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派興風作浪狂言失控
作者: 嚴煌翊

中國崛起透視

更新於︰2014-02-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在中共仇日宣傳長期誤導之下,軍方鷹派不斷發表戰爭狂言,刺激了日本加速擴軍備戰。假如中日開戰大打,中國不僅軍事損失慘重,國際更加孤立,國內未必能夠控制。


●1894 年中日甲午之戰,清朝大敗,北洋水師全
軍覆沒。馬關條約割讓台澎。史界稱為文明戰
勝野蠻。今又甲午中共何如?甲午海戰之圖。

近年圍繞魚釣島和東海防空識別區,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這輪中日博弈,時間之長世所罕見,在關係惡化的情況下,雙方船艦、飛機幾乎擦槍走火的險狀時有發生。今年正逢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海戰一百二十周年,中日必有一戰之說開始流行。

中共向民眾不斷灌輸錯誤信息

日本是中國的「世仇」。甲午戰爭、抗日戰爭,中共的反日宣傳,自然事半功倍。但是,中共故意灌輸錯誤信息,把挑起的強烈民族主義情緒引向邪道。

中共宣傳說日本右翼政客只是少數,而且不受歡迎。其實,就以今年一月日本讀賣新聞社最新民調為例,安倍內閣支持率重回非常高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這是在安倍故意參拜靖國神社之後。顯示安倍越是冒犯中國,中國越是敲打日本,安倍內閣支持率越高。中國對日政策,已失去了對日本政治生態的影響;安倍內閣對華政策,已穩獲民眾認同。又如右翼石原慎太郎第四度問鼎東京都知事,輕鬆連任成功,票數遙遙領先。事實上,目前日本右翼早已成為絕對多數。

中共宣傳說,日本人怕中國經濟制裁,讓日本的經濟倒退二十年。但有關專家認為,在今天全球化年代,不說各種經濟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日本精品營銷全世界,在各地都有廣大的市場,抵制效果甚微。至於日本人在中國的設廠,一旦撤出,上千萬人失業,中方受傷更重;對日方而言,能替代中國的國家很多。還有,講到中國今天的發展,多少得益於日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對中國的援助,這點中國領導人都承認。

很多中國人在中共宣傳影響下,以為日本沒有膽量也沒決心和中國打仗,這又是危險的誤判。據有關調查,如果真的中日開戰,許多日本人都會抱同一理念:日本不可以失敗!失敗就是滅亡!正如一位德國專家說:「戰爭對中國人來說是為了爭一口氣,對日本人來說是存亡之戰。一旦開打日本人是豁出去不要命的。」日本人講武士道,自古就養成了習武弄刀的尚武精神,同時也讓崇拜、臣服強者成為民族天性。他們寧願臣服對他們使用原子彈的美國,卻瞧不起以德報怨不求賠償的中國。

長期對日本不得要領的指責

中共海軍少將楊毅搬出中共老傳統人海戰術,說應發動全國中小學生寫信給外國政要表達中國人的心聲。民心的壓力和圍剿不亞於原子彈。於是兩周時間裡有四十三位駐外大使與高級外交官在所在國主要媒體撰文闡明立場。這在外交史上實屬罕見。還有,發動全世界各國華人、華僑、留學生,寫文章,上電視,遊行示威抗議,搞大規模的簽名請願,等等。

但中國的指責常常不得要領。例如指責日本試圖打破二戰後的國際格局。人們會問,難道這個格局不能打破嗎?事實上歐洲各國早就在二十多年前從倒塌的雅爾塔體系廢墟中走出來;中國新政權出現本身,以及這個政權開始「一邊倒」向蘇聯後來又與蘇聯鬧得天翻地覆,更是二戰後國際格局的最主要也最成功的破壞者。具體在釣魚島事件上,中國過去長期對日本沒有異議甚至贊同;現在出現釣魚島危機。

中國長期指責日本復活軍國主義,這在國際社會看來並不可信。因為軍國主義一定是獨裁專制,沒有自由,禁止黨派競選,且擴軍備戰,向外擴張的國家,而日本受「和平憲法」約束,即使修憲成功也不過是重新成為「正常國家」。二○○八年胡錦濤和福田的聯合聲明也明確指出,「日本在戰後六十多年來,堅持走作為和平國家的道路,通過和平手段為世界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中方對此表示積極評價。」

即便在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上,日本也辯駁說參拜行為不等於認同軍國主義。事實上,日本著名的親中的和平主義政客也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田中角榮五次、大平正芳三次、中曾根康弘十次;而中國到一九八五年才開始抗議),中國又怎麼解釋呢?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無法徹底取得對日的輿論勝利。調查顯示,如果中國在口舌上更加咄咄逼人,反而激發國際社會對華的反感。就如零八北京奧運,中國「保衛火炬」大搞人海戰術紅海洋引起國際輿論反感一樣。

軍中鷹派竟鼓吹和美國決一死戰

最吸引眼球的筆戰出現在英國——中日駐英大使發表文章互將對方國家比喻成《哈利·波特》小說中的反面人物「伏地魔」。但中共軍中鷹派看來,不如公開鼓吹不怕戰爭,不怕死人。像毛澤東說核戰爭一樣,世界人口,死一半。中國,死三億人也不怕⋯⋯今天毛子毛孫很多,在軍中如羅援、戴旭、張召忠⋯⋯這些活躍的鷹派,以主戰、好戰著稱。羅援宣揚中國夢面臨著「兩海」、「三領域」的挑戰。戴旭就認為,中國需要一場戰爭來確認自己崛起的有效性。還有個朱成虎,公然表示,假如中美發生戰爭,中國將對美國動用核武器——中國方面為此準備西安以東的城市全部被毀滅;美國也要準備好幾百座美國城市被中國毀滅。他的結論是:「中華民族必將在核大戰中得到真正的復興!」

現在中國不少書籍、影視,特別那些抗日神劇,都在散布這些戰爭狂言,對抗思想。除了《較量無聲》那部電視政論片外,又如一本叫《雄主與拓展》的,說中國需要雄主獨裁者,從成吉思汗到毛澤東,都應該繼承下來,此書認定「中國必須時刻做好準備和美國決一死戰」;提出中國廢除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鼓吹拓展者對敵人的回答是「核威懾、核恐嚇、核爆炸、核打擊,核毀滅、核殉葬」。說要利用所有的華僑、出國留學生,每個人都成為間諜;生物戰、什麼戰,沒有界限,什麼都用,無所不用其極⋯⋯軍事科學院前院長劉精松上將為這本書寫了序,原核工業部長蔣心雄寫了後記,中共中央軍委兩個副主席張萬年上將和遲浩田上將非常親切地接見了該書作者東方毅,交口稱贊此書的觀點。

中共鷹派「爭戰爭權」當然絕非說說而已。中國連續十幾年軍費增長超過兩位數,目前軍費是世界第二,是日本的三倍;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軍隊,共有現役軍人二百三十萬;中國戰機數量世界第二,是日本的五倍多,戰艦數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近年來中國的攻擊性頂級武器層出不窮,航母、洲際導彈、四代機、核潛艇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中國威脅論刺激日本擴軍備戰

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又像中國一樣,要成為政治大國甚至軍事大國。怎樣處理日本問題?中國領導人在這個難題面前的確頭痛。上世紀鄧小平、胡耀邦都很前瞻,認識到中日兩國「和則兩利,離則兩傷」,但現在中共自覺國力強盛,財大氣粗,不需要韜光養晦了。

這就造成中日相互的戰略性轉向:日本的右翼化、民族主義化,並在地緣政治衝突中變得好鬥,激發了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使其意識到維護周邊安全、海洋安全的緊迫性。而中國外交政策的轉變,也正好為「中國威脅」論提供證據,大大刺激日本走上擴軍備戰之路。

未來五年日本軍費開支將增加百分之五,並大規模採購先進武器。這明顯是針對中國的擴軍備戰態勢。安倍晉三長期呼籲日本應廢止和平非戰憲法,使日本擁有強大武裝,擁有主動宣戰權並可以海外用兵。他強調今年完成修憲。可以肯定,安倍的首要假想敵,就是中國。

日本老虎是有牙齒的。不說它現有的強大經濟、軍事能力,單說「核」問題。中國《解放軍報》元旦的文章中指出,日本每年能夠提取九噸武器級鈈,足夠製造兩千枚核武器。這一產能堪比美國。有人甚至覺得日本已在暗中生產核武器了。

最重要的是,今天,「日本人民」已經放棄了中日友好,即使安倍晉三下臺,新的日本首相可能還是遵從強硬路線。人們不無諷刺地說,亞洲的睡獅日本終於醒了,感謝中國弄醒了它。

又來一次甲午戰爭,後果誰負?

世界不能不越來越憂慮,中日衝突有走向失控乃至戰爭的危險。那麼,又來一次甲午戰爭嗎?

去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首次突破四萬億美元,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國。中國百分之九十的出口都是通過海路運輸,而美國與盟友日、韓、台控制的「第一島鏈」便成為中國最為痴迷的戰略突破方向。

同時,中國經過三十多年高投資、高耗能、高污染、高速度的大發展後,已成了一個資源對外高度依賴的國家,中國的目光不能不瞄向國外,「新殖民主義」的指責開始指向中國。另一方面,相對於中國的崛起,日本的國際地位每況愈下,而日本人的對華優越感根深蒂固,這口氣難以咽下,加上感到形勢嚴峻,他們重找輝煌的決心與氣焰更大了。中國戰略家可能已得出結論:既然事態發展下去中日直接衝突難以避免,就長痛不如短痛,遲打不如早打。而且,和日本幹一仗,也是習近平的立威需要,就像鄧小平復出後要教訓越南一樣,對一黨專制的中國來說,與日本這一「世仇」開戰,完成國內動員並不困難。

中國網民說,中共軍中鷹派頻繁干政,火藥味很強,嚷嚷了不打,貽笑大方;真的打起來,敗了不必說,即便「勝」了,其後果未必可料!與日開仗,未必能夠成為解決國內問題的有效工具。中國已被政治高度腐敗等複雜、嚴重的國內問題深深困擾,戰爭引發併發症當局能否應付很難說。在國際上,中國很可能成為孤家寡人。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國是非「民主國家」。所以,中國一旦與日本開戰,有可能被視為是對民主世界的「挑戰」,屆時戰爭的勝負就不是只有北京和東京兩方可決定的了。

有論者建議中共如要贏得戰爭首先要融入世界主流,關注整個世界的人權。正所謂小戰靠武器,中戰靠國力,大戰靠民心。中國作為世界大國,當然要認同和遵守聯合國有關宣言和公約——這些二戰後人類痛定思痛、總結出來的普遍接受的價值理念。這樣,豈不是要中共承認普世價值,實行民主憲政?那麼,就不存在贏得戰爭的問題——誰挑起戰爭,誰就是對人類文明的背叛。

二○一四年一月二十日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