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選戰和雷動計劃
作者: 蔡詠梅

特別報導

更新於︰2016-09-06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在比例代表制下,為免各大區贏了票數,輸了席位。故協調候選人棄保配票很重要。戴耀庭教授為此發起雷霆行動計劃,4萬救兵協助民主派奪得30席位。

去美國探親兩個多月,趕在了立法會投票之前飛回香港投票。飛回香港的前一天,不幸在浴室跌倒,左手腕骨折,是吊著綁帶飛到香港,回到香港後在李嘉誠骨科打了石膏。手受傷,看到立法會選舉形勢心情也不太好。

9月4日選舉7:30am~10:30pm,200萬人投票。

 

今年是香港97後第六屆立法會選舉,由於建制派有錢有權有勢有嚴密的組織,而且中共當局在雨傘運動後加重了對香港的控制,中聯辦更加明目張膽干涉香港選舉,但另一邊的民主派(或曰非建制派)參選形勢卻缺乏協調,一片混亂,山頭林立,候選人名單太多(香港媒體稱為選舉名單碎片化),分崩離析,爭搶票源,激進的甚至公開吵架鬧場。這個選戰好像是一隻專業軍隊對陣一群烏合之眾,還未開打,勝負已定,雖然後者人數遠遠超過前者。

民主派小勝和協調配票成功很大關係

香港非建制與建制派的民意支持本來是六四開,但在97後中共主導制定以降低多數民主派席位的分區直選的比例代表制下,因為上述原因(中共干涉和部署及民主派內部互搶票源),非建制或曰民主派往往贏得了選票,卻是輸了席位。勝負之間,主要還是協調問題。第四屆立法會選舉,當時分區直選30席,因為泛民協商較好,沒有出過多候選名單,獲得了絕大多數的19個席位。但到第五屆,直選席位增加到35個,但因為民主派內部嚴重分化,內耗激烈,而且協調不好,結果所得席位反而減少到18席。因此面對這次選舉,網上都是一片悲觀言論,有的說這可能是香港最後一次立法會選舉了。大家最怕是此次選舉結果席位減少,非建制派不夠席位,無法保持議會中現握有的兩個否決權地位,使得中共和特區政府今後可以在議會為所欲為,可以順利通過23條及任何違反民意的政改方案。香港將就此玩完。

抗議特區政府對候選人進行政治審查。有5人被取消資格。

但形勢的險惡激發了港人保住香港的決心,今屆投票人數空前破紀錄,高達58%的登記選民220萬人投了票,結果讓人喜出望外。原最害怕的是民主派保不住立法會三分之一多的席位和直選分區投票的多數席位,結果不但保住,還比上屆多了一席,直選加超級區議員22席,功能組別贏了8席,加起來30席,一共比上屆多了3席。

在一片混戰中,民主派能保住地盤,還略有進展,首先是選民投票人數大增有關,其次與民主派協調配票成功很大關係,而這又要歸功於港大教授戴耀庭發起組織民主派協調候選人和配票的雷動計劃。

比例代表制,大選區多個議席,但選民只可投一人,因此如何棄保,如何分票配票就非常重要。台灣以前的選舉就是比例代表制,沒有配票下,某人成為吸票機,一人得票夠三個人當選,他當了票王,結果卻拉下了兩位同黨。雷動計劃就是香港民主派針對這個問題而推出的大型配票計劃。

雷霆救兵4萬人,曾在危急時刻出動

這個計劃的協調候選人部分可以說部分成功。計劃建議每個選區,民主派應協調出不應超過可能當選人數的候選人名單數目,以免彼此分薄票源,但實際未能說服個民主派系,結果出選名單都大大超過。比如超級區議會一共只有五個席位,民主派只坐三望四,但卻出來了六個候選人,我回港後非常愕然,不知該投哪一位最好。但在投票日前夕,根據雷動計劃的民調,民調最低的三位宣布棄選,形勢才開始看好。

參與此計劃有四萬人,他們參與選情討論和選票走勢調查,不斷發出最新民調,提出投票指引,以及自身作策略性投票。他們被稱為雷霆救兵。投票日深夜出現前所未有的大量投票人群,大多數是青年,他們就是雷霆救兵,在最後一刻出動投票,就是為把票集中投在危急的候選人身上。

我沒有正式參加這個計劃,但一直留意網上雷動計劃的投票指示。這天下午,我按照雷動計劃指示在超級區議員中投了選情欠佳的民主黨鄺俊宇,但回家後上網發現,形勢已變,策略過度,鄺俊宇獲得的票數已爆,反使原來穩勝的涂謹申選票大量流失。這時雷動計劃改為拯救涂謹申,最後拯救成功。

這次選舉貫穿著非建制派的內部分歧與選票爭奪。

雷動有貢獻,並非完美成功

當然雷動計劃也並非完美無缺,事後也遭到許多落選人和支持者的指責。熱普城的黃洋達票數接近當選,但雷動計劃並未發出搶救指示,因為黃洋達和熱普城諸位,包括黃毓民等一貫熱衷內戰,常惡言惡語攻擊非建制的候選同道,甚至為排除泛民,竟然主張可以投票給親中的民建聯,引起雷霆救兵的普遍反感,拒絕拯救。另外李卓人的落選,有多種因素,也有人指責是雷動計劃最初指示放棄,雖然最後指示拯救,但已為時太晚。

但無論如何,將一場看來將成敗局的選戰扭轉過來,雷動計劃是有貢獻的。一位雷霆救兵在網上這樣寫,「一切未完美都被某些人認為是因為雷動,正如雨傘未爭取到立時的效果就怪佔中,但我衷心感謝戴教授,是他把和平抗爭公民抗命植入香港人心裏,演變成蔚為奇觀的雨傘運動;是他把協調和策略投票植入香港人心裡,演變成一個個小雷動,喚起香港人對選舉的意識,明白議席與選票的關係。從來未試過同那麼多不認識的人小組論政,一起經歷選戰。」

蔡詠梅
前開放雜誌編輯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