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鵲應之死
作者: 夏建國 夏天墨

人物

更新於︰2018-10-02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北京最好的季節在秋天,一早起來能感覺明顯的涼意。樹葉在秋風中窸窣,如擊筑而歌的荊軻,把生命敞亮在這天地之間,呈現出最激動人心的壯美。

沈鵲應照片

北京最好的季節在秋天,一早起來能感覺明顯的涼意。樹葉在秋風中窸窣,如擊筑而歌的荊軻,把生命敞亮在這天地之間,呈現出最激動人心的壯美。

9 月28 日,北京的秋天,是個值得永遠記住的秋天。

1898 年,也是在這個日子,六個熱血的生命,被押到了菜市口,下午三點半處斬。

這六人分別是:譚嗣同、林旭、劉光第、楊銳、康廣仁、楊深秀。

後人稱其為戊戌六君子。

從現在留下的現場照片,那年的今天,北京城是灰暗的。我知道這是照片因年代久遠而褪色,但我還是願意相信,那年的今天,北京的秋天是灰暗的。就如圍觀的北京民眾,漠然地看著一個個頭顱落地,還是不是有人扔幾顆白菜,大聲的叫好,表示著自己對大清的忠誠和對六君子的怨恨。畢竟這六個人,要危害他們的領袖慈禧,要顛覆他們的國家—— 大清。

對於這些他們要拯救的民眾,譚嗣同最後的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如此的無奈和絕望。

譚嗣同是被按在地下,用一把鈍刀一刀一刀砍死的,一共砍了二十八刀。對於譚嗣同來說這砍在頸上的每一刀,都不如圍觀者的叫好聲讓他更痛徹心扉。

你深愛的這片土地和人民,正用這種方式迎接著你的死亡。

這六個人中唯一站著迎接死亡的是林旭,是六個人中最年輕的就義者。

其他五人被按倒的時候,林旭要求站著行刑,一刀下去,頭顱落地,他的身軀還直立在這塊土地上,風似乎也停止了,不忍晃動他的身軀。

   北京菜市口 六君子行刑照片

這一年,林旭24 歲。

林旭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想著的是自己的愛妻—— 沈鵲應。

 “嬌妻尚在江表,莫得一面,英烈之性,必從吾死,不期酸淚如綆。”這是林紓在《劍醒錄》中的記載。

任何一個能愛國愛民的志士仁人,本就是一個至情至性的凡人。

他其實不勇敢,只是因為有愛,才不能不勇敢。他其實很平凡,只是覺得有責任,才不得不去承擔。

兒女情長,家國情懷。背得是如此沉重,不得不用生命作為代價。

沈鵲應知道林旭死後,為林旭寫了副輓聯:“伊何人?我何人?全憑六禮結成,惹得今朝煩惱;生不見,死不見,但願三生有幸,再結來世姻緣。”

這個沈葆楨的孫女,林則徐的曾外孫女,同光體創始人陳衍的愛徒。沒有呼天搶地,沒有哀婉欲絕,用這平平常常的詞語,表達了海枯石爛的決心。

只是沈鵲應不同於皇城根下的那些順民,她知道林旭的所為,也支持林旭的所為,在她的眼裡,這一片錦繡江山,正是林旭值得灑下熱血的地方。

沈鵲應的《浪淘沙》寫道:

報國志難酬。碧血誰收。篋藏遺稿自千秋。

腸斷招魂魂不到,雲暗江頭。

繡佛舊妝樓。我已君休。萬千悔恨更何由。

拼卻眼中無限淚,共水東流。

沒有怨恨,只有相思;沒有哀鳴,只有相守。

一個當時才22 歲的女孩,要有多強大的內心,才能如此的堅貞不屈,從容面對。

死,正如林旭所預料的,已是沈鵲應的必然選擇。對於現在的沈鵲應,唯有死亡,才能相守。

林旭死後,沈鵲應嘗試了各種死亡的方式。

吃藥、絕食。

兩年後,1900 年。也是在24 歲的如花年華,終於和林旭“共水東流”。

沈鵲應的死,沒有林旭的壯烈;沈鵲應的影響,沒有林旭的巨大。只是價值是一樣的,目標是共同的。都是為了這塊摯愛著的土地和深愛著的人民。

碧血澆開自由花,對於兩千年的帝制,或許要有更多的血才能澆開。

謹以此文紀念戊戌六君子!

我們能做的就是記住、宣傳,這些真正的愛國者,讓每一滴血都不白流!

作於2018 年9 月28 日。

現在的北京菜市口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