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劉曉波去世彰顯中國當局的醜陋
作者: 白 樺

專題

更新於︰2017-07-1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莫斯科 —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去世在俄羅斯社會引起反應。一些評論分析認為,這位中國知名持不同政見人士在走完人生最後旅途之際也沒能獲得自由,凸顯中國當局的醜陋一面,他的去世更使中國遭受很大損失。

包括官媒在內的許多俄羅斯媒體對劉曉波不久前生病住院,以及他去世和他的生平都做了廣泛報導。官方的俄羅斯電視台在報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去世的消息時配上了世界許多地方示威要求釋放劉曉波的視頻畫面。莫斯科共青團報的報導說,儘管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親自請求過,但中國當局在劉曉波去世前仍不允許他出國治療。

抗議人士在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門前

自由派作家:中國喪失了偉大的兒子

文傳電訊社說,劉曉波直到不久前被診斷肝癌晚期並擴散後才從監獄轉移到醫院接受治療。報導還介紹了劉曉波發起簽署零八憲章、呼籲中國實施民主化變革、曾參加八九年天安門民主化運動、以及後來多次入獄的經歷。官方的塔斯社也介紹了這位中國人權活動人士在2009年被判處11年重刑和後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經歷。

自由派的莫斯科迴聲廣播電台在報導劉曉波去世的消息時說,中國不僅迫害這位諾貝爾獎得主本人,迫害更波及到了劉曉波的親人家屬。

塔斯社記者,博客作家格羅夫寧說,劉曉波的妻子劉霞被長期軟禁喪失自由,期望劉曉波去世後,劉霞的命運能得到改變。

俄羅斯活動人士加努什金娜多年前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加努什金娜說,劉曉波去世的消息讓她非常悲哀悲傷。她認為,劉曉波是中國的榮譽,中國能出現這樣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要比中國獲得許多奧運會獎牌更重要,中國遲早有一天會為劉曉波驕傲自豪,劉曉波的去世更是中國的巨大損失,中國喪失了偉大的兒子。

加努什金娜說,她當年被提名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時,她同其他俄羅斯活動人士一致認為,劉曉波更當之無愧,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她說,劉曉波獲獎後,俄羅斯許多知識界人士都曾期望中國當局能釋放他,但這些希望後來都落空。她與其他活動人士還曾到莫斯科的中國大使館前要求釋放劉曉波,但中國使館官員甚至害怕接收他們的請願信。她說,許多人都希望有一天能同劉曉波見面,但這已成為遺憾。

加努什金娜說,雖然中國同俄羅斯的關係越來越好,但今天的俄羅斯不應成為中國人的榜樣。

中國已變得更加不人道

加努什金娜說:“在非民主體制之下所獲得的經濟繁榮可能會持續某一段時間,但不管怎樣,這種體制早晚都會成為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障礙。我們都非常希望,中國未來總有一天能像劉曉波希望的那樣成為民主國家。”

時事評論人士尼科里斯基說,劉曉波主張非暴力和平方式使中國更尊重人權法制,劉曉波的想法與典型的俄羅斯知識界人士的思維是一樣的。另一方面,俄羅斯今天也有許多類似劉曉這樣的知識人士並沒有組織反對黨,也不發動大規模的反政府活動,僅是因為自己的主張,甚至是因為非暴力言論受到當局的調查和迫害,因此劉曉波去世在俄羅斯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尼科里斯基說,中國當局不讓劉曉波出國治療,劉曉波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沒有獲得自由,這樣對待一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中國當局的恥辱,更嚴重損害了中國形象。他說,中國本來可以釋放劉曉波,展示中國好的一面,但失去了機會。

尼科里斯基說:“我們所看到的是,中國正在朝壞的方向改變,圍繞劉曉波所發生的事情顯示,中國變得更加不人道,更加不透明。”

和帕斯捷爾納克的遭遇非常相似

尼科里斯基說,劉曉波直到去世前不久還被關押在監獄中,這讓那些本以為中國當局能捍衛民眾利益,中國能成為一個文明民主國家的希望破滅。

劉曉波生病住院和去世也在俄羅斯社交媒體上引起討論。一些網友說,現在是21世紀,中國已經如此強大,但卻這樣對待一名諾貝爾獎得主,應該感到臉紅。一名藝術評論家說,過去沒有聽說過劉曉波,現在才知道中國有這樣一位英雄。

劉曉波生前一直無法領取諾貝爾和平獎同蘇聯著名作家帕斯捷爾納克的遭遇非常相似。帕斯捷爾納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蘇聯當局也同樣禁止帕斯捷爾納克和他的親友出國領獎。直到30年之後,帕斯捷爾納克的兒子才代表已故的父親領取了諾貝爾文學獎。一些俄羅斯評論人士說,期望有朝一日,劉曉波的妻子和親屬也將能代表劉曉波領取獎項。

普京當局保持沉默

在蘇聯解體之前,當時的蘇聯著名核物理學家,氫彈之父和持不同政見者薩哈羅夫也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與劉曉波相比,薩哈羅夫並未被蘇聯當局關押,而是被流放到伏爾加河岸邊的下諾夫哥羅德市。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去世的消息傳來後,同中國關係密切的普京當局迄今保持沉默。克里姆林宮俄羅斯總統新聞網頁上僅有普京去地方巡視,以及同高級官員會晤的報導。

 

 

(VOA 2017-07-14)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