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柬興衰系列(11)
作者: 宋 征

故事連載

更新於︰2017-11-07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編者按:赤柬,亦稱紅色高棉、赤棉、本文作者是研究赤柬的專家。這篇著作對赤柬這個20世紀人類最邪惡殘暴的政權有全面的考察、研究。尤重於赤柬與中共的關係。本刊付於連載。作者特別附言:本文開始部分概括敘述較多,後半部分會精彩。請讀者耐心。(本文的參考文獻出處全部刪掉以簡潔文章)

金邊陷落


1975年1月,紅高棉「總攻」金邊。除了中國,北越也給予紅高棉以重要支援。紅高棉的一份軍事檔表明,據說紅高棉參加「總攻」部隊在8萬人左右。在裝備方面,紅高棉從中國獲得大量火炮,還有裝甲車、輕型坦克、大批車輛以及充足的燃油,在兵力、裝備、補給和戰力上具備了大規模作戰的條件。但紅高棉仍然缺欠正規作戰的能力。圍攻金邊的主力是克多恩的部隊。索平的部隊、塔莫的第13部隊、溫威的第25部隊也參加了圍攻。柬軍在金邊的兵力約3萬人,守衛金邊不成問題,但柬軍補給困難,持續戰力被削弱。1月26日最後一支南越政府的彈藥運輸船隊冒著紅高棉的猛烈火力,經湄公河抵達金邊。隨後湄公河的水運被紅高棉切斷了,這是因為中國提供給紅高棉一種陰險武器──漂浮在水面之下的磁性水雷,讓紅高棉能夠在湄公河裡大量佈雷,封鎖河道。1月29日紅高棉的「陰險水雷」炸毀了2條韓國的燃料油輪,洩漏的燃油沿河道燃燒5公里之遠。

此後,金邊的補給(包括食物、燃料和彈藥)只能依賴空運。紅高棉對金邊不斷發射炮彈,導致許多平民的死亡。柬軍在金邊周圍構建了許多防守工事,儘管他們缺乏彈藥,但是他們藐視紅高棉的進攻,決心戰鬥到底。雖然,至1973年那時,85%的柬埔寨領土都已在紅高棉的手裡,而柬軍幾乎失去了攻擊能力。然而,在美國的空運協助下,這個軍隊還頑強地與赤柬繼續作戰了兩年多。一位美國觀察員,他通常蔑視金邊政府,但他被柬軍戰士的決心所感動。如果柬軍有充足的補給,他們不難粉碎紅高棉的「總攻」。但是現在,柬軍戰士只配發20粒子彈,車輛只有1~2加倫的燃油,全部飛機也因油料的缺乏而無法起飛。

在南越,這時也發生了政治和軍事的重大變局,起因是1975年1月7日越共再度發動軍事襲擊,複燃戰火。1975年1月29日,美國白宮內閣會議認為:如果美國繼續減少對南越和柬埔寨政府的物資援助,其結果是,南越將在今年的春末淪陷,金邊也將在今年4月份淪陷。福特總統為此懇求國會批准向南越提供3億美元、向柬埔寨提供2億美元的緊急援助。白宮內閣會議強調:必須理解這些援助只是用於補充彈藥、燃油等必要的物資;而如果美國拋棄對這兩個小國的承諾,將嚴重打擊美國的國際公信力。但國會不為所動。福特總統還為柬埔寨呼籲道:「到目前為止,美國總是在任何朋友的整個最困難時期裡,堅定地站在朋友一邊。現在,美國難道會在這個亞洲小國的生死存亡的鬥爭關頭中拋棄它嗎?」 而國會的簡短答案是: 正要如此。

美國國會並非無理。國會的考量是:美國若仍陷於印度支那的泥潭之中,將持續引起美國的國力衰退和人民反戰,其遠期後果是:當美國國力衰退至某一程度時,便無法再支援西歐盟國;一旦美國國力落後於蘇聯陣營時,美國將失去海外基地而退回本土;世界對共產主義的抵抗陣線就會土崩瓦解。

攻克金邊也許有望,1975年2月24-25日紅高棉「黨中央」在「大本營」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波布宣佈了在接管金邊政權後準備實行的令人震驚的「政策」,並命令高度保密。有限披露的消息僅僅是「這些不可思議的政策引起了很活躍的爭論」。 因而,柬共中央委員會沒有形成一致意見,波布的「不可思議的政策」未被認同和接受。

2月27日美國從西貢調集大米、煤油、藥品等17,500噸,向金邊空運,以減輕金邊市民的生活負擔。逃難的平民大量湧入金邊,其中華人的比例相當高,金邊人口膨脹到250萬。金邊市民不願繼續忍受戰爭苦難,迫切盼望安定的日子,他們對共產黨的認識很幼稚,他們認為如果政府不能消滅紅高棉,那麼就應該投降,結束戰爭,共同迎接柬埔寨的和平未來。

3月5日金邊的波成東機場已處於紅高棉的火炮覆蓋範圍。3月6日柬軍撤離奈良鎮的灘頭陣地,這是他們在湄公河的最後一個據點。3月11日,在華盛頓,白宮內閣會議最後一次討論南越和柬埔寨的局勢。會議認為,金邊政府面臨著極其困難的軍事狀況;如果共產黨接管柬埔寨,將發生針對人民的清算。福特總統無奈地宣佈:「自從我成為總統,我已盡了自己的一切努力。」他沒有更好的選擇,只能在風雨飄搖中把美國的道義信念,誠實地堅持下去。

3月13日,美國國會投票決定全部終結對柬埔寨和南越的一切幫助。南越和柬埔寨陷落於共產黨之手已無可避免。這消息即刻傳遍全球,幾小時後,毛澤東、周恩來、黎筍、範文同和在北京的西哈努克、英薩利,也都知道了。對此早有預料的東南亞諸國,仍然普遍感到震驚。此後,美國政府通知駐金邊的使館準備撤離柬埔寨,並通知英國、法國、澳大利亞、南越等盟國撤離它們在柬埔寨的人員。

時隔一天,1975年3月15日,英薩利突然結束他在北京的「政治留學」,匆忙離開北京,返回柬埔寨的紅高棉「大本營」。 據中共「新華社」報導,3月15日上午毛澤東委派他在此時期最器重和最信任的紀登奎,率五個中共部長送行英薩利乘專機經河內返回柬埔寨「大本營」。 中共《人民日報》不尋常地以大號字體在第一版刊登「新華社1975年3月15日訊:柬埔寨王國政府特別顧問英薩利,今天乘專機離開北京回國。到機場歡送柬埔寨戰友的有: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外貿部長李強,外交部副部長韓念龍,中聯部副部長申健,外經貿部副部長石林、總後勤部副部長孫洪珍等人。」這些送行的「部長」們代表著中共從政治、外事、軍事、物資和金錢上對紅高棉的全方位支援。在這三天之內,從美國、北京和英薩利回國的一系列急劇的相繼變化來看,柬埔寨將有什麼事情要發生了。

十分關心柬埔寨「革命」的毛澤東,把英薩利當作一個有特殊價值的「戰友」並透露著顯著的關注。3月18日英薩利抵達紅高棉「大本營」。

3月17日美國大使館開始撤退在柬埔寨的國際人員,法國使館的大部分職員也離開金邊去了曼谷。3月19日金邊的學生們示威,要求朗諾下臺,希望以此滿足紅高棉的停火條件,反映了金邊人民對停止戰爭的渴望與幻想。在紅高棉方面,宣佈了朗諾、施裡馬達、山玉成、英丹、隆波烈、鄭橫和費南德將軍等人在內的「死亡名單」。 此時朗諾情知越柬寮三國的陷落已無可避免,4月1日朗諾辭職,終於離開柬埔寨,流亡海外。國家議會主席蘇韓魁(Saukham Khoy)擔任臨時總統。同日,紅高棉攻佔了奈良鎮。事實上,紅高棉從未進行過大規模的軍事決戰,它的「總攻」的全部戰績,只是經過反復爭奪,佔領了歐東、奈良兩個城鎮。金邊、全部的省城和其它城鎮依然在柬軍手裡。但柬軍的彈藥極為短缺,全部軍火都僅僅存在於士兵們的槍膛裡,但他們表示即使肉搏也仍能擊退紅高棉的進攻。紅高棉的最大優勢是對手的彈盡糧絕。雖然金邊政府還在艱難地支撐戰爭,但此時南越遭到北越入侵,危在旦夕,也導致柬埔寨戰局走向終點。

1975年3月初,北越撕毀「巴黎和平協定」,出動百萬軍隊大舉入侵南越共和國。1975年3月3日北越「人民軍」第2師攻陷南越的6個縣,並截斷交通。3月17日北越「人民軍」第320師佔領了南越的邦美蜀(Buon Me Thuot)。同日,在未做周詳準備情況下,南越總統阮文紹突然向全國宣佈撤退行動,這使政府軍毫無準備的時間,造成混亂,戰局急速惡化。3月22日北越「人民軍」攻陷廣義省(Quang Ngai),截斷了政府軍的退路,並驅趕百萬南越難民擁塞道路,迫使政府軍改道湧向峴港(Da Nang)。3月27日峴港軍區司令擅自逃亡,指揮系統自行瓦解,峴港10萬守軍怨氣大漲,於3月30日未做抵抗便向北越「人民軍」投降。南越第二軍區也放棄了中部地區後撤,使西貢以北無險可守。南越岌岌可危。至4月7日,南越的大部分省份及省城,皆未經戰鬥而先後放棄。在這種態勢下,共產黨席捲印度支那已成定局。無論金邊守軍的抵抗多麼頑強,也毫無意義了。「高棉共和國」勢難保全。

1975年4月4日,波布在紅高棉「大本營」召集高度保密的會議,柬共高層兄弟重聚,再次討論波布提出來的在奪取金邊後將實行的「新政策」。英薩利出現在這次會議上,後來的一系列事實說明這個人起了極重要的作用。包括胡寧在內的絕大部分柬共中央委員都不再反對「新政策」,只剩「內政部長」侯榮、東北大區柬共首領尼沙蘭、東部24號分區(柴楨省)柬共首領卓烏克三人還堅持反對「新政策」。 但他們已不能阻止「新政策」的通過。侯榮與胡寧同是柬共中央的純華人,他們都持有中共觀念,但兩人之間有細微差別:侯榮持有類似周恩來式的保守立場,胡寧持有毛澤東式的激進立場。凡是中國「文革」的做法胡寧都贊成,而侯榮不這樣。喬森潘地位低卑,不能參加會議而對「新政策」一無所知。柯袍遠在西北部暹粒地區,未能前來參加「新政策」會議。

1975年4月4-10日美國駐金邊的使館人員開始撤退。4月7日紅高棉部隊出現在波成東機場北面7公里處。4月12日美國使館用直升飛機撤離了最後一些外國人,臨時總統蘇韓魁也跟隨著撤離了。隆波烈總理、韓通哈副總理、沙索薩康將軍和國家議會主席等7人組成「柬埔寨最高委員會」,來維持國家運轉。4月15日紅高棉開始試探地攻擊金邊的防衛主陣地和波成東空軍基地,還攻擊了金邊東面、西面和北面的幾個鎮,但未成功。

金邊郊區的戰鬥趨於激烈。馬利臨(Sarot Marilin)的證言是:「1975年4月15日下午,一些難民和朗諾戰士(柬軍)走過我們的房子,說‘他們(紅高棉)來了’。從茶膠省逃來的一位中年女士告訴我母親,‘在解放區,人們被強迫日夜工作。一旦他們發現政府職員、稍富裕的人或是戰士,就全部殺死。如果他們問你,你不要告訴你的真實身份!你就說是工人或三輪車夫。’ 於是,我母親囑咐我們裝聾作啞。傍晚,柬軍轟擊紅高棉陣地。在我們的房子附近,戰鬥兇猛。紅高棉的槍彈象下雨一樣落在房子四周,他們的一枚火箭彈打中房子後面的灌木叢,震耳欲聾;另外一枚火箭彈打中鄰居的房頂,火焰吞沒了那所房子。天空象白天一樣明亮,紅高棉猛烈射擊,子彈打在房前。我們用桌子和椅子擋子彈,躺在後面。紅高棉又朝我們房子開火。可怕的尖叫。我流血了,衣服都濕了,我母親不知道該做什麼。我母親忽然叫道‘他們進來了!’ 我姐姐驚恐地離開了胸膛中彈的她丈夫。兩個紅高棉沖進來,一個用AK-47槍指向我,我驚駭地高舉雙手。他對我叫喊道‘你是(朗諾的)戰士嗎?’我回答‘不是!我是個學生。’ 我母親脆弱地喊‘快跑,兒子,快跑…’ 我急速跑出去。外面有一些穿黑衣的紅高棉,帶著槍,叼著香煙。我看見一個紅高棉用槍指著我母親叫‘你想要你的命還是你的包裹?’ 母親扔下包裹哭著哀求。紅高棉丟下我母親,闖入我們的房子。天亮後,我們逃到一個樹木茂密的地方。幾千個難民匆匆在路上逃難,一些人拖著他們親人的死屍,要尋找一處埋葬。在大約上午9點,我們繼續前走,我姐一直在哭泣,她已經沒有更多的眼淚了。紅高棉看見了我,忽然追上來,也許他們認為我是朗諾戰士。我穿過稠密的人群逃走,一個女人把我拉進她的房子,我這樣才逃離了死亡。許多朗諾戰士和百姓的死屍亂躺在道路上,還有一些被紅高棉用刀子剖開肚子的活人扔在路邊,慘嚎等死。一個戰亂不堪的國家。」

1975年4月16日在金邊的美國大使約翰•迪安(John G. Dean),為金邊政府的重要官員和他們的家庭,包括施裡馬達、朗農、隆波烈、韓通哈等幾百人,調集飛機安排最後的安全撤離。金邊政府的大部分重要官員之中的196人已被撤離到了曼谷。但施裡馬達、隆波烈、朗農和內閣多數成員,決定留在柬埔寨。儘管他們知道自己被紅高棉列入了死亡名單,他們還是拒絕了撤離,他們選擇與柬埔寨百姓共用命運。迪安大使為他們安排的撤離行動不得不拖延等待了幾個小時,期望他們改變主意。這時,一封施裡馬達的親筆信送到了迪安的辦公室。

施裡馬達以漂亮的法文寫道:「親愛的閣下: 我真心感謝你提出的為我的自由而撤離的建議。但是我不能如此懦怯地離開柬埔寨。對於你的偉大國家,我從來不曾片刻相信它會輕易地拋棄一個已經選擇了自由的民族。你們拒絕了幫助我們,現在我們不能再為自己國家做任何事情了。你們撤離這裡,我真誠希望你們的國家在藍天下幸福快樂。但我將在我深愛的祖國裡死去。儘管死亡是可怕的,但我們所有的人既有出生,就必有死亡。我的錯誤僅僅是深信了你們國家。閣下,親愛的朋友,請接受我的誠摯敬意。施裡馬達(簽名)」 

迄今已經五十年了,這封信中的「愛國主義」的震撼力,仍然強烈得令人不忍讀。施裡馬達、隆波烈、韓通哈等人絕不向惡暴示弱,他們從容不迫、高貴地面對了恐怖和死亡。柬埔寨的千年歷史造就了這樣幾個民族勇士,使高棉民族獲得了世人的普遍崇敬。迪安大使把施裡馬達的親筆信轉交白宮存檔,此信已成歷史文獻。後來迪安和基辛格各自把此信收錄在他們的回憶錄裡。基辛格的回憶錄在關於柬埔寨的章節上,特別令人心碎地寫道:「使我們感到驚訝和恥辱的是,他們(金邊內閣成員)大多數都拒絕了撤離。」 一天之後,紅高棉進入金邊,包括施裡馬達、隆波烈、韓通哈、朗農等人全部被紅高棉殺死,以身殉國。基辛格說:總理隆波烈是他的好朋友,總理被紅高棉殘暴槍殺,每憶及此基辛格總深感痛苦。施裡馬達被紅高棉捆綁和槍擊胃部,然後被扔在一間小屋子裡讓他在創傷的折磨下死去。他被洞穿的胃部不斷冒出血水和胃酸,強烈腐蝕著腹腔,內臟盡皆潰爛,他歷時3天之久的極度痛苦而身亡。這個情況被在金邊的南越特工獲知,又被美國駐西貢大使館收集並報告給美國國務院。基辛格從該報告中注意到,施裡馬達被射穿胃部,沒有醫療和護理,遭受3天的痛苦而死去。基辛格寫道:「施裡馬達在3天極度痛苦後死亡,他對自己民族的遺贈是,提示了紅高棉後來對至少百萬同胞的可怕的種族屠殺。」 西索瓦•施裡馬達王子,這個剛毅正直、壯志難酬的政治家,是高棉民族歷史上不多見的真正貴族。而在北京流亡的西哈努克王子,顯然不是。

從柬埔寨傳來的情況顯示,金邊還算穩定。但在波成東機場的北面,紅高棉正在推進。4月16日紅高棉攻擊金邊郊區的塔克毛鎮(Ta Khmao),許多民房起火燃燒。戰鬥區的人民紛紛逃進金邊。當天晚上,金邊政府領導者和將領們進行了徹夜討論,接近天亮時,他們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

1975年4月17日黎明前夕,一個讓柬埔寨永久銘記的歷史時刻到來。經過一夜的討論,隆波烈等人感到南越局勢的快速惡化使金邊政府完全沒有外援可以指望,儘管金邊和各省城不會很快被攻破,但堅持戰鬥也只能使人民繼續遭受戰爭苦難,使國家更深地糜爛而無補於大局。人民百姓也擔心金邊爭奪戰會傷害到自己。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避免金邊毀於戰火的觀點趨於一致,遂集體決定放棄戰鬥。清晨7時左右,金邊政府單方面宣佈停止戰鬥,允許紅高棉接管政權。就這樣,艱難走向自由之路的「高棉共和國」, 滅亡了。

金邊和平易手。許多資料證實:「4月17日早晨,金邊政府命令其所有的部隊停止開火,不到2個小時,紅高棉進入了金邊」; 「4月17日早上,廣播裡宣佈,政府軍隊停止戰鬥,白色標誌的升旗將是他們停止戰鬥的信號。逃進金邊的那些難民,又慌忙離開金邊。在早上9時後,紅高棉在一個市場(Chba Those Ampeou)附近沿著街道試探著進入了金邊。」  柬埔寨各省城也在早晨接到了金邊的停火命令。紅高棉陸續開進各省城,至此柬埔寨全國淪陷。只有馬德望城的守軍拒不投降,有三分之一的馬德望城守軍整隊攜槍開往西部的柬泰邊境森林,他們寧肯在叢林裡自生自滅也不願投降。馬德望城剩下的三千名守軍開城迎降紅高棉,在幾天之內這三千官兵被紅高棉全部坑殺,無一人倖免。此時,柬埔寨的總人口約700萬;也有資料估計為740萬人。

顯然,金邊的陷落原因,主要是插手柬埔寨的外部勢力變化的結果:一方面中國加大力度地插手柬埔寨內戰,另一方面美國全面拋棄了柬埔寨,這種失衡極大地削弱了金邊政府的抵抗能力。有著述說,金邊政府的部隊「儘管勇敢戰鬥,但很快就缺乏供應和支持,並且金邊領導人也表現出能力缺乏。於是紅高棉開進了不抵抗的金邊。」  

4月17日上午,克多恩部隊首先進城接管金邊。柯袍部隊也在當天下午接管了暹粒省城。 「當那些怪怪的紅高棉戰士在4月17日上午,沿著金邊的莫尼旺(Monivong)大街走動時,市民歡心鼓舞,擁抱他們。至少,安定的前景似乎到來:同胞殘殺結束了,刀槍入庫,習慣於禮貌和微笑的高棉民族將重新握手言歡。」  市民們興高採烈的原因是,人民迫切需要國家在五年血腥內戰之後重返和平與重建家園。現存的記錄紅高棉進城片段的影像,顯示了金邊市民對和平到來的快樂和對新政權的好奇與興奮,他們聚集在街道兩旁,向攀附在慢慢開動的卡車上的紅高棉,揮手致意。有些市民還以為是「西哈努克的軍隊」來到了。前政府的員警們盡職盡責地在大街上維持秩序,疏導車輛,等待紅高棉接收金邊。從記錄片上看,紅高棉戰士表情冷漠,許多人赤裸上身,一些人機械地晃動著各式各樣的上衣、圍巾或骯髒褲子,表示他們的勝利。許多紅高棉東張西望,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金邊。這些紅高棉的裝束都是農民式的黑衣衫和各式各樣的長褲或肥大褲衩,頸部方格圍巾,頂著「毛式綠帽」,手持武器,遊擊隊的烏合特徵很明顯。一些「革命」華人,聚集在街上熱烈歡迎著紅高棉。這些華人與金邊市民大有不同:他們的喜悅不是來自對和平的盼望,而是源於對金邊政府垮臺的幸災樂禍以及「分羹」期望。他們說:「在金邊解放前夕,上級(中共地下黨)要求我們在金邊的華人全部留下來,參加國家重建。1975年4月17日,人民武裝力量戰勝了朗諾政權,全國獲得解放。金邊人民歡欣喜悅,走上街頭,列隊歡迎這些來自叢林中的黑衣英雄們」。

至此,中共損耗國家利益,二十年來不停地對許多外國製造顛覆和動亂,撞來撞去,一直失敗,直到1975年才在東南亞一隅的小國柬埔寨取得了唯一成功,紅高棉也終於時來運轉。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