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鬥爭應改換方法
作者: 陳 雲

特別報導

更新於︰2014-09-10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編者按:陳雲(1961-),香港作家、文化政治評論家、語言學家。中文大學畢業,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曾任職香港藝術發展局總監,現任嶺南大學助理教授。2011年出版《香港城邦論》,成為香港自治運動的發起人、「教父」。捍衛香港本土意識與核心價值。陳雲是本刊早期撰稿人。特約此文談他對最近時局的看法。


陳雲:香港本土派理論家。

香港過去享譽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舉足輕重,公共秩序卻是脆弱不堪,然而香港的民主鬥爭失敗了!一群號稱有世界公民修養的香港高級中產,爭取三十年,節節敗退,一敗塗地。這是為什麼呢?

香港民主鬥爭為什麼一再失敗?

因為,他們一直爭取的,是可持續的政治失敗,以便在這個遭受中美兩個境外政權主宰的國際城市之中,穩佔反對黨的位置,當穩他們恆久的、無傷大雅的、姿態優美的反對黨角色。這種反對黨是不是香港獨有的呢?也不是。中共裡面的政協,就是這個角色。政協就是政治買辦、政治花瓶。香港的反對黨,也是這路貨色,只是香港秉持的制度,賦予這些反對黨類似國會議員的正規身份而已。

恆常失敗的香港民主派,只要裝出鬥爭的樣子,只要假扮親近美式的普世價值,只要為自己的中港業務顧客——大陸人,和社福界的客戶——新移民呼冤喊屈,說香港本土人歧視大陸人,要港府動用種族歧視立法來保護來自宗主國的龐大人口,民主派的人就可以兩頭食水,盡了他們在香港和中共兩邊的政治買辦角色,而且還可以為自己參與的中港業務謀到厚利。這在香港的政壇很明顯,在台灣隱晦一點,在美加的政壇更加隱晦。

普選不能迴避本土意識國家觀念

民主是什麼?民主只是一個制度,令一個地方的不同民意和利益可以公平及和平交換,達致無可奈何的妥協而已。民主制度是庸俗的、令人氣結的東西,大家看台灣目前的民主制度就知道。要香港產生深刻變化、要香港革命,需要爭取的不只是民主制度,而是自主權,伸展族群生存空間及發展空間的權力。在香港,探索和宣傳族群自主的《香港城邦論》,中間遇到的阻力,來自內部的境外政權代理人,不是來自香港一般的人。你明白這個,就知道為何我不大談民主,而談族群,講香港本土意識,進一步談華夏文化復興。香港要爭取民主,必須有三大的範式轉移:

一、保衛香港利益和本土尊嚴,面對香港的實然主權身份:民主普選的慾望,由國民身份、由命運共同體而產生。民主普選也會深化國民身份和國家觀念。香港的本土意識,香港的城邦自治、香港的建國立邦,一旦有普選,無可避免。香港有國家之實,而無國家之名。我們有國家的權力和義務,有公民權利和國民福利,對外可以自行締結盟約關係,對內照顧國民福利,這是國家之實。

然而,由於我們缺乏國家之名位,故此境外大陸人來侵奪福利而政府坐視不理,內部的賣港賊出賣香港利益而得不到懲處與譴責。中國則是徒有國家之名,而無國家之實,故此那些大陸人來香港討福利!實至而名不能歸,這是香港人的痛苦所在!故此,香港的政界必須捍衛自主權,接受本土意識洗禮。在議政上,起碼要嚴守中港政治區隔的界限,在政治區隔的界限與中共互惠互利。

佔中民主鬥爭要納入民生議題

二、建立本土政黨,揚棄離地中產:香港由於是過去是英國殖民地,在香港的政黨都是境外政權培養。民主派是英國和美國培養,土共是中共培養,他們的黨員和支持者,都是離地中產,撈取中港業務的利益之後,退休美國加拿大。此所謂離地中產(absentee middle-class)。這是一群背棄香港本土利益而騎劫香港本土民意的賣港賊、港奸。他們必須改換門楣,否則要掃地出門,提前滾回他們退休的家鄉去。

三、將民主鬥爭與民生政策捆綁,一起爭取:必須告訴民眾,香港民主與他們生死相關。舉個例,正是由於香港沒有民主,勾結官府的商業霸權,在香港橫行無忌,掃蕩中小企業,用地產聯營的方式,摧毀小市民的生存空間與上進機會。香港私營的鐵路公司(MTR)合併了公營的九廣鐵路公司之後,在車站上蓋發展商場和住宅,在鐵路沿線發展地產,並招引大陸遊客來鐵路沿線購物和租買物業。鐵路公司就變了出賣香港本土利益的賣港賊。第二個例,是將全港的政府商場,統一交由一家私營的地產公司「領匯」收購和託管,之後瘋狂加租,並於連鎖集團結成聯營關係,逼迫民生商店。沒有民主,香港民生痛苦無助!

然而,民主派發動的佔領中環行動,我一早批評他們必須要納入民生鬥爭議程,將平民百姓納入抗議隊伍。然而他們採取的是排斥性(exclusive)的精英參與方式。故此,他們根本不是在戰鬥,而是在霸佔民主鬥爭的主角和議程。

我們香港根本沒有民主鬥爭,談不上失敗。但三十年來也不能發動民主鬥爭,也算夠失敗的了。(2014年9月3日)

 


龍獅香港旗為自治運動的徽號,強調香港城邦的歷史連續性與文化主 體性。

【陳雲對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的論述】

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之後,香港社會預備了所謂「民主回歸論」的主題思想。在1989年六四慘案之後,「民主抗共論」成為民主回歸論的副主題,甚至是潛主題,就是用民主的制度建設,抗拒中共直接干預香港內部事務。而不論是民主回歸還是民主抗共之論,都是所謂泛民主派的政黨的指導思想和宣傳原則,並不是香港一般人可以參與和感受到的日常運動。

在中共阻撓香港民主進程之後,這兩個理論都崩潰下來。由於香港並無新的、務實的政治理論可供政黨操作和民間認同,在2010年中的政制改革之後,香港民間尋求新的香港政治理論,特 別是在2011年初對於香港城邦地理格局和香港人口構成的關注,香港城邦自治論於焉誕生,香港城 邦自治運動亦於此肇端。

香港的城邦自治地位,來自英國統治香港的一百五十餘年歷史,令香港與中國大陸有所區隔,避開歷次革命及時局動盪,令香港保存傳統中華文化及英國帶來的典章文明,避過中共的文化滅絕運動。香港政府財政獨立,香港有自己的貨幣、護照、航權及國際身份,香港的典章文明、 文化蘊藏、文化自主、經濟自主及政治高度自治的特性,使得香港具備城邦性格,可以為中國的現代化長期提供文化及制度之參考。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共之後,香港依照《基本法》實施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則,香港目前的「國中之國」地位,其文化根基來自香港的城邦史。今後香港要實踐高度自治,文化上必須傳承過往香港的城邦歷史,尊重香港城邦的地理整體性和文化主體性。

面對大陸龐大的人口與資金總量,假如香港不能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則香港的城邦格局必會遭到滅絕,損害香港人利益,也間接令中國失去寶貴的制度參考及文化資源。

龍獅香港旗為自治運動的徽號,因為我們強調的是香港城邦的歷史連續性與文化主 體性。龍是中華傳統,象徵生機與化育(viability and flexibility),香港是中華文化的保存所與守護人。獅是英國傳統,象徵剛正與勇毅(justice and bravery),香港是英國文化的繼承地與發揚人。香港人是龍與獅的後代,是中華文化與英國文化的混血兒。龍與獅立於香港領地之上,共同拱衛的盾牌,象 徵香港的文明開化,盾牌上的城樓,象徵香港城邦,城樓上的王冠,象徵香港傳承文化正統,自立為王。

(摘自2011年6月香港城邦自治運動總綱)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