題演講和討論當天分四個場次進行,分別是香港場「從本土出發:香港、中國與世界」、台灣場「看不見的手:台灣社會轉型中的藝術和藝術家」、中國大陸場「自由及其限制:過去·現在·未來」及兩岸三地論壇「更深的介入·更高的超越:中港台的對話」。

社會轉型來臨,藝術家的角色會議吸引了不少關切藝術家和社會轉型主題的民眾、特別是年輕學生與文化公民的到場,還有與會者專程從廣州、佛山等地趕來。與會藝術家、評論家等主講人、嘉賓精彩的演講,輔之隨著講談放映的PPT圖片和視頻實例,令現場人士耳目一新,深受啟悟。觀眾也

積極參與,或發表感言,或提請釋疑,給會議的互動環節增加了熱烈氣氛。會議全程視頻由社會紀錄協會現場作網絡直播。

中國社會轉型處於迫在眉睫的關鍵時刻,具有社會介入和變革能力的藝術工作者、文化公民,在和平轉型進程中的作用也令人矚目,來自中國大陸的藝術家、評論家、策展人現場展示的藝術現實提供了見證。台灣和香港的藝術家、評論家介紹了一些先行的範例。而目前正在香港社會延燒的「事先張揚」的重大社會事件——「佔領中環」,作為一個不可多得的行動舞台,為香港藝術家、藝術公民提供了某種可能性,他們正在思考,在會上也有嘗試性的探討。

在一場聲勢空前的社會運動中,藝術家是否可能、藝術家是否有必要有所作為?如何作為?這也是這次會議吸引不少聽眾前來的一個焦點。與會人士受到觸動的是,藝術家的社會行動,無論是以藝術創作的名義實施,還是以公民權利的名義呈現,從藝術界內部到社會廣泛的階層,不同的聲音都將如影相隨,因此當天的會議,大家的對話、溝通、交流,尤為可貴。因為它不是為了所謂「達成共識」,而只是為了平行地、平等地言說與傾聽,為了彰顯表達自由。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