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電影:偉大與悲愴
作者: 西 風

藝術天地

更新於︰2015-03-2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冷戰之後,俄羅斯電影不乏傑作。強大的文學原著、無比有力的編導傳統,成就了俄羅斯電影大師具有歐美同行難以企及的藝術和人性深度。


●俄羅斯著名電影《活著》


●俄羅斯 1997電影《兄弟》

網友對同伴打算研究生之後去俄羅斯學習電影感到很奇怪:「俄羅斯電影比中國電影優秀嗎?」在韓國電影都不屑於跟中國比較的當下,此問之荒謬,不亞於「中國足球能否碾壓巴西」。

豈止電影,自17世紀彼得大帝以鐵血手段推行改革,俄羅斯文學、詩歌、音樂、歌舞、繪畫、建築、工業、科技跟中國比,都是高富帥對吊絲的差距。別扯理論貢獻、美學追求、人性深度,俄羅斯1920年代電影的構圖、畫面衝擊力,大陸導演迄今尚未夢見。

俄羅斯盛產暴君卻有優異電影藝術

但就是這麼偉大的國家,居然盛產暴君,多麼滑稽、悲愴!東正教賦予俄羅斯忍耐、審視一切痛苦的強大力量,卻也背負了彌賽亞的沉重負擔,從恐怖的伊凡、彼得大帝到斯大林,俄羅斯的夢想就是強大到能夠拯救人類,一度吞服解放地球的「赤色嗎啡」。天地良心,人類何嘗需要這個「神選民族」的拯救!

扯遠了。說回俄羅斯電影:愛森斯坦(《戰艦波將金號》)對於電影的重要性,相當於牛頓之於物理,這位創立蒙太奇的電影先驅,「將電影藝術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過隱喻等手法,賦予電影全新的表現力和複雜性。」

電影人夢寐以求的戛納、奧斯卡、柏林等各項大獎,英格瑪.伯格曼得來全不費功夫,人類已經無法對他為電影藝術做出的貢獻進行更多更好的獎勵。可能的話,只有讓他代表地球人去爭取宇宙電影節大獎。

那麼問題來了:電影領域,誰能讓伯格曼這樣的奇才五體投地?

伯格曼的讚美獻給名列「聖三位一體」的電影詩人:「初看塔可夫斯基的電影宛如一個奇跡。我突然佇立於一直渴望進入的門口,而他卻能在其中自由漫步,展現我長久以來想要表達卻不知如何體現的境界。塔可夫斯基是最偉大的,他創造了嶄新的、忠實于電影本性的語言,捕捉生命如同夢境。」

冷戰時期,蘇俄手握足以毀滅地球若干次的核力量,歐美之厭惡、恐懼、仇視,無以復加,但依舊無法抵禦俄羅斯的影像魅力:《靜靜的頓河》(1957)、《雁南飛》(1957)、《士兵之歌》(1959)、《戰爭與和平》(1967)、《安德列.盧布廖夫》(1969)、《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80)用光影呈現俄羅斯深厚的人文底蘊,橫掃戛納、奧斯卡等國際電影大獎。


●俄羅斯2008賣座冠軍電影《古墓迷途》

描寫暴君的電影:紅色巨球

1994年揭露契卡罪惡的《毒太陽》(烈日灼人)轟動世界影壇,作為蘇俄體制與斯大林合二為一的恐怖意象,「毒太陽」這刻熊熊燃燒的火球穿越河岸、白樺林、客廳,具有毀滅一切的可怕能量:肆虐大地、荼毒生靈,反人性反人類反對美好的一切,紅軍將領、戰鬥英雄科托夫也未能倖免。當汽球吊著斯大林巨幅畫像于金黃色的麥田上空冉冉升起,清風習習,斯大林的微笑頓時變得撒旦般猙獰,令人毛骨悚然。

若想從《沙皇》(2009)領略伊凡雷帝南征北伐的恢弘場面,觀眾一定會大失所望。俄羅斯對歷史的解讀頗為糾結。從可與美國比肩的超級強國淪為二流國家,讓具有濃郁的救世情結和大國心態的俄羅斯人無處話淒涼,迫切需要重溫昔日的榮光,以凝聚民心、再度崛起;另一方面,暴政對人性、人權的踐踏,和血腥的回憶,又讓他們在梳理歷史時,平添一分理性、審慎。

名導帕維.龍根對伊凡在領土擴張上取得的成就嗤之以鼻,只想從心理分析的角度還原暴君:俄羅斯在伊凡的統治下,即便稱霸地球,也毫無驕傲可言。

東正教自9世紀傳入俄羅斯,逐漸發展成影響巨大的宗教和經濟實體,成為皇權必須倚重的重要力量。《沙皇》圍繞伊凡與兒時好友、大主教菲力浦的友誼和決裂展開。在菲力浦的支持下,伊凡確立了至高無上的權力,「虔敬上帝、熱愛和平,對人博愛、寬容與隨和」等宗教理念被棄之如敝履。伊凡與上帝的「對話」,確信為了國家的強大和穩定,自己可以無所不為。這個虐殺臣民、親子的惡魔,後來成為彼得大帝和斯大林的偶像。

1568年菲力浦以教權挑戰皇權,伊凡勃然大怒,在教會當眾痛毆菲力浦,將其投入大獄。伊凡不明白童年摯友為何不顧多年友情、拋棄榮華富貴,冒殺身之禍來跟自己作對。菲力浦回答:「因為你是個令人髮指的暴君,必將受到上帝的懲罰!」

受害者原來也有助紂為虐的一面。科托夫、菲力浦的悲劇讓人想起紅軍之父托洛茨基和斯蒂芬克蘭的《巨球》:一大幫工人在山頂用磚石砌了個巨球「真宏偉」,他們交口讚美/個個都喜愛這個巨球/突然,巨球開始晃動/它迅雷般掩殺過來/把他們一個不剩地砸成肉醬/只有幾個人來得及尖聲驚叫。

把戰爭拍得這麼悲壯、溫暖、雋永

阿列克謝.日爾曼的《路上的檢查》(1971)被禁15年:遊擊隊長擔心殃及池魚拒絕炸毀大橋、政工少校偏執到底、叛徒反正歸來忍辱負重建立功勳,在蘇俄時期算是大膽突破,但與《西線無戰事》(1930)、《現代啟示錄》(1979)、《全金屬外殼》(1987)相比,只道是尋常。豈料影片結尾奇崛、孤高,酷得沒朋友,秒殺歐美戰爭經典:

滾燙的槍管燒得雪地滋滋冒煙,生命的火花漸漸冷卻⋯⋯

伴隨《告別斯拉夫女人》行進的鋼鐵洪流,胸口掛滿勳章的老兵叼著雪茄神采飛揚,戰友相逢不相識,指揮交通的缺牙女兵笑得如此嫵媚,最是那一偏頭的溫柔,仿佛維多利亞(勝利女神)的天平傾向苦難大地,令人感懷為之付出的所有熱血,包括躺在不為人知的歷史角落當中的「污點」烈士!

這個結尾異軍突起,爽脆、厚重,回味無窮,分明是傳說中的豹尾(堪比《殺人回憶》、《第三人》):戰地黃花將」叛國者」的犧牲襯托得光芒四射,不著一鏡,占盡風流,大氣磅礡而又含蓄、輕靈,這就是藝術,這就是詩啊。把戰爭拍得這麼悲壯、溫暖、雋永,唯有俄羅斯!

邪典大師和對體制的千重詛咒

塔聖、帕拉傑諾夫、阿列克謝.日爾曼如雷貫耳,邪典大師阿歷克塞.巴拉巴諾夫國人還很陌生:

1997年,巴拉巴諾夫的《兄弟》轟動影壇。小謝爾蓋.波德洛夫飾演的退伍兵,笑容青澀、甜美,路見少婦拔鳥相助,殺人如麻,卻又心地善良,簡直就是愛上嫂子的羅剎國武松,摻合比伏特加還要濃烈的民族主義(「美國佬別神氣,我們遲早會把你們殺光」),迅速征服聯盟解體後渴望再度崛起的斯拉夫青年。

看過無數邪典,巴拉巴諾夫的《彼得堡異人寫真》(1998)一枝獨秀:你幹嗎要做如此下流的事?枯槁、乾癟的熊婆婆照著少女豐滿白嫩的屁股就是一頓猛抽,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故事化與形式化;捉弄連體男孩、餐桌旁殺人等本應令人反感、恐懼的段落,觀眾或笑得死去活來,或哭笑不得、瞠目結舌、怪異莫名。

可以把影片看作是俄羅斯虐戀文化從圖片到影像的進化史。默片時代的架構、泛黃的懷舊色調,包裹著最大膽、前衛的探索,純潔處子,我心狂野:典雅、淫蕩、殘忍、慈悲,邪趣橫生,精彩絕倫。

盛產大師的國度,邪典亦須極品:男主角踏上浮冰飄向遠方,自殺居然如此浪漫,殘酷的詩意、痛並快樂的SM感覺洶湧澎湃。

《棺材200》(2007)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巴拉巴諾夫對惡魔警察(體制象徵)絲毫沒有吝惜火力:酒精考驗的青年身著「蘇聯」字樣的T恤,女伴失蹤只當放了個屁。國家的失敗,首先是教育的失敗和道德人心的淪喪。

作為既得利益者,遭惡警綁架的黨委書記之女,裸露體制內部互相絞殺的真相。大媽的同情極有分寸,提醒女孩並非完全無辜:「想想你和什麼人在一起(才落到這般境地)?」

越南(蘇俄陣營)人因良心發現挨槍子,是不是讓你想起蘇軍在匈牙利事件和布拉格之春中的表現?懦弱、膽怯的無神論教授(代表沉默的大多數)跑到教堂尋求慰籍,還有比這更諷刺的嗎?

《嗎啡》藝術品質令《日瓦戈醫生》    甘拜下風

惡警沒有性能力,通過性虐、觀淫來發洩,象徵殘暴、變態的體制喪失生命活力,苟延殘喘;其母昏昏噩噩,無法正確應對現實,則在提醒觀眾,俄羅斯傳統陳腐不堪,需要注入新的文明。

棺材裡裝的不僅是入侵阿富汗的炮灰,也是女孩絕境中的精神寄託,以及導演對體制的千重詛咒。噩夢在女孩聽到惡警朗讀愛人(屍體在她身邊)的來信時達到高潮。條子靠不住,軍隊更靠不住啊,妹妹!

這部充滿隱喻的黑色電影,強調事件結束於1984年末,暗示1985年戈巴契夫上臺,時間開始了。

個人命運遭遇革命風暴,帕斯捷爾納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瓦戈醫生》堪稱典範,大衛.里恩改編的同名影片奪得5項奧斯卡大獎。

同樣是醫生唱主角,巴拉巴諾夫由布林加科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嗎啡》(2008),藝術品質令《日瓦戈醫生》(1965)甘拜下風,代表了新世紀俄羅斯電影的最高水準。冰雪大地的焦灼與苦痛,俄羅斯赤子的理解顯然比英國電影大師深刻,表現也更加銳利。

「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與病魔纏鬥的醫生遭病毒入侵,借嗎啡減輕痛苦。跑到教堂注射,神甫用袍袖為他摸頂賜福。面對現實的苦難,宗教的撫慰無足輕重。

毒品引導人民。瞬間超脫苦痛的嗎啡足以賄賂一切,懸壺濟世的英雄病入膏肓,他在大笑中自戕預示蘇俄免卻戰亂的安樂死;想用革命打造黃金世界?激情萬丈橫掃一切的暴烈行動比毒品還要痛快,足以麻痹、毀壞試圖擔負拯救人類重任的俄羅斯。

強大的文學原著、無比強悍的編導,成就了《嗎啡》:臨陣磨槍施行難產、開喉手術,急不可待隔褲扎針,暴風雪中與狼共舞,各種血腥各種隱喻各種震撼。

總體而言,俄羅斯電影大師具有歐美同行難以企及的藝術和人性深度。致敬吧,凡人!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