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這個世界擁有更多自由
作者: 余 杰

書評

更新於︰2011-09-06 Print Friendly and PDF

● 編者按:當代各國領袖退休之後,多以回憶錄回顧平生,總結執政得失,作為對人民和歷史的一份交代(中共除外)。曾因對伊戰爭飽受抨擊的布什的書,展現堅定的自由理念和信仰,並非「不學無術」而是一個捍衛美國價值觀的強勢總統。


●     美國前總統布什自傳《抉擇時刻》8月1日在中國出版上市,布什為中文版寫了致中國讀者的序言。(本刊資料)
 

  在《抉擇時刻》這部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坦誠率直的總統自傳」中,喬治.W.布什(港譯布殊)並沒有按時間順序描述自己的人生歷程,而是挑選了決定其總統生涯和個人生活的十四個重大決策,一一娓娓道來。他為某些飽受詬病的抉擇辯護,也坦承某些失誤。

  他說:「從現在開始幾十年之後,我希望人們把我看成是這樣一位總統:他意識到了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中心挑戰;他兌現了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安全的承諾;他在追求自己的信仰時沒有絲毫的動搖;他信任每個人,讓他們作出生命中的選擇;他也利用美國的影響力在全世界推進自由事業。」二○○八年,布什結束其總統任期時,其支持率極低,與之形成顯明對比的是,新總統奧巴馬光芒四射地接任。三年之後,奧巴馬的光芒逐漸黯淡,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懷念布什時代。隨著歷史視野的放寬,我相信人們對布什的評價,一定會比他自己的期許更高。

啟發布什「自由議程」的三本書

  布什執政八年,外交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自由議程」。他在第二屆任期的就職演講中說:「支持各國各民族的民主運動和民主體制成長,最終消滅全世界所有暴政,是美國應當採取的政策。」他認為自由議程既有理想成分,也有現實成分。理想成分在於自由是萬能的上帝賦予全人類的禮物。現實的成分在於自由是保護美國長治久安的最可行方式。

  雖然歐美的自由派媒體常常嘲諷布什「不學無術」,加拿大的一個圖書節上甚至打出「書籍和布什是距離最遠的兩種東西」的標語,但實際上布什畢業於耶魯和哈佛兩所名校,妻子勞拉是酷愛書籍的圖書館員,布什本人即便日理萬機,亦手不釋卷。啟發布什制訂「自由議程」的,便有三本書。

  第一本是夏蘭斯基的《論民主》。夏蘭斯基是蘇聯猶太人,後移居以色列,在以色列內閣擔任過部長。他曾在蘇聯勞改營服刑九年,對如何以民主顛覆暴政有獨到思考。他將專制政府比作一個士兵,總是拿槍不放,一直指著囚犯。最終士兵的胳膊累了囚犯逃脫了。布什深受這一比喻的啟發,在自傳中說:「我認為在專制者的胳膊上施加壓力,是美國的責任。我把這個目標作為我對外政策的核心部分,這是我擔任總統期間最大的決定之一。」

  第二本是朝鮮持不同政見者姜哲煥的《平壤水族館》。這本書講述了作者在朝鮮勞改營遭受的長達十年監禁與虐待。布什說:「在我擔任總統期間所閱讀的書中,這是最有影響力的一本。」布什曾邀請作者到白宮做客,作者的悲慘經歷激起了他對金正日的強烈反感。布什指出:「長遠來看,我相信只有人民獲得自由,朝鮮才會發生意義深遠的變革。」

  還有一本是自傳中沒有提及的、張戎夫婦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是布什的枕邊書之一,他特別推薦給德國總理默克爾,說這本書深刻地揭示了專制政權運作的秘密和獨裁者的內心世界。出身牧師家庭、在昂納克統治下的東德生活過的默克爾,對該書必定會有切膚之感。除了英國首相布萊爾以外,默克爾是最支持「自由議程」的西方國家領袖。

支持不同政見者推崇普世價值

  布什政府釋放出明確的信號,表達對全世界的自由鬥士的支持。他在自傳中寫道:「我在擔任總統期間,會見了超過一百位不同政見者。他們的處境看起來很淒涼,但這並不意味著失去希望。每當人民最終獲得自由,通常都是這些不同政見者和良心犯,成為自由國度的領導者。捷克的哈維爾和南非的曼德拉都是典型的例證。」榮幸的是,我在白宮受到過布什總統接見,並一起分享宗教信仰自由話題。布什是歷屆美國總統中最關注宗教信仰自由的人,他多次告訴中國領導人江澤民和胡錦濤:「宗教信仰者心靈平和、富有成效,這樣的公民能夠把國家建設得更加強大。為使中國人民發揮全部潛能,應當賦予人民更大的自由。」

  雖然有人指責「自由議程」是強制輸出美國價值,但布什反駁說,自由不是美國獨有、獨享的價值,而是人類的普世價值。二戰結束時,世界上只有二十四個民主國家,而在二○○一年布什就任總統的時候,民主國家的數量已經增長到一百二十個。

對兩場反恐戰爭的檢討與辯護

  布什上台伊始便遇到「九一一」恐怖襲擊事件,隨後他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使自己成為飽受爭議的「戰爭總統」。但他並不為這兩場戰爭感到後悔。

  在阿富汗問題上,布什承認重建工作準備不足。經過蘇聯的侵略、佔領以及軍閥混戰、塔利班的野蠻統治之後,曾經相當西化和開放的阿富汗,其社會結構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中產階級和專業人士要麼被殺,要麼逃亡,小說《追風箏的人》中對此有栩栩如生的描述。雖然美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打垮了支持基地組織的塔利班政權,但阿富汗的重建進展相當緩慢。布什寫道:「幫助阿富汗人民建立一個行之有效且符合其文化傳統的民主制度,需要漫長的時間。這一任務必我想像的更加艱巨。」

  對伊拉克問題,布什承認沒有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他的聲譽造成了傷害,「每當想到這件事,我就有一種噁心的感覺,直到現在還是這樣」。但他又認為情報的失誤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他下令調查這一錯誤的原因並制訂措施以避免重蹈覆轍,但他並沒有懲罰情報人員,因為不可能要求所有的情報百分之百地正確。布什還提及,同樣的信息,當時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也曾向他轉達。

  薩達姆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美國對伊開戰的理由之一,但不是全部理由。布什認為即便沒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伊開戰也是正確決策。他在自傳中透露,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威塞爾全力支持這一決定。威塞爾說:「儘管我反對戰爭,但我支持進行干預,對抗邪惡,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布什寫道:「那麼多反對戰爭的人,不承認威塞爾這樣的人做的道德層面的論證。反對在伊拉克進行軍事行動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致力於人權事業的人。現在他們卻來譴責我不該對一個用毒氣殺害庫爾德人,用武裝直升機掃射什葉派教徒,把幾萬人埋進萬人坑的傢伙使用武力。」

  在這個意義上,推翻薩達姆獨裁政權,阻止其對少數民族和政治反對派的大屠殺,是糾正當年西方民主國家眼睜睜地看著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錯誤的「不干涉政策」。布什說:「因為我們在伊拉克的行動,美國最固執和危險的敵人之一永遠停止了對我們的威脅,世界上最動蕩的地區失去了其主要的暴力、混亂來源之一。伊拉克人民離自由、民主、安全的夢想還很遠,但他們現在得到了機會,比從前得到過的要多得多。」所以,他指出:「沒有人能否認,解放伊拉克是人權事業的一個成就。」

  另一方面,伊拉克的民主化不是伊拉克一國之事,它將對整個中東地區將產生示範效應。在布什任上,黎巴嫩發生了「雪松革命」。黎巴嫩政治領袖瓊卜拉特說:「當我看到伊拉克人民參與投票,我知道這是一個新阿拉伯國家的開端。敘利亞人民、埃及人民都說有些東西在改變。柏林牆已經倒了,我們都看得見。」就像里根對蘇聯東歐集團施加壓力、促成其內部發生變化,到了老布什上台後蘇聯東歐的劇變才發生一樣;布什的「中東民主路線圖」政策,直到二○一一年才引發中東的民主化浪潮,從突尼斯、埃及、利比亞敘利亞到約旦、也門,獨裁政權紛紛垮台,統治者被迫啟動政治改革,人民追求自由的願望不可遏止。可見無論在甚麼文化和宗教傳統之下的人們,對自由的熱愛都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宗教信仰對個人及施政的影響

  作為近年來信仰最為虔誠的美國總統,布什在自傳中毫不掩飾信仰對個人生命的改變:若不是信仰上帝,他不可能戒酒戒煙;若不是回應上帝的呼召,他更不可能成為美國總統。

  早在德州州長任上,布什便在思考如何將宗教信仰的潛在能量與政府的公共政策相結合。他認為政府不應當視宗教為洪水猛獸。如果基於宗教信仰的組織所主導的社會福利項目能夠讓所有人都平等地獲得福利,那他們為甚麼不能與官辦的社會福利機構分享納稅人提供的資金呢?讓宗教組織發揮其優勢參與公共事務,不僅不違背政教分離的原則,而且兩者可以相得益彰共同促進民眾的福祉。

  布什啟動的項目之一,便是在監獄中推行「內心感化自由倡議」。尼克松時期惟一因「水門事件」入獄的高管科爾森,後來洗心革面,致力於的監獄感化事業,為罪犯提供心靈救贖,成效顯著。布什邀請科爾森的機構進入德州監獄系統,當選總統之後,更是在全美的監獄中推廣此計劃,為服刑人提供聖經導師和人生指導課程。布什本人也深入監獄,與被信仰脫胎換骨的囚犯們一起高唱《奇異恩典》。接著是耶利哥宗教慈善項目,為刑滿釋放人提供再就業服務。這些得到過宗教組織幫助的囚犯,再次犯罪率僅為百分之十五,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在布什任期內,為基於宗教信仰的組織帶去兩百億美元的聯邦基金。

  在對外援助方面,布什從聖經裡幫助窮人和受苦之人的拉撒路的故事中汲取靈感,在幫助非洲大陸抗擊艾滋病比任何一屆美國總統都做得更好。他啟動「預防艾滋病病毒母嬰傳播國際計劃」和「總統防治艾滋病經濟救援計劃」,向非洲大陸投入數百億美元。到他卸任時,這些計劃治療了兩百一十萬艾滋病人,為超過一千萬人提供了關愛服務,幫助一千六百萬孕婦採取母嬰預防措施。在這一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足以讓布什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正是在父親的感召下,布什的兩個女兒都成為幫助非洲艾滋病患者的志願者,布什欣慰地寫道:「她們的所作所為,是全體美國人民為他人無私奉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行為的縮影。這種優良的精神,正是我一直提倡的『憐憫的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行為多來自於宗教信仰組織。」

  布什在自傳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感人至深的細節:當他訪問盧旺達的一所學校的時候,他走過一群學生身邊,說:「上帝是美好的。」她們齊聲回答說:「永遠都是!」在盧旺達這個被種族屠殺和艾滋病病毒奪去了數以百萬生命的國家,這些孩子們依然覺得得到了上帝的眷顧,這實在值得生活在像美國這樣安逸地方的人們好好學習。於是他決定再說一遍。「上帝是美好的。」孩子們用更大的聲音回答說:「永遠都是!」

  有信仰的人生和沒有信仰的人生是不一樣的。在「文革」中飽受折磨的「最後的儒家」梁漱溟,在其晚年對「世界能變得更好嗎?」充滿懷疑與困惑,早年從事鄉村建設的熱情與期望已消耗殆盡;而從基督信仰中汲取無窮力量的布什,卻始終堅信「世界必定會變得更好」,他擔任美國總統的八年,就是朝著這一願景邁進的八年。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