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馬英九祭六四
作者: 蔡英文

台灣舞台

更新於︰2017-06-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蔡英文:全世界等待中國大陸天明】​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六四感言(2017年6月4日)​

今天是6月4日,28年前的天安門廣場上,有一群學生和市民對中國大陸的現實提出挑戰,他們的行動,啟蒙了一整個世代。

兩岸之間的最大距離是民主與自由。知名的公共知識份子、北京大學教授賀衛方在去年拜訪景美人權文化園區時,曾感嘆「每天都在發生對你們是歷史,對我們是現實的事」。

今天,很多地方都有人透過紀念六四,來訴求民主,尤其是香港。每一年在「維園」舉辦的六四集會,一再彰顯了香港市民對民主的追求。過去這些年,來台灣的香港觀光客變多了,特別是年輕人,他們是來台灣看民主、看自由。

不只是香港,在中國大陸各地,都有對六四好奇、對民主充滿期盼的人。當前方有民主,任何國家都沒辦法倒著走。

因此,我要呼籲北京當局,應該要以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六四。六四不應該是敏感詞。只要願意跨出那一步,北京當局可以重新賦予六四新的意義。在這一點上,台灣願意跟對岸分享民主轉型的經驗。借助台灣的經驗,我相信,中國大陸可以縮短民主改革時的陣痛。民主的路上,有人先到,有人晚到,但終究會到。

就在上個月底,賀衛方教授宣布終止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因為他對於自己的帳號接連被封鎖感到困擾及無奈。但是他說:「天還是要亮的,讓我們坐待天明」。不只賀教授在等待天明,包括台灣在內的全世界,也都在等待中國大陸的天明。

中國正在崛起是事實,但在這個過程當中,民主如果缺席,就是一個遺憾。民主的大國才會真正受國際敬重。台灣人李明哲已經被拘禁超過兩個月,我說過,這對中國大陸可能是小事,但對台灣人是一件大事。

藉著這個機會,我再次呼籲北京當局,要用文明的方式謹慎處理這個案件,讓李明哲先生早日平安回家。

「1989年6月3日,一個多月來極少數人在北京製造的動亂,發展成為一場反革命暴亂。駐守在北京城區周圍的戒嚴部隊奉命平息暴亂。4日凌晨,戒嚴部隊實行清場同時進駐天安門廣場,平息了這場暴亂。」這是中國大陸執政當局對1989年六四事件的說法。

這讓我們想到,以前,台灣的二二八事件、美麗島事件,也都曾經被統治當局說成是暴亂。

現實會變成歷史,歷史可以當成借鏡。重新審視六四,中國大陸會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

馬英九:六四事件28週年撫今思昔


28年前6月3日晚上,臺灣「血緣會」的年輕人,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徹夜舉行「血脈相連,兩岸對歌」活動,聲援在天安門靜坐多日爭取民主的北京學生。當時大陸當局可能鎮壓的傳言不斷,雙方主辦單位頻頻相互通報最新狀況。 

那時我是行政院研考會主委兼大陸工作會報執行秘書,整晚沒睡,一面聽中廣現場轉播,一面看公文。4日凌晨,突然從轉播中聽到槍聲,主持人大喊:「天哪,他們開槍了!他們開槍了!」我心頭一緊,暗忖不妙,立刻打電話給新聞局長邵玉銘,約好當天上午到中山樓開二中全會時共商對策。

6月4日,天安門事件已傳遍全球。二中全會有中央委員黎昌意提議募捐,他率先捐出1萬美金給大陸民運團體。當晚我回家跟美青商量後,決定跟進。1萬美金值24萬台幣(當時匯率是1比24),剛好是我3個月的薪水,是我39年的生命中最大一筆捐款。我不是衝動,我是感動。

幾天後我再到中正紀念堂參加全臺百萬人龍活動,繼續聲援大陸民運。臺灣人,尤其是年輕人,關心大陸的程度,前所未有。柴玲、王丹、李祿、沈彤、吾爾開希這些民運領袖,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讓人由衷感動。

28年過去了,我每年都會在「六四」前夕發表紀念文字,舉臺灣平反「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不當審判事件的經驗為例,希望中共當局療傷止痛,平反「六四」。擔任台北市長後,我也說過「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的話。這麼多年來,我態度未變。

九年前我擔任總統後,大力促成兩岸和解,雙方簽了23個協議,將兩岸關係改善到66年來最和平繁榮的時刻。2015年並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見面會談,確立「九二共識」為雙方共同政治基礎。但是,我態度始終未變:六四不平反,統一不能談。

在這個當口,我們不能不注意臺灣人李明哲今年三月被大陸當局以涉嫌「顛覆國家罪」逮捕收押至今的個案。不論他的嫌疑有多重,他都應該受到大陸法律應有的人身保障,進行法定的偵審程序,並儘速讓家屬有探視機會。我們期待大陸當局落實「依法治國」的承諾,兩岸人民都在看。

臺灣過去的領導人中,最受人民愛戴與懷念的,就是蔣經國總統。他的政績中,最受推崇的就是「十大建設」與「民主改革」(解除戒嚴、開放報禁、與大陸探親),這也是他留給後人最豐厚的遺產。經國先生最可貴之處,就是他出身威權體制,一生活在威權體制,卻能以無比勇氣與智慧,親手終結威權體制,讓臺灣民主化開花結果,卻沒有引發政局動盪。 

其實大陸領導人鄧小平在1980年代的改革開放,也以無比的魄力向昨日宣戰。沒有他1985年堅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突破,就沒有大陸今天的繁榮與發展。臺灣與大陸改革成功的經驗,或許能為大陸領導人提供一個重要的參考。「改革瓶頸,如何突破?兩岸領袖,各有帷幄;人權民意,最後依托。」 

希望「六四」的英靈安息,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永遠不會忘記你們對大陸民主運動的貢獻。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