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俄力娩黃俄-下四(終稿版本)
作者: 徐澤榮

歷史話題

更新於︰2020-06-09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下冊-國共兵史尋真索隱系列之四:馮玉祥先聯俄後叛俄疑終亡於俄

一、馮鹿驅逐溥儀出宮並非毀約在先

191771日,來京調停黎元洪與段祺瑞之爭的張勛,率領辮軍擁立遜帝溥儀復辟。淩晨3點,張氏就進了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對著當時12歲的溥儀三跪九叩,恭請「皇上復位」。溥儀在師傅陳寶琛的教導下,先是推辭了一次,然後「勉為答應」,宣佈「共和解體」,自己「親臨朝政」,過後大封各職偽官,通令重掛龍旗,召開御前會議。此次復辟之前,張氏就已夥同一眾主張復辟之武人、文人拉幫結派、發誓訂盟、大造輿論,以及預先撰寫奏摺、草擬通告、許願封官。筆者推測:張氏事先必有秘密聯繫溥儀,預謀復辟步奏,確定「影子內閣」。但12日後,即被段祺瑞率兵弭平,溥儀再度退位,但仍被允許居住於紫禁城。

將近七年之後,19241023日,馮玉祥發動「首都革命」(亦稱「北京政變」),囚禁了賄選總統曹錕,組建攝政內閣,以黃郛攝行總統職務。113日,國民軍將原駐故宮景山的守衛部隊繳械,集中到北苑聽候改編,引起清室極大的惶恐。清室便暗中與外界聯繫,謀求對策。少數保皇黨人見北京局面混亂,也乘機活動。一時間,清帝復辟的謠言紛紛四起。首都警備總司令鹿鍾麟得知這些情況後,立即報告馮玉祥和攝政內閣的代理國務總理黃郛,並且指出,「驅逐溥儀,須從速進行,如若遲延,恐生變故」。於是,黃郛連夜召開緊急內閣會議,將1912212日清帝宣佈退位時,南京臨時政府與袁世凱共同擬定並公佈的《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之條件》加以修改並討論通過,同時籌組清室善後委員會,以處理溥儀出宮後的有關事宜。115日上午,馮玉祥派出國民軍包圍紫禁城,實行將溥儀及其小朝廷驅逐出宮。執行此項任務的首都警備總司令鹿鍾麟,向清室宣佈了攝政內閣議決的《修正清室優待條件》五項。

以上見諸https://new.qq.com/omn/20180209/20180209A0AAD2.html等。

由此可見,馮鹿驅逐溥儀出宮之舉,乃是遜帝一方首先對於民國一方毀約的結果,而非調轉過來。犯罪已遂的遜帝並非被那張勳強迫復辟,應屬第二被告。

由於胡適說過:「我是不贊成清室保存帝號的,但對清室的優待乃是一種國際的信義、條約的關係。條約可以修正,可以廢止,但堂堂的民國,欺人之弱,乘人之喪,以強暴行之,這真是民國史上一件最不名譽的事」,國內一眾君主立憲主義擁躉便拾胡氏牙慧,蕭規曹隨,無不譴責孫中山、馮玉祥等的國民立憲主義立場,是為嚴重顛倒是非,極度有眼無珠。胡氏此言甚為反動。

學界對於清末立憲運動朝廷動機是真是假頗多爭論,筆者無意加入戰團,但欲指出:不管是真是假,遲來的改革多會引起革命;即使動機是真,遲了也是白搭。不過撫今思昔,筆者於此建議:應當多加褒獎隆裕太后。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馮玉祥、鹿鍾麟——其實是他首倡驅逐溥儀出宮——參加了灤州起義。所以二人無疑屬於同盟會國民黨陣營。鹿氏、馮氏曾先後訪問過蘇聯,均有發表親蘇親共言論。不過後來事實證明,兩人並非偶爾言行不符。

   

馮玉祥                                鹿鍾麟                             溥儀                          張勳

張勳的辮子軍,僅十個營4000餘人而已。要有40萬人,復辟才有勝算。張勳也是太狂。

二、馮玉祥早於孫中山獲得俄蘇援助

為馮氏正名後,筆者方好道破其人落勢緣由:不是緣於與遜帝約而是緣於與俄蘇盟。有網文說,馮玉祥軍旅一生,擅長見風使舵,八次臨陣倒戈。故民間有「倒戈將軍」之稱,大概祇有他的舊部吳化文可望其項背一二。倒俄蘇的戈要了他的命。

俄蘇顧問為中國革命設計的長遠戰略乃是「依托蘇蒙割據,西北威逼東南」。中共完成進駐背靠蘇蒙的陝甘寧以及背靠蘇朝的東三省之後,蘇聯先以大量步騎槍援助關內的八路軍新四軍(中央蘇區時期已得蘇船海運而來的交由陳濟棠代為儲運的30萬槍以及相應數量子彈。但是海運怕被駐在香港英國海軍攔截),後以大量的後膛炮援助關外的東北民主聯軍(中央蘇區時期未得此項)。槍多是日本三零式、華式漢陽造,炮多是來自日駐滿駐鮮軍所繳之械、美方援蘇租借法案物資。如果共軍仍然滯留華南,便無法圓滿接受這二項訖於1940年代末人類歷史之上堪稱最大規模的軍火援助。

不過,這一俄蘇內定的中國革命之西北戰略,從概念變為現實,本來可能有著另外一種版本。除了劉紹周、任輔臣之外,安徽人馮玉祥本也極有可能取代那湖南人登上金鑾殿。就在上述戰略於1920年代出臺之後不久,西北便有一支現成的,人數多達20餘萬的武裝力量,在俄蘇和國共兩黨的共同策動下轉向了革命。它就是以馮玉祥為主帥,以胡景翼、孫岳為副帥的西北軍三部。馮、胡二部一方面接受蘇聯顧問和中共黨員來部輔佐,一方面接受由烏蘭巴托運來的大量的蘇聯軍火援助。在蘇聯和中共的安排下,馮氏還前往蘇聯考察、學習達數月之久。據英國名記者彼得.霍普柯克於其所著《點燃東方烈火》(英文:Setting the East ablaze,尚無中譯。牛津大學出版社,1984)一書披露:史達林甚至設想過,從馮、胡二部抽調一支回民部隊,前往中亞諸國,支援那兒的赤化革命。這話並非空穴來風,因為史達林確曾在幫助盛世才擊敗馬仲英後,收服了後者,讓他赴蘇學習革命理論、軍事技術,準備另有任用。當時,孫中山仍遠在西南,馮玉祥已近在西北,自然是馮氏近水樓臺先得月了——西北軍得到了200軍用卡車之多(有人說多於此數)的蘇援軍械,軍餉另算。

1927年寧漢分裂之始,俄蘇和中共本來以為馮氏當會知恩圖報,不會倒向寧方;這樣,漢方仍可掌握馮玉祥部、唐生智部、張發奎部三大軍事集團,力量遠勝於蔣介石部。所以,事實上,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之後和馮玉祥倒向蔣介石之前這段時間內,全國的形勢並不是像如今一些不諳歷史的作者所描述的那般險惡。當時反而有著許多人認為:由於他一而再自作孽,翦除蔣介石的大好機會到了。然而,馮氏卻做出了他一生中最為令人難以理解的決定。

三、馮若不投蔣本可能由他一統天下

本來,如果馮玉祥採取和國民黨左派如宋慶齡、鄧演達等人一致的立場,不追隨、不附和蔣介石的分共絕俄,那麼他無疑會繼續得到大量的蘇援餉械和中共的軍政輔佐,進而上演一齣威武雄壯的西北威逼東南、秦軍再掃六合的好戲。誠然,他的官兵素質不高,但這可以通過續辦以共產黨人為主的中山軍事學校——鄧小平任該校政治部主任——來解決;他的兵餉來源不足,但這可以通過進而佔據以魚米之鄉著稱的湖北江漢平原來解決。更為重要的是,歷史本來應會見到「馮鄧宋鄧開國體制」!前鄧是鄧小平,後鄧是鄧演達。陳方安生之父方振武也許會成為開國國防部長。中國也許一早就進入了自由經濟開明專制時代。但是,馮氏結果變成了不受人扶的阿斗。

馮氏若果繼續聯俄聯共,就可能取得北伐滅奉、東征討蔣的勝利。這一勝利會在中國的國內政治中造成甚麼變化,譬如國共兩黨在新的聯合政府中許會如何合作等等,這是不易回答的;但這一勝利肯定會為中國的國際關係帶來如下結果:由於新的聯合政府奉行的是聯俄反帝的路線,中國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支持,日本懾於中俄聯手的威力,不敢於1931年貿然發動那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侵華戰爭;即使發動了,也不難被得到蘇式裝備和蘇式訓練的中國軍隊擊敗或者打平,進而早早議和。而英美兩個大國願意與中國聯手抗日,是在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以後,遲了整整十年!

 

宋慶齡                                   鄧演達

 

胡景翼                                        孫岳                                       方振武

可見,馮氏於1927年附和蔣氏分共絕俄,使自己錯過了命運的眷顧,使中國喪失了強鄰的扶持,使日本受到了強烈的誘惑,既不利己,又不利國。1930年,在蔣氏的利誘和攻擊下,西北軍土崩瓦解,馮氏變成了無兵之將。

馮胡岳國民軍戰鬥力低下,這也是馮氏坐不上金鑾殿的緣由之一。張樹林、張樹彬於其所著《馬鴻逵傳》(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中,這樣描繪:「馮玉祥和馬鴻逵的舊軍隊由於沒有政治思想工作,管理混亂,士氣低下,『坐下來大,站起來小;吃飯的多,打仗的少』,導致每戰必敗。」筆者於是恍然大悟:新揭蘇聯檔案講到蘇聯軍事顧問先後到過馮玉祥、吳佩孚軍隊考察,得出兩軍均為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的印象,其實都是受到蒙蔽的後果。

四、馮氏喪身火海應為蘇聯特工所為

後來馮氏不顧蔣氏的反對,組織起抗日同盟軍(方振武任總司令)發動綏察二省抗戰,目的之一,乃在重向蘇聯邀寵尋求餉械,像張學良後來那樣向史達林交投名狀。由於僅得到中共的道義支持卻得不到蘇聯的軍火支援,該軍很快就偃旗息鼓了。蘇聯當然大有理由對他心存芥蒂。筆者十分懷疑,馮氏後來——194891——死於船上大火,乃是蘇聯方面行刺所為,一為懲罰他當年叛蘇附蔣,二為阻止他配合先他而到華府的中共特工謝和賡(曾既任過馮玉祥的副官,又任過白崇禧的副官。文革後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王瑩夫婦說美親共。馬歇爾、魏德邁兩位特使,曾經當面向蔣介石傳達杜魯門總統的口信:美國政府今後將轉而支持李宗仁、白崇禧取代他來主持南京政府。筆者猜測,業已暗中結盟李白二氏的馮氏「奉公」赴美,私下目的極有可能就是:設法遊說美國政府承諾:在他仨和中共以及其他黨派組成聯合政府之後,充當他仨的靠山,增加他仨的權重。史達林獲悉蘇聯在美情報人員秘報之後,大為震怒,下令剷除這個倒戈將軍,以絕後患。

 

謝和庚                                王瑩

司徒喬油畫《放下你的鞭子》。1943年春天應美國政府的正式邀請,王瑩等人到白宮為羅斯福總統夫婦和各國駐美大使和夫人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受到好評。

其他失火原因猜測均難成立。馮氏後代許應咽下這個苦果——他們當中有人先前竟然挺弱智地猜測:是美國特工混進列寧格勒造船廠,在為進廠維修的後來運載馮氏的那艘海船艙室牆壁之上,塗上了大量混有烈性火藥的油漆,正是這些油漆後來導致馮氏慘被燒死。美國政府本來就挺討厭蔣介石的,根本不會因為馮欲倒蔣而為蔣除馮。至於懷疑蔣氏指示軍統殺馮,沈醉已經說了,軍統的手伸不了那麼長。

使用刑偵術排除方法就可得出馮氏乃由蘇聯謀殺的結論。

網上多篇文章說到,根據周海嬰的調查,馮玉祥的遺孀李德全在採訪中透露了很多細節,其中很多都值得注意。雖然她對蘇聯官方所給出的火災起因十分懷疑,但是礙於中蘇之間國家關係,祇能把調查其夫死因之事置之不顧。這的的確確就是在暗示人們,馮玉祥就是死於蘇聯之手。女人(又是妻子)直覺很靈,李氏猜測方向應不會錯。

馮玉祥長女馮理達在《文學報》總第1325期中分析其父死因之時提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我黨邀請父親回國參加新政協,父親立即決定回來。為了安全,我們乘坐了蘇聯在二戰中繳獲德國的輪船『勝利號』,這是我黨為迎接我父親撥專款給蘇聯的。」

「這是我黨為迎接我父親撥專款給蘇聯的」,此話非常重要。筆者認為,既是中方出錢雇用此船,它就應該於停靠奧德薩數日後,再次啟碇,駛往中國大連或者煙臺的共產黨解放區。馮氏一家所乘之船在失火前曾停泊過的蘇聯黑海港口巴統——那兒有鐵路輾轉通向西伯利亞大鐵路,馮家沒有於此下船就是明證。船到大連或者煙臺之後再回駛紐約也可。否則中共祇需為馮氏一家購買從紐約到巴統的客船票,再為他們購買經蘇聯返東北的火車票就行了,不用花費那麼大。

「勝利號」上載有四五十盤(也許不止此數)電影膠片,據說起火之物就是它們。它們都有鐵盒封氧,咋會那麼容易一下形成熊熊大火?筆者猜測,這批膠片應是中共在美的代理人,為解放軍兵工廠購買的美國影業廢棄了的膠片,用於製造復裝子彈底火,委託馮氏帶回中國。「勝利號」也許本來還應在奧德薩再裝上某些蘇聯供給中共的其他物資。

掌握著近十萬部隊的西北軍副帥,胖得像中共彝族將領羅炳輝一樣的胡景翼,本是一位受到史達林和李大釗特別看重的「紅色將軍」,其部先於馮部得到蘇聯軍火援助,但他竟在北伐發動前夕死了,死因和白求恩十分相似:傷指感染細菌而致全身壞血。而他的繼任者並不像他那般左傾。胡氏若非早死,一定會設法擁兵說服馮氏放棄附和蔣氏分共絕俄。果然如此,中國現代歷史又會十分不一樣,因為史李很可能以胡代馮。胡景翼還是習仲勳的陝西富平同鄉呢。

馮玉祥於上喪身火海的蘇聯「勝利號」客船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