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發飆越鬧越大
作者: 新唐人

中國崛起透視

更新於︰2016-06-06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点此看大图片

6月1日,王毅在渥太華舉行的記者會上,被當地記者提的中國人權問題激怒。(視頻截圖)

【新唐人2016年06月04日訊】(新唐人記者文瑞綜合報導)中共外長王毅日前在加拿大的一場記者會上,被當地記者就中國人權的發問所激怒,並且口氣強硬的「痛批」記者本人。此事在國際媒體間持續發酵。對此,加拿大政府總理、外長,以及當事女記者,紛紛就此事做出了回應。

王毅搶答 當場發飆 

6月1日,王毅訪問渥太華,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外交部長狄安(Stephane Dion)會晤,在隨後的記者會上,一名加國網路媒體iPolitics的女記者康納利(Amanda Connelly),代表五家加拿大媒體組成的記者團問狄安有關中國人權狀況的問題,並希望了解加拿大公民高凱文(Kevin Garratt)被中共政府監禁和指控一事。引發了王毅激烈的回應。

王毅接下來在回答中共央視記者問題前,主動提出要對加拿大記者的這個問題作出回應。王毅反問記者:「你了解中國嗎?你去過中國嗎?」他指責記者:「我要告訴你,最了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有發言權。」他要求記者不要再像這樣不負責任的提問。

當事女記者:這正是加拿大人所關心的 

王毅激烈的反應讓西方媒體大跌眼鏡。美國之音對此專門採訪了當時激怒王毅的女記者康納利。她告訴美國之音,在場的媒體人士並沒有預料到,王毅會主動對記者採訪狄安的問題作出回應。

她說,加拿大記者團在只能問一個問題的情況下仍選擇人權議題,是因為這正是加拿大人所關心的。康納利認為,在這種場合抓住機會進一步探討這些問題對記者來說很重要。

她說:「加拿大人視自己為致力於維持和平、保護人權、呼籲接納和包容並且在海外也維護這些價值觀的人。人們在投票選舉政府時,總體上也是支持這類行為的。」

對於王毅的回應中就中國人權狀況的辯駁,提到中共憲法保護中國人權等,康納利舉例說,保護記者委員會(CPJ)最近一次統計顯示,中國2015年共有49名記者被逮捕和監禁,而這是世界之最。

康納利稱,她希望受到這次事件觸動的人們,可以藉機進一步查詢保護記者委員會、記者無國界等組織,來了解中國的新聞自由和人權狀況。

加國總理:已對中共外長「表達了不滿」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對中共外長王毅訓斥加拿大記者一事,6月3日作出了回應。他說,加拿大政府對這件事很不滿意。他說,「我可以證實,外長狄安和外交部官員都向中國外長和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就我們的記者被對待的方式表達了我們的不滿。」

杜魯多說,「事實上,新聞自由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在這件事發生的兩天後召開第二場記者會,而且一周內在Winnipeg開第二次記者會。我們都知道媒體的職責就是要問尖銳的問題,我們鼓勵這麼做。」

加拿大外長:人權是不可剝奪的權利 

同一天,加拿大外長狄安在推特上發帖說,感謝記者提出的問題和她對什麼是新聞自由做出的演示。在任何一個地方談人權是每一個人不可剝奪的權利。他還說,她的問題立刻被他在會議中用來說明人權對加拿大人有多重要。

正在巴黎開會的狄安6月3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在新聞發布會上「非常明確地」提出了人權問題,在和王毅的會談中「非常非常坦率地」討論了人權問題。

各國媒體的反應 

包括《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在內的眾多西方媒體紛紛報導了此事,稱中共外交部長王毅「大發脾氣」。

《華盛頓郵報》6月2日刊文稱,王毅所說的核心內容並不新鮮,令人驚訝的是,王毅讓自己看起來被惹怒了。

文章還說,鑒於限制性的安排,王毅本可以作令人厭煩的長篇發言,按照自己的稿子講話,避免後續問題。然而,他卻失去了自己的冷靜。

《華爾街日報》則刊文稱,這並不是中共官員首次怒斥記者,2000年,時任主席江澤民也斥香港記者「太膚淺,有時候幼稚」。

2000年,前香港特首董建華訪問北京並在中南海與江澤民會面。在場的香港記者向江澤民提問是否會「欽定」董建華連任特首,江澤民突然惱羞成怒,當場發飆。他站起身衝到記者鏡頭前,指手畫腳地指責香港記者Too young,應該提高知識水平,太幼稚,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體態癲狂,猶如潑婦罵街。

此後,江的這幾句半生不熟的英語,被中國網友惡搞成中文的「圖樣、圖森破、上台拿衣服」等,從此成為江澤民的標籤式名句。當人們一使用這個詞,就會想起江澤民的醜態。

責任編輯:王馨宇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