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誠夫婦又遭暴打
作者: China Aid

大陸傳真

更新於︰2011-06-17 Print Friendly and PDF

● 今年40歲的陳光誠,是山東臨沂一位盲人律師,多年來為村民和殘疾人維護權利。2005年因為揭發臨沂地區野蠻的暴力計劃生育行為,受到地方當局打壓、誣告,2006年以聚眾鬧事被判刑四年三個月。引致國內外關注、聲援,但直到中共高層置之不理。2010年陳光誠刑滿釋放,回到家鄉被軟禁至今。期間多次外國記者和國內同情者前往探訪,都遭到粗暴阻攔。陳光誠被授予多項國際榮譽,歐美多國政要為他呼籲,然而陳和家人處境迄今未得改善。一位盲人,被如此欺壓多年,中共司法之黑暗,可見一斑。


一位盲人維權律師竟然遭到毆打、抄家、關押、軟禁,長達八年之久。
胡溫當局連這樣一件冤案也無能為力。
陳光誠一家

  著名的山東省臨沂地區的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的妻子袁偉靜(圖)親筆寫信給友人,訴說自2011年2月18日起全家老小受到的慘無人道的升級迫害。2011年2月9日,對華援助協會(China Aid)發布陳光誠的自拍錄像,披露了他在2010年9月9日刑滿釋放後夫妻二人受到的全封閉式的迫害。錄像引起國際社會高度的關注。2011年2月18日陳光誠夫婦遭受毒打酷刑,應該是與這段錄像有關。參看錄像:http://www.chinaaid.net/2011/02/20112-5_09.html

  對華援助協會對中國政府繼續迫害陳光誠全家的惡劣行徑表示極大的憤慨和譴責,幷强烈呼籲全世界正義的力量給予關注和干預。一位盲人的基本生存權利在中國都無法保障,是可忍,孰不可忍!

下面是袁偉靜的親筆述說(一些錯別字已改正):

  2011年2月18號下午,在雙堠鎮副書記張建及沂南國保的帶領下,70—80人撞開大門,我和丈夫陳光誠再次早到暴打和兩個多小時的酷刑折磨。在沒有任何法律手續的情况下家中被洗劫一空,幾十位搶劫者無一身穿制服。我和丈夫被嚴重打傷,仍不准外出就醫。

  十幾個男子用被子把我蒙起來猛踹我的肋骨和身體各處,被酷刑折磨半個多小時候,我努力掙扎著把頭露出來,見光誠被十幾個人圍著,其中,有人把光誠的胳膊用力向後擰,有的用力向下按他的頭,還有的抓著他的衣領向上提。因爲光誠長期腹瀉身體虛弱,無力掙扎,一直持續了2個多小時,一致光誠最後昏迷。我的左眼眉骨及左下肋骨可能骨折,左眼黑腫,5、6天不能看東西,白眼球全部充血。至今,我仍不能完全直起腰,吸氣還疼。我們被折磨的同時,闖進來的其他幾十人用各種探測儀對我家進行了地毯式搜查,拿走了電腦,攝像機,錄像機,錄像帶,各種充電器,手電筒等。

  他們在插翻時,誰也不說話,一個也沒有穿制服的,沒有任何法律手續,最後,也沒有扣押單。臨走前,張建說,這是上級領導讓我們幹的,不說你們也應該明白。說著仍人把我們抬著扔在屋裡的地上。

  我們被打得躺在床上難以翻身,就這樣,光誠沒有得到任何治療。我也只是在19號,他們允許村醫給我打過一次點滴,之後再也沒有得到任何治療。

  3月3號,他們用鐵皮把我們加的窗戶都封上,3月6號起給我們加停電,3月7號半夜,看守的人偷偷爬進我家,把電視天綫拆壞,剪斷。8號凌晨給我們通上電。8號,張建又一次帶領40-50人闖進我家,搶走了舊電腦,一些手寫的資料,DVD,一些遙控器,這幾年有關光誠案的所有資料等等。這次,張建還因爲我對他們的搶劫行爲質問而拳打我的頭。3月17號,張建再次帶領40-50人闖進家,同時帶來幾十個大的編織袋,把我們家所有他們覺得可拿的統統搶走,包括所有的書籍,墻上貼的孩子學習的貼花,日曆,光誠盲杖,所有紙張,廢舊的插頭,天綫,電綫等等。3月22號,又在我家大門口和西南角安裝了兩個攝像頭,可以看到我家全貌。

  自2月24號起,我們5歲多的女兒就被徹底限制在家裡,同我們一樣不准出大門,她的書和一些玩具也被拿走。用孩子自己的話說:我太可憐了,什麽東西都搶走了。

  光誠的母親終日被3人貼身跟踪,即使在地裡幹活,也是母親走一步,他們走一步,且自3月中旬起,不允許母親任何外出,包括買菜。因而,我們已難以繼續維持基本的生活。况且,光誠的身體狀况持續惡化,他腹瀉以前多是便中帶鮮血,但現在帶的血黑發暗。這些是我十分著急的原因。希望你收到後能想辦法告訴我們的朋友滕彪,翟明磊,江天勇,張永攀等,對當局這種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入室搶劫加傷害的犯罪行爲,請他們儘快采取法律或者其他行動。因爲當局已經兩次對母親要把我們轉移到村前一空院子裡。

  十分感謝。袁偉靜。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