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撤退真相
作者: 網絡新聞

新思潮

更新於︰2021-10-10 Print Friendly and PDF

四年多前,2017年6月28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訪問美國首都華盛頓,作為其訪美行程的第一站,即美國海軍陸戰隊博物館,文在寅向長津湖戰役紀念碑獻了花圈,文在寅滿含熱淚地說:「若沒有長津湖的勇士們,沒有(聯合國軍)興南撤退作戰的勝利,我的生命就不會開始,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我。」。。。「我對韓美同盟的未來毫無懷疑,它將成為更偉大、更穩固的同盟。」 他向長津湖戰役中犧牲的烈士致以敬意與謝意。——「一起走(We Go Together)」是韓美同盟堅不可摧之誓詞。

文在寅為什麼說這個話呢?原來文在寅雖然出生在韓國,但他的父親文勇炯和母親姜韓玉卻都不是韓國人,而是祖祖輩輩生活在朝鮮北部咸鏡南道的北方人。戰爭,無論冠以何種冠冕堂皇的名義,受難的總是老百姓。


在1950年金日成發起的那場「祖國解放戰爭」中,文勇炯背著所有家當,攙扶著年輕妻子,在炮火連天硝煙瀰漫中,艱難地走在興南海岸邊的逃難的人流里,與十幾萬走投無路的北朝鮮難民一起,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關鍵時刻是聯合國軍的阿爾蒙德將軍伸出了人道主義的援助之手,文勇炯夫婦得以乘船從咸鏡南道的興南港逃離北朝鮮逃離戰爭。


2014年韓國導演尹濟均有部票房率極高的電影叫《國際市場》,影片再現了1950年12底的那個寒冷的月份,驚恐的北朝鮮民眾擠滿了朝鮮半島幾個海港口岸,他們忍痛拋棄故鄉的一切,義無反顧地投奔韓國。慌張的人們爭先恐後擠上聯軍的船隻或軍艦,混亂的過程中免不了發生一切: 踩死踏傷、細軟遺失、骨肉走散。。。但他們還是毅然地捨棄了故鄉的一切,只要登上聯軍的船隻,一切皆可拋棄。


1953年1月24日文勇炯夫婦在韓國的巨濟島產下他們婚後的第一個男嬰———即如今韓國人集體反中大環境下被斥為 「哈北軟蛋「 文在寅。

興南是北朝鮮的一個海港城市,嚴格地說是北朝鮮第二大工業城市咸興的外港。興南撤退是1950年12月11日—24日東線聯合國軍, 根據80年代解密的美國朝鮮戰爭政策主動撤離北朝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其實所謂的興南撤退這個定義其實並不十分準確,聯軍撤退的地點不僅是興南,還包括位於東海岸線的軍港元山和城津(今金策市),而這三個港口相互之間的距離是80—100公里。有人把興南撤退比作美國版的敦刻爾克,美軍在北朝鮮長津湖戰役失敗後的逃跑,這是不瞭解歷史的表現而導致錯誤結論。


當年美軍既不是戰術失敗,更非戰敗潰逃,而是秉承杜魯門親自簽署的NSC—81/1文件精神(如遭遇大規模蘇軍或中國軍隊,美軍應避免地面作戰,迅速脫離接觸撤回三八線)而制定的政策性撤退:

1) 西線聯軍放棄平壤、海州、沙裡院等一系列戰略要地,迅速與中國軍隊脫離接觸,撤離北朝鮮;

2) 東線聯軍放棄咸興、興南、元山等戰略要地,乘船迅速撤離北朝鮮。興南撤退的計劃是聯合國軍全部撤離北朝鮮計劃的一部分,興南撤退計劃是1950年11月28日開始制定的。

請大家注意:這個日期是長津湖戰役發起的第二天,也就是說戰役剛剛開打,聯軍就著手準備撤退,所以不存在戰敗的說法。


當時聯軍在東線的部隊是第十軍團:下屬的三個美國師兩個韓國師,共有十萬人馬。由於擔心陸路撤退可能會被中朝軍隊糾纏,所以阿爾蒙特將軍制定的方案是走海路撤退。


海上撤退雖然安全而且損失小,但不如陸地撤退那麼簡單快捷 (轉頭撒丫子就可以跑),首先這十萬部隊需要集結地點,除了十萬人員以外,需要撤退的還有一萬八千輛各種車輛,八千六百噸的彈藥,一百萬加侖的汽油,三十三萬噸的武器裝備器材以及其他各類軍用物資。因此要運送這些部隊和物資,需要海軍75艘運輸艦,15艘運兵船和40艘坦克登陸艦來配合這次撤退。第十軍團司令阿爾蒙德少將同時下令最大限度使用興南港西南的永浦機場,工兵們在嚴寒下破凍土臨時在機場鋪設了兩條短跑道,使得機場從撤離量也能達到500噸。


雖然第十軍團參謀們業務能力頗為高效,制定的撤離計劃也嚴密無隙,但還是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希望隨軍撤退的十幾萬北朝鮮平民。美軍參謀們想破腦袋也難以想象,在朝鮮北部寒冷的冬季里,會有如此驚人數字的朝鮮民眾寧願頂風冒雪,背井離鄉,也要跟隨聯軍撤往南方逃離北朝鮮。這些人之中有的是跟隨陸戰1師從長津湖地區長途跋涉近200公里一路走來的,有隨美7師從中路的北青和利原撤到興南的,還有咸鏡北道沿海地區隨韓軍撤退來到興南的。難民們頭頂行李、手拎包裹、推著小推車、趕著牛車,默默無聲地走在聯軍後面,有誰倒斃了,就被匆忙放在路邊,最終超過五萬人難民來到興南郊外。為了防止中國軍隊或朝軍便衣滲入難民群偷襲聯軍(以前多次發生過類似事件),第十軍團各部最初接到的命令是難民一律不得進入興南防守陣地以內。無奈之下,難民們只好擁擠在咸興到興南的公路和鐵路線上,聚集在碼頭港口露天的空地。但仍然有些人頭頂瓦罐身背行囊緊跟在部隊後面,死活不肯不離開,即便聯軍士兵朝天鳴槍警告也無法驅散。還有人甚至擅自偷越封鎖線,結果被地雷區的地雷炸藥所傷。


12月12日有人在咸興市散布謠言:只要難民撤到興南港口,聯軍就會負責撤離。這一謠言迅速引發了咸興市區及附近更多的的居民趕到火車站,達乘最後一班東行列車奔赴興南。由於火車嚴重超載,三十多公里的距離,火車竟然運行了三個多小時。沒有趕上火車的人也沒就此罷休,大隊人馬拖家帶口,攜帶婦女老人兒童,自行車、牛車、馬車、步行趕往興南。後續的人與已經在興南的難民匯集一起,人數已經高達十萬人。


面對十萬把生命和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的民眾,年輕的美國小伙子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控制和處理。12月14日,大批難民終於突破封鎖線,排山倒海潮水般地湧進了興南防守陣地。事態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聯軍只好就地搭帳篷安排管理這些難民的吃喝居住。為了防止混入的朝軍特務偷襲,難民營晚上嚴格實行宵禁。


雖然十萬難民的吃喝住宿對聯軍來說已是個負擔,但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幫助這十萬難民安全逃離北朝鮮。當時第十軍團有些將領有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時間緊,船隻僅夠撤離軍隊和必要物資,根本無力攜帶十萬難民和他們的行李。但是,第十軍團司令阿爾蒙德卻少將卻堅持了自己的看法:聯軍是正義之師,必須從人道主義原則出發,向這些苦難的戰爭難民伸出援助之手。寧肯丟棄物資和彈藥,也要設法讓難民們逃離。對於阿爾蒙特這個人,中國有很多臉譜化的說法,其實這個人是一個標準的美國軍人,做事雷厲風行,大膽果斷 (否則麥克阿瑟也不會重用他),不懂政治但有其愛心的一面。阿爾蒙特立刻與海軍方面聯繫,除了要求緊急增撥船隻救援難民外。在船隻噸位允許的情況下,最大可能的擠出空間塞入難民,有一個算一個,使他們能夠逃離戰爭。阿爾蒙特還專門任命第十軍團副參謀長福尼上校具體負責難民的登船事務。

 

難民的撤離首先從興南以南的元山港開始,從12月3日到10日,高達七千人的朝鮮難民從這裡逃離了北朝鮮,然後開始的是興南港和城津港。難民登船的順序是:政府僱員及家屬第一優先,當地知名人士第二優先,最後才是普通平民。所有韓國海軍的艦艇均不參加作戰值班,一律用來裝載難民。又在朝鮮當地雇傭動員了一批漁船、客輪、運載難民。但這些行動都是小規模的,遠水不解近渴,大批的難民仍然滯留在興南港。


12月23日運載難民達到了高潮,福尼上校親自指揮三艘維多利亞號命名的美國貨輪和兩艘海軍的坦克登陸艦來到興南,全部騰空後專門輸送難民。僅僅維多利亞的1號船瑪麗蒂斯.維多利亞號 (7600噸)一次就撤走一萬四千名朝鮮平民和婦女兒童,文在寅的父母就是乘坐這條輪船離開北朝鮮的。據原城津市居民當年僅有29歲的鐘敬元女士回憶,船上擁擠不堪,連坐的地方都沒有,只有生孩子的婦女才能有機會躺下生產。鐘女士和自己三歲的兒子坐在輪船的甲板上,頂著日本海海面上刺骨的寒風,默默地與其他難民擠在一起。由於輪船航速慢,三天後方到達釜山,但又因釜山已經接受太多的難民,他們必須續航至巨濟島,到了巨濟島才得以上岸,完全脫離危險。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接納北朝鮮難民的巨濟島今天成為韓國右翼色彩最濃厚的 「反共大本營」 ,是右翼政黨的票倉,那兒的北朝鮮百姓無語問蒼天: Z國鬼子入侵的血海深仇何年何月得報? 同時這些逃離家鄉的北朝鮮人對聯合國軍,對阿爾蒙特將軍恩情則是難以筆墨描述的。


12月24日是撤退的最後一天。福尼上校面對身邊無際的難民潮和碼頭上堆積如山的彈藥和汽油,毅然做出了最後的選擇:剩餘坦克運輸艦立即停止裝運物資,最大程度允許難民上船。經過幾小時的混亂擁擠後,難民們和他們的行李卻全部登船,而大批的美軍物資卻無法運走。福尼上校登上「麥金萊山」號指揮艦,指揮最後的艦隊徐徐駛離興南港,然後由掩護艦隊炮擊碼頭上岸邊的剩餘物資,並對興南港的碼頭倉庫火車調配場油桶及彈藥發射火箭,使半個城市被燒成了一片廢墟。曾在聯軍中擔任英語翻譯的玄鳳學老人就是咸興人,當時就在最後一批撤離的難民之中,看到自己的船駛離興南港,才與母親以及其他難民松了口氣。後來玄鳳學的母親開辦了一所救濟院,專門收容那些來自咸興的戰爭孤兒。


到1950年聖誕節為止,聯軍從興南、城津,元山三地共撤走十萬作戰部隊,還撤走朝鮮難民共九萬八千一百人,特別值得一說的是:在撤退期間共有五名嬰兒誕生,在那種戰火紛飛的艱苦條件下,母子竟然全部平安,可謂奇跡中的奇跡。同時期, 西線美軍部分由鎮南浦登船由海路撤退, 主力以美25師、韓1軍團、英27旅的順序依次經陸地向三八線以南撤退,大約30余萬北朝鮮民眾,毅然攜妻帶子逃離家鄉,乘坐火車,汽車、馬車, 牛車,獨輪車,跟隨美軍撤離北朝鮮。


——「一起走(We Go Together)」是韓美同盟堅不可摧之誓詞。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