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膨脹與兩岸關係
作者: 蘇曉康

中國崛起透視

更新於︰2014-05-08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鄧小平在六四後曾對香港放言﹕如果共產黨失去對中國的控制,將會有一億以上中國人流亡到印度尼西亞,一千萬到泰國,五十萬到香港。你們受得了嗎?移民是北京在台灣海峽的伏筆。


●1993年偷渡船「金色冒險號」在美國海岸擱淺,
因載有200 餘名中國人,哄動國際。現每年以福
建人為主的非法偷渡美國者仍有數萬人。

三月下旬台北一場火、燒出了制度差異,迅速遞進到資源分享、經濟分餅、生存空間等更實質性的領域,也將所謂「統獨」的涵義昭然若揭,此乃藍綠之爭始料未及的,誰也沒有想到時勢竟會如此驟急。政客們和搞手們悔之晚矣,難道台灣車皮非要去掛上那架「耗竭型」的北京火車頭嗎?此情勢令我想起寫於一九九五年的關於中國人口出路的一篇備忘錄。

中國人口控制的五年計劃

一九九五年二月十五日。中國大陸總人口達到十二億。中國政府為此發表的「中國的計劃生育」白皮書憂慮地警告:中國如不能緩解人口對資源的巨大壓力,未來幾十年後的生態和環境惡化將危及中國人的生存條件和社會的持續發展。

中國政府每五年實施一個人口控制的「五年計劃」,一九八五年制定的「七五」人口計劃,要求五年後人口控制在十一億一千三百萬,但一九九○年的統計顯示突破計劃三千萬人。中國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彭珮雲分析失敗的原因時說,「七五」計劃制定時就少統計了約一千三百萬人。一九九一年制定的十年人口規劃要求到本世紀末控制在十三億人之內,過去幾年每年出生人口都在二千一百萬左右,淨增一千四百萬。這個增長勢頭將以每年一千七百萬左右(相對於一個中等國家)走向二十世紀末,一旦突破十三億,預計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中國總人口約在十五~十六億之間,如果控制不住,將達十八億。

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效果令人懷疑之處是,第一,以計劃經濟模式套用於人口控制,所無法避免的統計盲點和未預測後果,第二,強制推行所遭到的抗拒使計劃落空。

生存空間危機影響東亞的穩定

雖然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中國的計劃生育」白皮書,表明一個將持續到二十世紀末的大陸人口政策被再次強調,但這個時期處於生育旺盛期的中國婦女人數高達一億兩千多萬,對這個出生高峰期的嚴厲控制,也將意謂著中國婦女權益的更大災難和反抗,最近十年來專以孕婦為控制對象的各項措施,例如由政府裝備的「計劃生育工作隊」,到農村突擊檢查和強迫引產、結紮,將更為頻繁,而孕婦的逃亡與藏匿山澤也將更為普遍。

中國人口膨脹所引起的生存空間危機,將在下一個世紀首先成為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的一個長久不會消失的不穩定因素。中國人口密度自西向東增高,到東南沿海達到最高密度,成為生存空間壓力最大的地區,因此人口向太平洋地區的自然擴散,幾乎是難免的。出生率高於千分之二十四的八個省區,既是人口增長難以控制和預測的盲點,又是大陸內部人口流動的發源地,靠近沿海之地,如福建省也是向海外移民的源頭。

西北人口高發地區如新疆可能向西擴散,以及東三省可能向北擴散的態勢還是潛在的,這個大移民的先聲已經在太平洋地區開始,以各種偷渡方式湧向東南亞、東亞、北美、歐洲、大洋洲的中國難民船民,均以靠近東海的兩省─福建和浙江〈主要是溫州〉籍的佔絕大多數。現在所顯示的態勢,是這種移民欲望並未由於目的國所採取的遏阻措施而有所減緩。

移民在台灣海峽的政治意義   

東海海濱地區向外謀求生存空間,是由歷史習性和現實空間壓力交織而成的自然移民,不具有破壞性;但這股力量將在何種情行下被中國政府以何種方式利用,則是一個需要認真觀察和研究的問題。鄧小平在「六四」後曾對香港放言﹕如果中國共產黨失去對中國的控制,將會有一億以上中國人流亡到印度尼西亞,一千萬到泰國,五十萬到香港,這是香港《文匯報》引用的鄧的原話,說明這個政權的決策者早有利用民間自然移民於政治目的的動念。這種動念目前尚處於嘗試階段,嘗試的方式主要在利用漁民騷擾比鄰國家以取得政治交換籌碼。這正是台灣海峽兩岸漁民糾紛的政治背景。此種方式預計還會頻繁使用於台灣海峽和更遠的海域。再發展下去的模式可能是﹕

——官方提供裝備條件的偷渡,

——官方默許的民間海盜行徑,

——官方提供裝備的民間武裝騷擾,

——直接用於配合戰術目標的民兵武力行為,

——正規海戰中的武裝船民

西太平洋靠近中國大陸的海域,將是一個承受大陸生存空間危機的釋放場所,中國政府處在不能消解這個負面因素,卻能利用它的微妙時期。更長遠的看,北京對地方的控制力逐漸衰弱,地方勢力也會利用這個力量以謀取政治和經濟利益,而那將是更無章法的行為。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