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文革」霧霾籠罩中國
作者: 呂良彪

專題

更新於︰2015-02-27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電影《芙蓉鎮》結尾,在政治運動中混得風生水起吃香喝辣的地痞王秋赦已經瘋掉。他敲鑼過市,興奮地高喊:運動嘍!運動嘍!這一意味深長的影像長時間地閃爍在中國的政治天空,人們不時想到那讓人膽戰心驚的革命歲月⋯⋯


●文革曾被中共指為「浩劫」「封建法西斯專政」,
今天不僅封鎖文革真相,還在復活文革的許多做法。

1、中國:上有西太后,下有義和團

中國自古最大禍害有二:一是權力之暴虐,若歷朝歷代文字獄之不絕;二是民粹暴戾,若「人肉饅頭」、若太平天國。而義和團、文革,則是當權者欲令二者相輔相成或是以毒攻毒而最終導致社會面臨崩盤。

相當程度上,如何看待毛,依然是中國最基本的政治問題與社會問題。——紅太陽,依然照耀著霧霾籠罩的當下中國。中國其實一直處於「亞文革」狀態,既未走出過「老人家」光芒,亦從未徹底走出過文革陰影。

2、重慶模式與文革復辟

薄氏「重慶模式」招式有三:

一曰「唱紅」——唱紅絕非單純唱歌而是一種精神控制與意識形態灌輸,這種「集體無意識」是營造「社會性癲狂」的重要步驟,在「全民齊唱」的「紅歌」聲中,不同的聲音、理性的異議都淪為「反動」。

二曰「打黑」——其實是冠以「正義」之名,超越法律程式的「黑打」,但凡與「領袖」意志相違背,即被以法律之名「鎮壓」與剝奪,以至淪入一種人人自危的「社會性恐怖」。

三曰「透支」——即通過大規模舉債、剝奪民間財富等方式「透支」未來以粉飾當下之「太平盛世」與當權者「蓋世奇功」,同時贏得公眾支持。

「唱紅」亦可贏得「政治正統」,「黑打」可整肅對手並獲取巨額資金,「透支」可成就偉大「政績」,以上三點經由各路媒體「宣傳造勢」,足以對最高權力發起有力角逐。而「宣傳洗腦」、「社會性癲狂」、「社會性恐怖」恰恰正是「文革」得以肆虐的基本手法。

3、亞文革 = 權力無度 + 民眾暴戾

「再來一次文革,看我不活剝了那些當官的!」——多少人有這樣恐怖的心態呀?國民性的卑劣與暴戾,從網路那些不負責任的謠言與謾罵即可一眼見到。中國的危險從 來不只來自「西太后」,同樣也來自「義和團」。權力吃力,老百姓也會吃人的。權力批不得,國民劣根性也批不得。中國當下的危險既源於權力的無度,亦源自民 眾的暴戾。說皇帝光屁股需要勇氣;說百姓光屁股需要更大的勇氣!

4、暴民與暴政相輔相成、互為因果

一片「殺」聲而永遠缺乏檢討,是國民暴戾的劣根性;這種暴戾在相當程度上孕育著權力的殘暴與無度。而權力的殘暴與無度,又使國民暴戾與愚昧得以加重。一旦二 者結合,文革必將重來。——雙重的危險使我們始終處於「亞文革」的泥潭而不自知,絕非專指重慶,絕非危言聳聽。——薄督倒了,「重慶模式」終結了麼?!

5、獨裁者走向神壇之路

一、斯大林:殺官;

二、希特勒:殺富;

三、重慶:殺官、殺富。

殺官殺官是以血腥迎合民意、激發民粹、摧毀一切理性力量對手的絕佳方式。一定要警惕任何以人民的名義「綁架」民意的行為,民粹必然通向暴力與獨裁。——亞文 革權貴資本主義的無恥掠奪、極端民粹勢力的狂燥,是威脅中國兩種最危險勢力。民主法治與市場經濟、誠信文明,是整個民族重返人類的前提。

6、重慶問題不能向薄王一推了之,醜化薄王不是勝利!

重慶復辟絕非薄王個人之功,而是有其深刻的社會背景:

當下體制權力的不受制約,各級官員各色人等(從麼寧到私藏雷人淫像的警察)自己的小算盤......總之:權力無度,人性醜惡,民粹暴戾,都使我們時時處於亞文革而不自知。

7、亞文革:政治謀略還是有組織犯罪?

權力無度與民眾暴戾的文革土壤依舊,竊國賊組織、別有用心愛國賊煽動、腦殘愛國賊為主體,激發民族劣根性,瘋狂破壞社會秩序,轉移社會矛盾。——他們今天可以以愛國之名針對釣魚島燒掉日系車,明天就可以愛國之名幹掉你和我。

8、壟斷:亞文革的政治基礎

當下,權力無度而民眾暴戾。貪腐的權貴資本主義正無度地掠奪著社會公共資源,另一方面極端極左的狹隘民族主義思潮因此又得以沉碴泛起;民主憲政成為一種思潮,另一方面公權力又壟斷著權力,從而壟斷各種社會資源,壟斷著重要社會資源獲取高額壟斷利益,壟斷著思想以壟斷真理之認定⋯⋯

9、美化文革: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

「文革」使始終處於社會底層的「王秋赦」們「翻身」做了主人,激發出人性深處最醜陋的劣根性。對文革的懷念,相當程度上亦源於此。

而當下無論是過度歌頌美化民國,還是死心塌地想念毛主席,相當意義上都不過因對當下不滿而尋求某種理想載體而已。

10、直面歷史,方可走出文革陰影

不公佈史料,不能清算文革;不清算文革,我們永遠活在危險之中。

 

(注:「亞文革」是薄王重慶時期,阿呆在剖析「重慶模式」基礎上對新中國六十餘年社會、政治生態的一種描述。從公開的資料看,是阿呆最先提出「亞文革」這一概念。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