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清華美女和名人「假」合照竟獲國際大
作者: 網絡文摘

每週一畫

更新於︰2019-01-28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原本是為了滿足小小的虛榮,劉思麟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因這組照片而備受關注。

和愛因斯坦一起打坐閒聊。

她在宋美齡身邊指點江山。

 

和奧黛麗·赫本一起野餐。

如果不是在這麼多照片裡

同時發現她的影子,

你很難發現這些照片是偽造的。

這些照片一度在網上瘋傳,

網友大呼不可思議:

“這哪像P的,感覺她就在那個時代。”

“PS技術很棒,創意更牛。”

“戲精附體的又一經典案例......”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這個“篡改”歷史的姑娘,

一直到現在都沒被舉報,

她的作品還很受歡迎,

從國內一路火到了國外!

 

憑藉這些照片,她捧走了2016年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的“發現獎”大獎,斬獲20萬元獎金。

 

她的作品還出現在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以及維也納當代國際藝術展等國際大展上。

 

2015年,劉思麟入選瑞士Muséedel'Elysée美術館每五年一屆,每屆全球入選50位青年藝術家的“Regeneration”展覽和出版項目。同年當選“TOP20”中國當代攝影新銳。

 

 

她的照片到底“真實”到什麼程度?

之前有一篇關於畢加索的文章,

使用了她和畢加索一起作畫的照片。

直到她看到後聯繫到對方,

對方才知道這張照片並非真實,

而是出自一位姑娘之手。

 

 

還有張愛玲和李蘭香的合影,

她將自己P到了兩人旁邊,

以假亂真,難以分辨。

甚至有人在豆瓣上開了個小組,

專門討論兩張照片哪張是真,哪張是假。

直到經過多方資料查證,

才解開這個“疑案”。

 

 

掌聲和鮮花來得太快,

讓劉思麟都不敢想,

畢竟開始“偽造”照片,

完全是個偶然。

 

一次劉思麟翻出一張媽媽的照片,她十分驚訝:原來媽媽年輕時這麼酷,與現在經歷歲月錘煉、茶米油鹽的媽媽簡直判若兩人。

如果現在的自己和當時的媽媽站在一起,將會有怎樣的對話,想想就覺得有趣。於是就P了一張照片發到了朋友圈,朋友家人都覺得很有趣。

而從小就夢想成為超級明星的劉思麟,

總是羨慕那些在電視上閃閃發光,

傳播正能量的人。

 

有了之前的成功案例,

她自然也沒有放過

這個可以與名人同框的機會。

如果和這麼多名人合影了,

自己是不是也能成為名人?

 

但等到真正開始實施,

卻發現過程沒那麼簡單。

 

首先她要從海量的老照片裡,

選擇一些感興趣並對自己產生影響的名人。

選擇好圖片之後,

她會從畫面的整體入手,

考慮自己站在哪個位置,

與照片中的人物如何互動,

畫面中還可以有什麼顏色,

最後再考慮服裝和道具的問題。

 

 

找服裝是件煩瑣的事,

一般都是二手市場、淘寶買來,

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就定做。

 

 

準備好服裝,調整動作、眼神,

就可以拍攝了。

再將兩張照片調整後P在一起,

力求能完成與名人默契互動的完美結合。

劉思麟對老照片有著痴迷般的喜歡,

她認為老照片是種記憶媒介,

那些人是過去的,

而自己代表著未來。

通過P圖將自己介入到老照片中,

便好像在和歷史的人一起對話。

 

 

同樣都玩攝影、玩P圖,

別人怎麼就那麼優秀!

但大家都不知道的是:

這個《無處不在》系列,

劉思麟從2012年就開始創作,

到現在已經做了7年,

可作品也才20多張。

 

 

寥寥數幾的作品背後,

是對精益求精的執著追求。

 

 

1990年出生的劉思麟,

4歲跟著父母來到北京,

住在皇城根下的一條胡同里。

大學從魯迅美術學院畢業後,

不滿現狀的她選擇繼續學習,

進入清華美院攝影專業攻讀碩士學位。

 

 

可誰也沒想到,

這個古靈精怪、每天有著奇思妙想的姑娘,

畢業後的工作竟是在故宮博物院修文物。

她每天騎著永久牌的“古董”自行車上班,

下班後的時間,就都被用來鼓搗照片。

 

時尚的造型、新穎的服飾,

讓人一時很難把她和這份嚴肅謹慎工作

聯繫在一起,

她也經常被故宮的保安拒之門外:

“這位遊客,這裡不能進入。”

 

 

劉思麟很喜歡這些古老的遺存。

在審視那些老照片時,

質樸古老的色調,虛化的圖像,

彷彿歷史、時間,全都藏在照片裡。

 

《Appme》系列

 

這些老照片在她的手裡,

彷彿經歷了一次洗禮,

有了新的活力。

完成了與人物的隔空對話,

和故事的重新演繹。

 

 

她將自己的形象,

作為現實與照片的中介,

親身試探、演繹了時代的命運。

 

 

個人與歷史,

真實與虛構,

複製與傳播。

想要融入那個時代,

最好的辦法就是足夠了解那個時代。

 

 

為此,劉思麟也沒少下功夫。

比如,有一張她與戴安娜王妃的合照。

在查找資料,翻閱一些報導後,

她發現戴安娜是位非常有獨立、朋克精神的人,

於是就有了這張翻著白眼的照片。

 

 

在劉思麟看來,

自己的作品不僅是自己的樂趣,

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理解,

代替別人去表達一些東西,

這也是攝影應該傳達的能量。

 

“通過做這些作品,

我才逐漸了解我所成長的這個時代,

名人能影響整個社會,

我也變成一個符號,被大家認識。”

 

通過攝影、PS,

她製造出了一場精湛絕倫的生活秀,

每個時代都凝聚在一瞬間,

而她就是這場大秀的導演和演員,

親身策劃了這場表演。

 

《Appme》系列

 

作品是作品,創作是創作。

作品送給世界,

創作過程留給自己。

作品可以驚艷世界,

但製作過程的樂趣,

或許也只有劉思麟才能真正體會。

 

《Appme》系列

 

她使用的技術絕不是獨創,

但她的創意卻足夠新穎獨到。

這個時代給了我們機會,

不僅僅是名人、明星才備受矚目,

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創造者,

每個人都有可能影響別人。

《Appme》系列

 

劉思麟堅信,

平等和自由不需要家裡有礦,

精神的高貴來自於對原則的堅持。

有能力表達就要傳遞能量。

光是心裡想想、嘴上說說,

永遠只是天方夜譚,

只有真的去做了,

我們才會體會到曲徑通幽、柳暗花明。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