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危機: 內憂遠遠大於外患
作者: 網絡文摘

特稿

更新於︰2018-07-19 Print Friendly and PDF

特朗普政府於美國時間週二發布了一份關於對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徵收10%的進口關稅清單,中美貿易戰再次升級;小崔向國家稅務總局舉報娛樂圈陰陽合同、偷稅漏稅這兩件事是目前全網最熱的新聞,但是,北平網小編髮現了一篇更好的文章,推薦給讀者。

中國危機: 內憂遠遠大於外患 

你知道豬肉為什麼一直在漲嗎?

你知道中國糧食為什麼還要靠進口嗎?

其實,

中國最大的危機是我們的餐桌!

它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們的民生和發展。

而且這其中的“內憂”,

要遠遠大過於“外患”。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看完這篇文章列舉的事實,

您或許會有同感。

236個中國農民不抵一個美國農民

 

2011年的時候,

中國的農業人口為6.7億,

而美國的農業人口僅為284萬。

中美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之比超過了236∶1。

儘管人口比例差距如此之大,

但美國的農業遠比中國的農業強大。

美國以不到300萬農業人口,

成為了世界糧食生產出口第一大國,

其一個國家的糧食出口,

就占到了世界糧食出口總量的一半。

當時得出的說法是:

236個中國農民的生產力不抵1個美國農民!

從數據得出的結論可能並不准確,

但不可否認的是,

中美兩國農民生產力有著巨大的差距。

可怕的是,

這種差距竟然還在不斷拉大!

中國農民的痛苦是成本和政策

 

2006年的時候,

我們的糧食還完全自給自足,

並出口了一千萬噸糧食,

可10年之後,

我們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

2015年,

我國累計進口包括大豆、小麥、玉米和大麥在內的糧食及穀物粉1.2億噸,

同比增長20%。

除了糧食,

我們還大量進口肉製品。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顯示,

2014年我國總體進口豬肉以及豬雜碎137萬噸,

其中豬肉進口量為56萬噸, 

進口豬肉的主要來源國為美國、德國、西班牙以及丹麥,

分別占我國進口豬肉的20.7%、18.9%、16.2%以及11.9%。

2015年上述數據更新為,

全國進口肉類總量244.79萬噸,

其中進口牛肉48.53萬噸,

同比增長40.6%;

進口羊肉、豬肉、禽肉,

分別23.26萬噸、133.71萬噸和39.30萬噸。

這裡最有意思的是價格,

進口的牛羊肉才合12-13元/斤,

這在國內是購買活體牛羊的價格。

 

就在前幾天,

號稱20年難解的“豬週期”,

受到史上最高進口量的“洋豬肉”挑戰。

就在本土豬肉價格一路上漲的時候,

大量美國的生豬進入了中國。

價格僅為2.5元一斤,

比本土生豬價格足足便宜了6元錢。

為什麼我們一個“農業大國”的農產品要依靠進口,

表面上是價格推動了市場,

歸根結底是我們的“生產力”遠遠落後別人。

 

中國的養殖業產能佔全球50%,

但養豬成本卻大大高於國外,

去年美、德、巴西、越南的成本價,

只相當於人民幣4.0~4.5元/斤,

而我國的成本價是6.0~ 6.5元/斤,

一度還達到7.0~7.5元/斤。

成本的控制能力就是生產力的直接體現。

這種差距在農作物上體現得更加明顯。

中國農業和美國農業的競爭,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小農經濟與資本經濟的競爭。

美國的家庭大農場,

都在1000-10000英畝之間,

且依然處於動態兼併中,

1萬英畝以上的農場已非常普遍。

1萬英畝相當於中國的6萬畝,

而中國農民種植的土地,

只有區區幾畝幾十畝,

流轉後也就百多畝地,

只有內蒙古和東北等地,

才見到千畝以上的家庭農場。

 

另外美國農民種地是有補貼的,

他們收入的40%來自政府補貼。

也就是說只要種地,

這40%就是純利潤的,

沒有人敢剋扣。

經營1萬英畝大農場的美國農民,

每年扣除農資、勞動力和稅費,

還可有200多萬美元的淨利潤,

這200萬美元分攤到6萬畝耕地上,

每畝僅33美元,

即約合219元/畝,

這樣的土地效益在中國,

農民是根本不會去幹的。

在中國每戶幾百元不到的補貼,

連貧窮的中國農民都看不上眼,

他們在城裡打工一天就能掙到。

而美國農民為什麼能撐下來,

就是因為除了這些純利潤,

還能有政府的補貼。

也就是說,

中國的小農們還不僅僅是在跟資本經濟競爭,

別人背後還有強大的政府在支持。

這樣一比較,

我的生產力不落後才奇怪呢?

房子“吃”掉了大量耕地

 

英國有個“羊吃人圈地”運動,

中國有個“房吃人圈地”運動。

中國房地產的發展的代價之一,

是消失了3億畝耕地。

我們現在的20億畝耕地,

佔世界耕地面積的不足十分之一,

但我們要養活佔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我們人均耕地只是美國的十三分之一,

加拿大的十八分之一,

連比我們窮的印度人均土地都是我們的1.2倍。

我們比美國多十億人口,

但美國卻比我們多近十億畝耕地。

工業化嚴重破壞耕地質量

 

除了被房子“吃掉”了大量耕地,

我們激進的工業化進程,

也使得耕地受到破壞。

國務院早在2005年,

就開始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的初步調查,

到2013年結束。

這項歷時八年,

關係著國計民生的大調查本應對全社會公開,

但最終只在2014年4月時,

發布了一份僅有5頁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

對土壤污染的情況作了極其簡單的說明,

沒有任何詳細內容。

在有關部門仍在大談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的時候,

耕地質量的紅線卻早已失守。

這份僅有的官方報告顯示,

中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樂觀,

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

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

中國土壤超標率為16.1%,

以鎘、汞、砷、銅、鉛、鉻、鋅、鎳,

等重金屬為代表的無機污染物超標最為嚴重,

其中鎘的超標率達7.0%,

成為耕地中最常見的污染物。

這些在土壤中積累的重金屬,

最終又被農作物吸收,

糧食果蔬帶著重金屬的殘留進入日常人家的餐桌。

空氣的和水的污染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而土地的污染相對卻是“隱形”的。

並且土地的污染更加難以自愈,

一塊地如果被污染了,

可能要等上百年才能夠稀釋掉土裡的毒素。

中國的農業是否無解?看看以色列吧!?

 

土地是農業之本,

現在土地污染這麼嚴重,

能耕種的土地越來越少,

那麼,

這個危機是否就無解了呢?

其實只要合理配置,

中國農業不是問題。

 

看看以色列,

用比我們少得多的資源卻創造了一個農業奇蹟。

2萬多平方公里的以色列2/3的國土是沙漠,

一年7個月不下雨,

人均水資源還沒有200噸,

是世界的1/50。

就是這麼一個“荒蠻之地”,

卻有著這樣一組數據:

西紅柿每公頃最高年產500噸,

沙漠地區柑桔每公頃最高年產80噸;

雞年均產蛋280個,

奶牛年均產奶量1萬公斤;

在花卉生產上,

溫室大棚每公頃每季度生產300萬支玫瑰……

以色列農村人口只佔總人口的9%。

一個農業人員可以養活90人,

農業出口占據全國出口總值的9%。

按照以色列的農業水準,

地球可以養活3倍於現在的人口。

【滴灌技術高效利用水資源】

以色列溫室無土栽培使用低流量滴灌噴頭,

每小時供水僅200毫升。

這種方法灌溉的一個獨特之處,

在於水分可以在培養基中均勻擴散,

從而減少水分的流失。

滴灌管線中安裝了過濾筒,

它是一種塑料的多齒元件,

當水流經過濾筒時會產生渦流,

可以清除其中的沙粒,

防止細小的滴頭出口受堵。

 

以色列還把管線埋藏在地下50厘米深處,

進行埋藏式灌溉,

這種灌溉可以減少蒸發保持地表乾燥,

即使灌溉時也不影響田間作業。

以色列所有灌溉方式都採用計算機控制。

計算機可完成一系列的操作程序。

滴灌與水循環技術的結合,

發展出最新的“污水灌溉”系統。

通過檢測作物對污水中鹽分和重金屬離子等的耐受力,

並保證對人體健康無害,

循環水不用再經過完全淨化,

就可用於農業灌溉,

這大大節約了成本。

這種偉大的發明是逐利的商人文化所能想像的嗎?

 

【開展訂單農業】

以色列是訂單農業,

有專門的機構,

根據國內和國際天氣情況和經濟情況,

測算每年需要的產量,

可以避免農產品價格,

在兩個極端之間跳躍。

以色列奶牛飼養業同樣按配額。

生產配額由以色列奶牛協會制定,

而產品價格則由政府部門控制。

市場需求達不到農產品供應量,

政府則給予補貼,

並告訴農民不要再生產那麼多了。

以色列每年在研究與開發方面都有大量投資。

【像養孩子一樣養作物】

以色列人在農業發展中樂趣無窮,

其農業奇蹟的創造者,

絕不僅僅擁有滴灌技術和高科技材料,

還有愛心,

把作物當孩子養,

在這種條件下以色列農產品大量出口,

每年換取約14億美元的外匯,

農業物資和技術的出口額也達12億美元。

農業出口占以色列全國出口總值的9%,

是“歐洲冬季廚房”。

 

以色列“國父”古里安的夢想是:

讓沙漠裡開出鮮花,

在荒涼的內蓋夫沙漠中,

使每公頃土地的玫瑰年產量高達300萬枝。

以色列農業的灌溉用水是以滴計算的。

以色列的水資源利用率能夠達到100%,

日本是30%,

中國是10%。

以色列城市廢水的70%被回收淨化用於農業生產。

作物在每一個生長步驟所需的營養,

需要達到的成長效果都經過預先設計,

並由計算機系統嚴格保證實施。

按照以色列的農業標準,

中國可以養活全球的人口……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