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俄力娩黃俄-下十四(終稿版本)
作者: 徐澤榮

歷史話題

更新於︰2020-07-13 Print Friendly and PDF

下冊-國共兵史尋真索隱系列之十四:劉少奇曾做過蘇共返派中共臥底

筆者認為,多年以來,國中朝野、海峽兩岸、中外史家認知、追溯、研究中日二次戰爭(1931—1945)中方課題,始終未上正軌:政治宣傳代替學術探索,霧裡看花代替深入鉤沉,問愚蠢問題析膚淺現象,大量經費白花,精力白使,論文白寫,著作白出,會議白開,課程白授。長年纍月,浪費人力物力可比戰爭本身耗費為多。

一、衰翁中國近代何曾叫板壯丁蘇聯

某些「國粉」甚至肆無忌憚捏造:其一,「1945814日國府與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內中包含關於烏蘇里江以東大片原屬滿清領土歸還中國的時限條款。」作為一名資深國際關係學國際關係史獨立學者,本人治學30餘年,從沒見過該項條約包含此種內容。國家之間簽訂裂土條約,絕無可能僅僅基於道義原則。上述烏蘇里江以東大片原屬滿清領土歸還中國時限條款,能夠進入談判以及簽約,必須基於中方軍事戰勝蘇方,蘇方無力扳回敗績此種事實。有沒出現此種事實?

其二,胡星斗教授所述二戰甫平之時,中蘇之間即生外蒙大戰,純屬子虛烏有。張學良1928年改旗易幟之後,發動對蘇奪路(「中國東省鐵路」)戰爭,一敗塗地。且不說陸戰失利,繼福建水師(全部)、廣東水師(部分)、北洋水師(全部)之後,中方又喪失了龍江艦隊(全部)。何曾17年後,另有國府對蘇取勝大戰?即在毛氏掌權時代,珍寶島一戰小勝,奪得T—62坦克一輛,不久即被蘇方扳平:鐵列克提一戰,中方一個排的官兵基本戰死。筆者還曾聽說:中蘇邊界其他地方還有眾多中國士兵被蘇方鐳射武器射瞎。此次交手一個回合,氣勢乃是蘇方占了上風。1945年時急切有求於俄蘇的衰翁中國有啥實力、實績敢向壯丁蘇聯叫板喲!

二、蘇日之間必曾密劃在華緩衝地帶

筆者認為,真正需要探討的中心題目,乃是從未受到上述各造重視的1941年簽訂的《蘇日中立條約》,又稱《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此一有效期僅五年的中立條約,使蘇聯得以將遠東駐軍大批西調,集中精力對付西線之德國;同時日本也可集中兵力向南,開始在亞太地區擴展勢力。此一條約亦為當時掙紮抗日的中國帶來了巨大好處。說它嚴重損壞中國主權利益的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官修國史說道:《蘇日中立條約》是在蘇聯為了避免東西兩線作戰、日本減少北方壓力而實施南進戰略的背景下,以犧牲中國的國家利益為前提簽訂的。條約共四條,主要內容是:雙方保證維護兩國間的和平友好關係,相互尊重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一國或幾國的戰爭對象時,另一方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按照1941 413日蘇聯和日本所簽訂的中立條約的精神,並為了保證兩國間的和平和友好發展的利益,「蘇聯政府和日本政府莊嚴地聲明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蘇日兩國代表1941年4月13日簽訂《蘇日中立條約》

除了互不侵犯對方領土條款,筆者認為,該項條約必然還有互不侵犯對方在華佔領區域和勢力範圍條款,即便是口頭承諾。滿洲、外蒙固然包括在內,但是除了它們之外,雙方怎會沒有基於全域層面,劃分各自在華佔領區域和勢力範圍?蘇聯本土和日本本土並不接壤,接壤的是在華佔領區域和勢力範圍,怎會不談,怎會沒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難道沒有武力瓜分波蘭密約嗎,即便是口頭承諾?事實證明就是有哇。

筆者猜測蘇日雙方必有以下關於劃分在華佔領區域或者勢力範圍的密約或曰諒解:蘇方可領礦產豐富的新疆、內蒙古中西部、青海、西藏;日方可領較為富庶的東北、內蒙古東北部、華北、華東、華南。留下陝西、甘肅、寧夏、四川、雲南、貴州給中方,充當蘇日在華佔領區域和勢力範圍之間緩衝地帶。

參照四例:其一,英占印度、緬甸、馬來亞,法占越南、老撾、柬埔寨之後,英法兩國就讓泰國獨立,以作雙方之間的緩衝國。

其二,十月革命以後在東亞出現的「遠東共和國」,就是俄聯邦與日本國之間的緩衝國,成立於192046日。趕走本土白衛軍和日本干涉軍(也有些美國的干涉軍)後,遠東共和國便於19221115日宣佈併入俄羅斯聯邦。

其三,蘇德戰爭前夕,蘇聯通過軍事、外交手段,侵佔西面鄰國全境或者部分領土,建起一條對付德國擴張的「東方戰線」,從北到南幾無間斷地將國境線平均向西推進了200里,得獲2000萬人口。這也可被視為是緩衝地帶。

其四,二戰之後,蘇聯通過將被它解放的東歐國家納入歐洲「社會主義陣營」和華沙條約國組織,建起一條與西歐資本主義國家、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之間的緩衝地帶。

通過蘇聯的實際作為,我們知道,它是一個玩弄緩衝地帶戰略的老手。日本呢?它通過吞併朝鮮、臺灣、東蒙、滿洲、中國沿海也建起了與俄蘇——不是中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對於緩衝地帶概念,蘇聯——它是馬列主義信徒——祇做不說;作為新手的日本則是既做又說。我們來看日本曾被記載說過甚麼:

大體而言,陸軍比外務省官員更加傾向於強硬做法;但是二者都認為,中國大陸是防禦入侵者(尤其是俄羅斯)的緩衝地帶,它若落入對日本具有敵意的勢力掌握,就會成為扼殺日本的源頭……「生命線」一詞一再被用以解釋此一區域的重要性。〔見諸芮納.米德著《被遺忘的盟友》,林添貴譯(臺北:遠見天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89頁〕

勢力範圍(Influence Sphere。英文原意:影向力所在區)的核心概念是「排他權利」,而非「吞併領土」。國中以往書上、網上給出的詞條釋義大多有誤,而且套用馬列主義將之與全殖民地、半殖民地聯繫起來。歐洲曾有多時多處出現勢力範圍,可是何曾出現過全殖民地、半殖民地?東北抗聯並不是蘇佔領軍。北朝絕對不是中國的全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但在美國眼中,它屬於中國的勢力範圍。南韓絕對不是美國的全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但在中國眼中,它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因此除非中國極度衰落,美國不得中國同意,不會出兵北朝。反之亦反是。如果美國拒不遵守這一大國間潛規則,則中國和其他大國也可拒不遵守,這樣就會引起大國戰爭,甚至逐步升級為世界大戰。眾人皆知古巴導彈危機當中,蘇聯從古巴島撤出了其瞄準美國的導彈,但卻極少有人知道,美國隨後亦從土耳其對應撤出了其瞄準蘇聯的導彈。本是一次雙贏,互相伸張成了排他權力。

勢力範圍、緩衝地帶都可稱作中間地帶。

三、侵華日軍怎麼沒有配屬舟橋部隊

抗戰大部時期,蘇聯援助中共餉械——既可用於對付日軍也可用於對付國軍,尤其是60萬支三零式、漢陽造槍及彈,乃是通過蘇聯恰克圖(即特洛伊茨科薩夫斯克)外蒙烏爾嘎(即烏蘭巴托)內蒙滿都拉口岸百靈廟包頭後套黃河渡口北岸大樹灣黃河渡口南岸樹林召鄂托克前旗靖邊這條路線,進入陝甘寧邊區的。此一原有公路進入鄂爾多斯之後可西避騰格裡沙漠,東避毛烏素沙漠,由於下雨很少,路況不錯,祇有秋冬風沙遮目之季,有時造成駕駛困難。官網已經承認此線乃是共區連接蘇蒙的樞紐。鄂托克前旗、靖邊、包頭,均有蘇軍曾於此三個點出現的爺輩傳說,當地百姓稱他們為「長毛子」——太平軍從無打到過這裡。

曾經的後套黃河渡口浮橋

潼關舊照。火炮一轟,不就倒了?

不過,這條運輸線路得在包頭跨越黃河。跨越黃河需要架設浮橋或者攜帶平板渡輪。蘇軍舟橋部隊完全具備此種能力:蘇軍攜帶重型武器,冒著德軍猛烈炮火,架浮橋、置渡船,成功強渡水面寬達五公里的東、西奧得河漲水後的匯流。莫斯科戰役之後,蘇聯又有能力將幾個集團軍置於遠東,填補之前遠東蘇軍西調留下空白,防範日軍進犯蘇聯本土和自身在華佔領區域和勢力範圍,以及破壞「國際路線」。

奇怪的是,相反,當時侵華日軍乃至日軍全軍都沒有專門的舟橋部隊。如要入侵陝甘寧、雲貴川,日軍本可沿著成吉思汗當年滅金滅宋路線佔領中國。從大樹灣樹林召南渡後套黃河,遠較經由陝晉黃河渡口過河容易,更不用說遠較經由三峽進擊重慶容易了。再者,日軍竟然無意進犯唾手可得的潼關!即使先不架浮橋、不置渡船,也可趁著冬天黃河封凍三月,派遣大量日軍攜帶輜重於此踏冰過河,然後留一部分守住渡口南北方圓數十里,後架浮橋、置渡船,主力就可不存後顧之憂,大肆揮兵南下。庶幾,中國早已亡矣!

筆者猜測:為日軍全力入侵的東部中國的大江大河,皆通海洋,日本海軍艦艇可由海口溯流而上,載兵載器淩波越塹;以及東部中國眾多江河本來已有大量橋樑、輪渡,此二因素導致日軍不必專門組建舟橋部隊。日本如有全力入侵基本屬於中亞而非東亞的西部中國的企圖,則須組建舟橋部隊,日本海軍艦艇基本無法開進西部中國任何一條山地江河。

此事豈非暗示:蘇日兩國之間確實存在上述劃分在華勢力範圍、緩衝地帶密約?

又據近年發現的日本「朝鮮銀行」檔案披露,日軍計畫在自身於華佔領區域和勢力範圍之內,掠奪到了足夠富源之後,便行遽爾掉頭轉向,發動東南亞戰爭、太平洋戰爭。中國戰場服從外部戰場。

由此順便問問:我們真的「拖住了日軍」了嗎?日軍真的「兵力不足」了嗎?我們祇是「延宕了日軍」,令其不能儘快深入而已;兵力若果不足,日本咋有能力再闢萬里海疆侵略戰場?

親日張作霖被蘇方炸死、張諾二役蘇軍大勝日軍,已經證明蘇聯後發制人決心堅定、實力強大。由此推斷:中條山戰役、台兒莊戰役、豫東南戰役、武漢戰役、長沙戰役、石牌戰役等,日本方面僅是旨在維護自身在華佔領區域和勢力範圍,以及京廣鐵路沿線兩邊不被進犯、蠶食。例如,不少軍事評論員認為,日軍1943年進攻石牌的戰略目的,僅是給予國軍重創,以保宜昌武漢之間日營河運不受國軍破壞;日方有關戰史也從未承認過:此戰意在奪取重慶。

侵華日軍正在某地水淺渡口人力推行一無機動載軍車小渡船,可憐兮兮。

蘇軍舟橋部隊在第聶伯河上熟練架設浮橋

以上種種,可以解釋為何日軍沒有選擇最為易渡的後套黃河南渡,以及放棄攻擊唾手可得的潼關,雖遠必誅地追殲國軍、共軍,以及徹底截斷上述國際軍火運輸路線,就是:害怕蘇聯後發毀約入華干涉!

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存在這個密約的原因,蘇聯援助中共餉械尤其是60萬支三零式、漢陽造槍及彈,不僅得以無憚啟運,而且得以持續運達。光有無憚啟運,沒有持續運達,受援一方「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等於沒運?贏得二戰全勝的蘇聯最高領導、蘇軍總參謀部,怎麼會是瑟瑟的「小腳女人」?

近年「國粉」大肆宣傳共軍曾和日軍、汪偽勾結,乃有日軍從沒轟炸延安為證。其實讀者查查「百度百科」,就可知道:這是隨心所欲編造出來的謊言。和筆者母親曾桂友一道奔赴延安參加中共連她一共四位,其中屈湄就是在延安死於日軍轟炸。另外,日軍多次轟炸黃河以東共產黨根據地,尤其是晉察冀解放區。

四、條約護華作用強於由東向西戰略

 

史達林勝過蔣百里。由此可得結論:即於蘇軍掃滿之前,蘇聯通過和日本劃分各自在華勢力範圍,留下緩衝地帶,以及為保自身在華勢力範圍予以國共雙方大量蘇援餉械,乃為共方未被日軍盡殲於陝甘寧,國方未被盡殲於川滇黔做了左右全局貢獻。蘇聯這種貢獻一旦大白於世,會令國人愛恨交集。賴此蘇聯進逼際會,共產黨得以趁勢而上。非常吊詭,非常幸運是吧?外因為主還是內因為主?於是還可澄清:蔣百里提出的「日寇大肆入侵,即行退守華西,放棄割據南方」的戰略構想,固屬高明,但是抗戰時期華西得以保住的首要原因,並非蔣氏之議,而在於蘇日對峙。後來胡宗南部退守華西,不是三下兩下就被解放軍摧枯拉朽?

抗戰時長期擔任戰區司令長官,對這場戰爭可謂瞭若指掌的張發奎晚年回憶明確表示:其一,「(八年抗戰)我認為談不上英雄史詩,我們所做的一切祇不過是以空間換取時間」;「講句真話,我們從未取得一次勝利,祇是延宕了敵人的前進」。其二,「我感覺敵人能攻佔任何他們想要的目標;倘若他們沒有佔領某地,那是因為他們不想要。在整個抗戰期間我思路一貫都是這樣。一切都是時間問題。」(見諸《張發奎口述自傳——國民黨陸軍總司令回憶錄》,夏蓮瑛訪談及記錄,胡志偉翻譯及加注(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267頁)

為啥「他們不想要」?「害怕蘇聯後發毀約入華干涉」唄;為啥「是時間問題」?等待盟軍騰出手來拯救中國唄。

五、再論蘇聯假造田中奏摺河本供詞

據此又可擴大思路,提出以下相關問題:是否存在那部連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都沒找到的「田中奏摺」?

在東京審判時,由於美國方面提出《田中奏摺》無法斷定真偽,所以法庭沒有認其可做對倭寇戰犯審判的證據。(見諸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14ea2010006u7.html

現實當中,日本實施的乃是石原莞爾所擘畫的「以戰養戰,領大東亞」路線圖,而非所謂田中奏摺所畫的「必先征服滿蒙」、「必先征服中國」、「必先征服亞洲」路線圖,恰與顧維鈞、秦德純二氏所持「日本實際就是這麼做的」之論點相反。真要實施田中方案,日本侵華就得派兵四百萬,二百萬本是大大不夠。事關重大,日本軍部要員豈是兒戲之輩?儘管認為代表東方文明的日本,將和代表西方文明的美國終有一戰,石原莞爾卻斷然反對近期實施這一想法,所以他不贊成日本1940年代發動太平洋戰爭。 

中亞其實並不屬於東亞,新疆、西藏、甘肅、青海、寧夏、內蒙西部雖在中亞東部,卻仍屬於中亞。「大東亞共榮圈宣言」聲稱該圈首要包括中日滿韓。儘管如此,筆者理解,在日本政府心目當中,這個中國祇是半個中國即東部中國。日本實際執行的武力佔中行為證實了這一點。再說一遍,口頭說什麼不重要,實際做什麼才重要! 日本政府還於19447月正式承認了中共政權。

筆者相信,田中奏摺的寫手,炸張作霖的兇手(見諸托托著《皇姑屯事件真相:張氏父子與蘇俄之謎》(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8),都是蘇聯方面安排的人,意在挑起中日戰爭,禍水東引。

近年甚至有人建議應把抗日戰爭起點,推前到192864日張作霖被炸身亡,因為張氏當時乃為中華民國的最高領導人。筆者曾經翻查瀋陽市圖書館館藏國人所辦《盛京時報》,發現該報當月報導張氏被炸一事,祇有三則內版短訊:被炸、死亡、出殯,每則報導不到百字或者稍超百字,並且言明:兇手已被捕獲,來自南軍,即北伐軍;沒有懷疑日本,遑論蘇聯;瀋陽民眾波瀾不驚,沒有一人抗議遊行。東北民眾誰也沒有將張作霖視為國家元首,遑論關內民眾!所謂河本大作就是炸張兇手,乃是18年後東京審判之時,始由日本前陸軍省兵工局局長東宮隆吉少將首次「交代揭發」出來,之前關東軍總部一直加以否認;連同河本大作本人於太原戰犯管理所所作《我殺死了張作霖》,筆者相信,都是蘇聯派人引誘二人所作偽證,交換條件想必就是放回二人所在西比利亞勞改的日俘親友。如今經由蘇聯檔案確認炸張乃為蘇聯所為(筆者懷疑蘇聯炸張動機之一乃為報復他槍殺郭松齡,絞殺李大釗)。

俄蘇共黨對於張作霖可是恨之欲其死的。共產國際派駐中國代表維經斯基曾於1923年說過:

張作霖……是日本的走狗,奉行的是日本的政策,是我們最兇惡的敵人。從蘇俄方面說,同他沒有任何談判的餘地。給他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即使是間接的幫助,都意味著加強敵人的力量。[見諸黃修榮主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馬貴凡等譯《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第一卷:《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國民運動革命運動(1920—1925)》(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204]

類似的仇視張氏言辭在新揭蘇聯政府檔案當中比比皆是,而在已揭日本政府檔案當中,筆者幾乎看不到日方對於張氏的仇視,看不出日方恨之欲其死的跡象。

六、蘇日中立條約帶來美日中立航線

2018年春節過後一個星期,筆者受到友人贊助,獨自前往美國的夏威夷島旅遊了四日。由於以前曾經參觀過珍珠港事件紀念館,這次就沒再去,而是參觀了一個軍事博物館和一處軍人公墓園,到書店和二手書店淘了七八本政治學、軍事學書籍。海水還不夠暖,沒去游泳;火山遠在別島,未能觀火。結果這次旅遊仍是一次軍事歷史踏察。軍事博物館強調,二戰期間夏威夷日裔人軍事效忠美國事蹟:有5000餘人接受情報搜集、密碼破譯訓練,被派往太平洋戰區和亞細亞戰區;有萬餘人參軍後給集中組成一支建制部隊,被派往歐羅巴戰區與德、意等國軍隊作戰,傷亡率高於美國白人、黑人部隊。後來還有夏威夷日裔人士兵被派往朝鮮、越南作戰。

但是此行的最大收穫,還不是出自軍事博物館,而是筆者在軍人公墓地壁畫廊發現了「新大陸」── 一張地圖照片(見下圖)。 

該地圖最上首白線條有標識文:Neutral Supply Line to U.S.S.R.。譯成中文是:通往蘇聯的中立航線。由於壁畫高掛,照片無法清楚還原標識文字,筆者便從穀歌上下載一幅二戰美國輸往盟國租借物資航線全圖,清楚而且簡練。左方由SeattleVladivostok那條航線就是「通往蘇聯的中立航線」。

上圖仰拍,字跡不清,以搜網得來下圖提供文字參照:西雅圖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那條黑線,就是通往蘇聯的中立航線。

七、美國租借法案物資五條輸俄路線

筆者以往飽覽群書,從沒看到強調這條航線乃為日軍不犯中立航線的述說。美國裝載輸蘇租借法案物資的貨船沿著這條航線航行,在快到蘇聯海參崴港之前,先要經過當時屬於日本的北方四島(又稱南千島群島。日本襲擊美珍珠港航母艦隊即由此出發)海域,後要經過當時屬於日本的庫頁島和北海道之間的宗穀海峽。筆者一下明白了蘇聯俄國絕不可能放棄南千島群島以及庫頁島的一個前未判明的最重要原因:這條航線這段航線對於蘇聯俄國的作用就像抗戰時期的滇緬公路以及中印公路對於中國的作用一樣!前人曾總結出兩條原因──其實較為次要:其一,南千島群島既是俄羅斯在太平洋地區的島鏈防禦的其中一環,又是進入太平洋的門戶,對俄羅斯來說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無容置疑。其二,南千島群島有著豐富的礦產。此說可謂搔不著癢處。 

進階網查得知,二戰期間美國租借物資輸往蘇聯的主要路線有著以下五條:

(一)北冰洋路線。租借物資從美國東部海港集中之後,一起出發,經過冰島,越過斯堪得納維亞半島北部,到達蘇聯北冰洋海港摩爾曼斯克港。這條線路援助總量佔22.7%。這條路線的危險:1.德軍潛艇出擊大西洋也走這條航線;2.斯堪得納維亞半島的挪威被德軍佔領,雖然北部衹有少量駐軍,但是部分航線處於德軍轟炸機作戰半徑內。

()黑海路線。從埃及出發,直接北上,經過中立國土耳其,進入黑海,到達蘇聯黑海海港新羅西斯克等。黑海線路衹在1945年蘇聯控制黑海後,才開始運輸物資,所以衹運輸了68萬噸,佔美國運輸總量的3.9%

還有這條阿拉斯加—西伯利亞空中航線,日本似乎亦無攻擊它。

(三)太平洋路線。美國貨輪懸掛蘇聯國旗,經過日本海登陸蘇聯西伯利亞地區,然後經過西伯利亞大鐵路運到蘇聯歐洲地區。這條線路運送物資佔美英等盟國援助蘇聯總量的47.1%

(四)北極路線。從1942年就開始運輸了,但衹能在夏天蘇聯北部的北冰洋解凍之後才能運輸,運輸量太少,到戰爭結束衹運輸了45萬噸,佔總量的2.5%。注意北極線路不是北冰洋路線。

(五)伊朗路線。走印度洋,進入波斯灣,在伊朗上岸,然後從伊朗運送到蘇聯。這條線路佔盟軍援助蘇聯總量的23.8%

上述五條路線之中第一、第三、第五的運輸量為22.7% +47.1% +23.8%=93.6%。第三就佔到1/2弱,還沒敵艦、敵機襲擊,顯屬五條航線當中的最為重要、最為安全的一條。「美國貨輪懸掛蘇聯國旗」,兩國船舶外形、發報語言極為不同,怎麼也騙不過日本海軍啊。

進階網查得知,所謂「中立」,就是日軍不攻擊美輪,美輪不裝載武器。不裝武器還能有啥用呢?可以裝載糧食、藥物、服裝、燃油;還可裝載專用金屬切削機床以及設備、金屬塊錠、金屬型材以及鐵路機車、車廂、路軌、吊車等等這些「民用物資」。

筆者以往辨識美國輸俄租借法案物資,竟然沒有發現榴彈炮、加農炮數目,衹有高射炮8800門之數──「戰爭之神」不知去向,令己困惑多年。經此夏威夷行,方才恍然大悟:利用這條中立航線,美方變換方式,將為製造後膛火炮所需的專用機床以及設備、金屬塊錠以及型材,還有全套圖紙以及輔助工具運給蘇方,讓其自行生產。高,實在是高!那邊廂,俄羅斯人/斯拉夫人的造炮技術、用炮戰術於世Second to none:迫擊炮、榴彈炮、加農炮、火箭炮都是他們發明的呀!俄蘇炮兵曾經打得法國人、德國人、關東軍、東北軍滿地找牙;四野迭剋東北、華北、中南、海南,又何嘗不是來自蘇軍的炮兵顧問、炮班骨幹的傑作?

1947年,蘇聯給了四野一萬門迫擊炮,8000門後膛炮,蘧然根本改變了中共軍隊的作戰樣式──史達林想對毛澤東說的是:「你不懂炮,乾脆我來;別再執迷『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了,炮筒子裡面出政權才是真的喲!」毛澤東終究也沒弄明白這道理──他總結的「十大軍事原則」壓根兒就沒一字為炮,解放後出《毛選》也沒加。關於這點,筆者可為讀者提供一個有力旁證:前述之列多夫斯基於其所著之書《史達林與中國》中184頁記述:史達林曾對周恩來說:「我們就是用炮彈把德軍壓下去的。我們的炮射程為2000公尺,而德軍的炮射程僅為1000公尺。炮是件大事。」

由於有了這條中立航線,美國得以將近一半的援蘇租借法案物資平安運到蘇聯,大大增強了蘇聯打擊先德國後日本的能力;解放戰爭伊始,蘇聯奧援中共軍火裡面包含很多美國租借法案物資。這些都是蘇日中立條約的衍生事物!

八、日本不阻航線運輸實為背叛德意

如前所述,《蘇日中立條約》乃是蘇聯與日本於1941413日簽訂的在戰爭中相互保證中立的條約。日本偷襲珍珠港發生於1941127日。美國租借法案正名為《促進美國國防的法案》(An Act to Promote the Defense of the United States),是指美國無償或者有償為法國,英國,中國,蘇聯等同盟國提供糧食和軍火等。它於1941311日簽署成為法律,並結束於19459月。大部分援助是免費的,衹有一些物資如船隻等在戰後被歸還。作為回報,美國獲得了戰爭期間在盟軍領土上的陸軍和海軍基地的租借權。共計價值501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6670億美元)的物資運抵了上述各同盟國。價值314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4180億美元)的物資運達英國,價值113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1500億美元)的物資運達蘇聯,價值32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426億美元)的物資運達法國,價值16億美元(相當於今天的213億美元)的物資運達中國,而剩下的價值26億美元的物資運達其他同盟國。

美國發佈租借法案乃於1941311日,在前;《蘇日中立條約》簽署乃於1941413日,在後,兩項事件的間隔僅僅為32天,顯而易見,《蘇日中立條約》正是蘇方為了美國租借法案物資安全運達蘇聯遠東,而與生怕蘇軍攻擊滿洲的日本簽署的,條約必然會有另一秘密附件規定此事──等待後世學人挖掘出來,而非僅有前引表面文章,總得「又好看又好吃」(毛澤東語)才行。

顯而易見,蘇聯在條約1946413日到期之後的194588日宣佈對日作戰,即為符合該條約第三條「如果條約雙方都未能在條約到期一年前宣佈無效,則視為自動再延長五年」,並無國人仇蘇人士所聲稱的撕毀條約之嫌。

日本與蘇聯簽署中立條約,乃為違反1940927日簽署的有效期為十年的《德日意軍事同盟條約》以及背叛德意兩國之舉。該條約的主要內容是:

日本承認並尊重德意在歐洲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大東亞建立新秩序的領導權;三國保證如締約國一方受到目前未參與歐戰或中日衝突中的一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相援助;上述條款毫不影向各締約國與蘇聯現存的政治地位。

1940年,美國尚未對日對德對意宣戰,因而尚無租借法案、中立航線二事發生。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