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魯迅的「倒掉」
作者: 劉劭夫

藝術天地

更新於︰2014-07-13 Print Friendly and PDF

民間和官方的「去魯化」思潮


●作家魯迅(1881-1936)晚年照片。

最近幾年,中國的文化思想界有一股「去魯化」的思潮,這種思潮悄悄地颳起有複雜的原因。有的民間論者撰文質疑魯迅的「親日」,認為在民族危亡之際,魯迅跟有間諜嫌疑的內山丸造過往甚密,覺得魯迅大節有虧。還有人說魯迅晚年的雜文,並非像定論所說的有很高的文學思想價值,認為魯迅這些雜文,多數是洩憤、攻訐、宗派爭鬥之作,反映了晚年魯迅由於病況加重,導致多疑、狂躁的性情。這些論者出發點是還原一個真實的魯迅,把魯迅請下神壇。而在官方,「去魯化」則是切切實實的在做,表現近年在中學語文教材的魯迅作品逐漸刪去,尤以今年為甚。新學期開學後,人們發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語文教材裡,魯迅經典的作品《阿Q正傳》,《藥》,《紀念劉和珍君》以及初中的《風箏》統統被刪掉。不管民間或者官方出於何種原因,魯迅這座文化神廟正在倒掉卻是不爭的事實。

在狂飆突進的「五四」新文化運動裡,魯迅是唯一走上中共文化神壇的一位。建造這座神廟的,把魯迅推上「文化聖人」地位的最大推手無疑是毛澤東。

1937年10月,在陝北公學紀念會上,毛澤東講話,首提「魯迅精神」。毛說,「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我看要算是中國第一等的聖人,孔夫子是封建社會的聖人,魯迅則是現代中國的聖人。」毛氏更在其《新民主主義論》裡進一步把魯迅稱為「文化新軍的最偉大最英勇的旗手」。說:「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澤東的這番話,相信很多中國人都耳熟能詳。毛終其一生,能如此不吝的把這麼多的美諡加在一個人的頭上,除了魯迅沒第二人。因為有了毛的欽定,即使在毛焚書坑儒的黑暗日子裡,魯迅依然高居文化聖殿,巋然不動。

所謂風水輪流轉。靠政治功利而被神化的人物,最終還得從神壇走下,回到人間。官方把魯迅推倒,當然是畏懼魯迅精神深刻的現實意義。

毛澤東狂捧魯迅的真實用意

事實上,毛澤東吹捧的所謂的「魯迅精神」,在中共建政之後,與毛的專制主義是相抵牾的,只不過毛及其文化侍從視而不見或者指鹿為馬罷了。最能說明問題的是,在毛君臨天下不久,就發動了對魯迅的嫡傳弟子胡風的大規模批判。「反胡風運動」上升為政治審判,株連二千多人,魯迅一系的左翼文人基本上一網打盡。「胡風反革命集團」的冤案,是「五四」截至當時最大的文字獄,並開啟了以後一系列的對知識份子的整肅運動。胡風之後,擺脫皇權奴化桎梏的知識份子自由精神,傲骨和獨立性一掃殆盡。魯迅真正神化了,他的精神在人間卻死了!

有一則記載,最能說明毛澤東對魯迅的真實態度。1957年,毛在上海出席文化界的座談,其中許廣平的老朋友羅稷南看毛心情頗好,斗膽問道:「要是魯迅今天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羅稷南的問題出人意料,不料毛十分認真回答道:「以我的估計,要麼是關在牢裡還是要寫,要麼他識大體不做聲。」如此嚴峻的答案,羅稷南驚出一身冷汗。此是反右期間,知識份子早已是驚弓之鳥,噤若寒蟬,所以毛一副「山大王」的狂言。二十多年無人敢於透露。文革後魯迅子海嬰才寫出來。

魯迅在整個毛時代文化聖人的地位絲毫沒有動搖,究其原因,大約是,第一,魯迅可以作為棍子打人,主要是打向胡適、梁實秋等一眾反共文人;第二,可以作為民族主義的象徵凝聚民心,進行所謂的愛國主義教育;第三,毛時代儘管黑暗、暴虐,但是官方意識形態還有欺騙性。魯迅作為批判舊時代的英雄,鋒芒所指,蔣氏政權,對新朝有益無害。

到了文革,魯迅及其作品大放異彩。民眾通過毛著知道魯迅有如此尊崇的官方地位,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作家全部被稱為反動文人,作品成了大毒草。全民只能讀魯迅,使魯迅得到大普及,並成為大批判的利器,尤其是魯迅的雜文,成了所謂刺向階級敵人的「匕首和投槍」。

魯迅作品仍然是一面鏡子

時間到了1989年以後,魯迅的身份變得尷尬起來,魯迅的精神也變得不合時宜了。記得六四後的幾天裡,我家附近的一所高校的廣播站,不斷地播放著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播音員語調沉痛悲愴,催人淚下。為什麼會選擇魯迅的這篇文章,那是不言而喻的。除了日期和所指的對象不同,這篇文章的一字一句都是對屠殺者血淚的控訴。這時候魯迅在官方眼裡,不僅無用而且有害。魯迅神廟的倒掉是必然的了。

毛澤東所加於魯迅的那些溢美之詞,不外是毛及其中共的政治需要,作為自己的文化旗手。假如魯迅在世,依他的脾性,應該不會接受這個封賜。但是,魯迅仍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最富有文學成就的作家。蘊含在魯迅作品裡的精神,展現了魯迅作為一個思想自由、個性獨立的知識份子的風貌。魯迅作品的批判性,深刻性無人能比肩。他對中華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深沉憂患,至今還有現實意義。魯迅作品裡的人物,像阿Q,祥林嫂,趙太爺,假洋鬼子,劉和珍,等等,還活在我們周圍。羅曼羅蘭讀了《阿Q正傳》,說我們法國也有阿Q,可見這個人物的典型性。魯迅的作品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民族的群像。魯迅提出改造國民性的觀點,不僅是真知灼見,更是遠見卓識。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的國民性越發墮落了,國民性的改造,不僅必須而且迫切!

面對魯迅作品退出中學語文教材的質疑,教育部門一方面要大家不要過度解讀,卻罔顧魯迅最富有思想意義的經典作品被刪除的事實。另一方面給出的理由,是魯迅作品艱澀,作品跟時代有隔膜。魯迅是從文言向白話文過渡的時代,自然帶有跟今天的白話文不同的行文風格。但是魯迅文字之簡潔凝練,冷峻沉雄,不是如余秋雨等脂粉語言所能比擬的。今天閱讀魯迅的作品依然是一種文學享受,就像我們讀古文觀止那些名篇一樣,文字深淺不是障礙。

人們有理由擔心,一代文學巨人在我們的視野裡逐漸消失之後,中國還有大師嗎?中國人還有脊樑嗎?中國的知識份子還有笑傲王侯的骨氣,還有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精神嗎?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