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中國新留學生
作者: 章誌堯

地球村

更新於︰2015-09-14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中國留學生不乏學業勤奮者,好學好問,成績斐然。更有少數,出類拔 萃,令美國教授賞識,同學讚嘆。但也有一些表現差強人意,無渴學意願,貪玩而不成熟,行 為失當,素質欠佳。

一群中國富人子女進入美國貴族高中。
一年學費6萬美元。讀完大學得50萬美元。

筆者也曾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老留學生。28年前,取得密西西比大學教育學院全額獎學金從上海來美讀研,畢業後在舊金山巿立大學和夏波大學(Chabot College) 分別任教21年和19年。那時全美不足1萬名大陸自費留學生(另有約2萬公派留學生),差不多全部申請讀研是因有望獲得研究生助學金,免除幾乎無人可忍受的昂貴學費。同時可申請校內工作,譬如圖書館、餐廳、宿舍管理等,優秀者還有機會幫教授幹點活,當助教,尚有少許額外收入。

此外,絕大多數留學生利用兩個月漫長暑假,乘坐灰狗長途汽車(gray hound)去大城市,例如紐約、洛杉磯等,主要是餐館打黑工,包吃包住、零消費,還可見見世面,開開眼界,收入也算不菲,返校時帶回3、4000美元也很平常,足以維持生活開支,因物價極低,還略有積餘。

30萬留學生一年8000人被開除

如今,全美在讀中國留學生約26萬至30萬,占全球海外留學生之冠。有些校園內國語聲不絕於耳,黃皮膚、黑頭髮的中國留學生比比皆是。例如舊金山大學金融分析專業全班竟然68%是中國留學生。讀大學者居多,更有數目不詳但大幅增長的來美念中學的小留學生。

與我們當年比,他們實在太幸福了,毫無後顧之憂,一切開支全由老爸老媽埋單,資金早已到位(平均每年學費加生活費5萬至6萬美元,仍在上漲,還有醫療和生命保險費、車旅費、非移民身份文件及簽證費、書籍費、手機上網費,保守估計四年大學至少需要30萬美元),甚至汽車、房子準備就緒,申請獎學金已不在其思維範圍內。

這些年,有機會接觸到不少大陸新留學生,最小的與我有兩代人差距。不乏學業勤奮者,家富而不傲,深知父母心,好學好問,成績斐然。更有少數,出類拔萃,脫穎而出,令美國教授賞識,同學讚嘆,也為中國學子爭光,海外華人爭氣。但留學生中差距十分大,也有一些表現差強人意,無渴學意願,貪玩而不成熟,行為失當,素質欠佳。

據美國5月26日發表的《2015留美中國學生現狀白皮書》指出,去年被開除的中國留學生有8000人,占27萬留學生總數的3%。比率雖不算高,但絕對數字相當驚人,反映情況遠比人們想像更嚴重。被開除的主因是:學術表現差,成績難以達到取得學位的最低標準。更嚴重的是不誠實,例如作弊、代考,偽造推薦信,抄襲作假等占80.55%。被開除者年齡在18-25歲之間占88.7%,本科或碩士在讀生占79.04%。值注意的是:學術不誠實和行為失當造成的開除情況有增加趨勢。令人不解的是,被開除學生來自全美排名前100的名校生竟超過60%。其中數十名被開除學生來自常春藤大學。有個別學生因觸犯美國法律情節惡劣而被監禁。另有多起報導,中國留學生因懷疑戀愛對象移情別戀,情緒失控而殺人。

10點忠告和建議

筆者想對中國留學生提出一些忠告和建議。
一,遵紀守法,入鄉隨俗,即便做不到「勿以惡小而為之」,也得守住道德底線,不做任何違法和有違良知的事。
二,誠實至貴,不要視投機取巧為聰明,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
三,不要錯誤地以為用錢什麼事情都可以搞定,尤其是大環境已不一樣。
四,除了努力學習外,多參與校內活動,以了解美國社會和風俗習慣,「擇其善者而從之」。
五,不要整天就與中國同學搞成一個小圈子,盡講母語,以致英語表達能力進展緩慢。要多與美國學生溝通交流。需知,相當多中國學生雖善於考試,但面試時缺乏快速應變能力和英語不流暢,終被淘汰。
六,學習中注意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這在美國是最注重的三項能力。記住:「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
七,有意識培養廣泛的興趣,及對未知事物的執著追求。這樣會使自己拓展視野,知識觸類旁通,更上層樓。
八,充分利用畢業後美國政府給留學生提供的一年期實習訓練(practical training) 機會,以取得實際工作經驗。
九,畢業前毋忘懇請美國教授寫推薦信,通常教授不會婉拒。毋需送禮(紀念品例外),以免有行賄之嫌。雇主會很重視,作為考量之依據。
十,凡事要有遠見。即便當義工也無妨,對未來找到工作必有益。美國名言:義工沒有收入不是因為他們不值錢而是因為他們無價。(Volunteers do not get paid not because they are worthless but priceless.)。
期盼上述分享或多或少能使留學生受益。(原載世界日報2015-9-13)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