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改革的理性高度
作者: 曉 鳴

地球村

更新於︰2011-11-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 編者按:上篇介紹中俄改革的不同歷史背景與領導人素質的對比。本篇介紹兩國改革決策及處理危機的本質差異,強調巨大的蘇式極權體製成功的實現民主和平轉型的關鍵點是,堅信自決權原則,而這是馬列理論的原創範疇。可是中共從來沒有認同和接受這一原則。


●  促成蘇聯解體俄羅斯復興的兩位民主化轉型的歷史人物戈爾巴喬夫及葉利欽。(網上圖片)

中國改革決策的嚴重局限性

中俄兩國改革的最大阻力都是共產黨特權階層,兩國的區別是:中國當權者以不准他人說三道四的霸道,為一黨的既得利益千方百計拒絕政治改革。而俄國改革者卻痛定思痛,義無反顧地將改革進行到底,將爭持不下的重大問題訴諸全民公決,徹底摒棄了共產黨政治局常委決定一切的黑箱政治。

  中共高層提出改革開放是為挽救被文革毀到崩潰邊緣的經濟,保住陷入信仰和法制危機的共產黨政權。但鄧小平作為與毛澤東同時代的造反集團領袖,懼怕民眾因開放萌發自由精神,提出不爭論和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實用主義,寧可摸著石頭過河也拒絕順應人類民主潮流。中國改革實際上是共產黨逐步放鬆對一些領域的掌控,引進外資,以讓一部分中國人致富的許諾,換取民眾對共產黨永不舉行大選永遠掌權、永遠支配國家財富的認可。

  三十多年來自鄧小平以後,中共實施將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的高壓政策,使中國大陸無人能與共產黨講道理、論是非,結果是黨政官員貪腐案件及涉案金額屢創新高,史上罕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只是每年一次舉手通過中共決策的表決機器,會議日程全無公開聽證、質詢、辯論等真正的立法程序,充滿明星秀、民族服裝秀特色。

俄國私有化尊重每個人的所有權

  社會主義蘇聯自斯大林死後改革不斷:從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的修正主義到戈爾巴喬夫的民主社會主義但都以失敗告終。俄羅斯改革者為避免重蹈覆轍,選擇下猛藥徹底改革不是靠暴力革命,而是在現存法制內實施:總統及內閣提出改革方案,民選代表在議會質疑辯論,雙方相持不下,由選民投票決定,爭議自然不會曠日持久。

  與中共欽定的甘當橡皮圖章的中國全國人大和政協代表們相比,俄國最高蘇維埃代表們的勇氣和盡職確實令人欽佩,他們當選於蘇聯時代,曾投票支持葉利欽脫離蘇聯的法案,以及將國有企業資產歸還國民的改革;但他們為反對激進改革不惜與總統為敵。他們的強烈反對在客觀上緩解了休克療法對民眾的衝擊,為百姓謀了福利,一定程度上制衡總統權力。

  俄國開始的私有化改革是經最高蘇維埃批准,將國有資產估價,以資產券形式無償轉讓給全體國民的改革。那時我們在莫斯科住的公寓樓大門廳裡就看到政府告示,要求在截止日前出生的居民登記,領取每人一萬盧布的資產券,沒有對任何人(如農民、個體戶)的歧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比中國的國企改制更合乎情理、體現了尊重全體國民對國有資產擁有平等所有權的人權原則,匡正了國有企業由黨政官員掌控。

  當年在莫斯科英文報紙如《莫斯科時報》上,我沒讀到有發放資產券作弊醜聞的報導,但批評聲一直不斷,主要是抱怨盧布貶值,資產券價值縮水,只夠買一雙進口皮鞋的錢。地鐵通道裡時常可見年輕人舉著牌子收購資產券,後來有了資產券交易所,報紙每天刊登買賣價格。最低時,一萬盧布資產券的交易價為七、八千盧布。當大型國有企業,如汽車製造廠拍賣時,資產券行情上升,很多人後悔將自己的資產券出手,因為國企股份只能用資產券購買。當然,也有前黨政要員或黑社會,利用影響力和財力掌握大量資產券的報導。在當時遊行示威此起彼伏的莫斯科,我沒有看到有俄國國企工人的抗議隊伍。

  與俄國休克療法的陣痛相比,中國非驢非馬的經濟轉型其苦痛還看不到盡頭。


●  1993年俄國爆發憲政危機,國會反對總統葉利欽的自由主義改革,雙方對峙,葉利欽下令攻打國會,國會大廈起火。(網上圖片)

危機處理的差異:六四事件

  危機處理最能顯示一個國家機器運作的理念及合法性。中俄兩國在改革進程中都遭遇過重大的社會危機。例如中國一九八九年民主運動和俄國一九九三年憲政危機。表面上看兩國領導層處理危機的手段相似,都動用軍隊,造成傷亡。但二者有本質差異:中共領導層為一黨之私,拒絕政改,以武力鎮壓民眾,濫殺無辜。俄國領導層則堅持全面改革,軍方只是在發生暴力騷亂時,才有條件介入,並不傷及無辜,改革的前途由選民投票決定。

  八九年的中國民主運動是以鄧小平為首的保守派與數百萬要求反腐敗的學生市民對決,八十五歲高齡的鄧小平不顧一些軍官的反對,密謀調動幾十萬正規軍,在首都戒嚴長達兩星期,坦克軍車連夜對手無寸鐵的抗議民眾大開殺戒,死傷無數。我看到北京街道兩旁很多拇指粗的鐵欄杆都被子彈穿透,足見軍隊沿街掃射的火力之密集。

  在六四白天,北京市中心的中南海及天安門廣場被坦克封鎖。長安街上可見不少臨街建築的纍纍彈孔,在街口燃燒的被憤怒市民用來阻擋坦克行進的公共汽車,街面上的血跡斑斑,堆在各醫院的被槍殺者的遺體,慘相勝過二戰時日軍佔領的北平。各大學都在為死難學生設立靈堂舉行追悼會,我有個朋友因當天衝著坦克呼喊抗議口號,遭軍人追捕,被關押一百天後才通過上層關係獲釋,還要他交被監禁期間的伙食費。獲得自由後他說,唯一的願望就是飽餐一頓。

  更有甚者二十年來中共拒不認錯,拒絕賠償無辜受害者,通緝學生領袖,處決監禁很多抗議者,全面清洗處罰各部門主張政治改革之士。每年六四成了當局最緊張的日子,天安門廣場成為禁區,軍警滿佈街頭,嚴禁一切悼念活動,受難者家屬及維權人士受到嚴密監控。當局因鎮壓暴行受到很多民主國家的抵制和武器禁運,至今不能進口先進武器及尖端技術。

俄國九三年憲政危機:全民公決

  俄羅斯一九九三年憲政危機時,抗拒總統令拒不解散的最高蘇維埃開會彈劾葉利欽,警方圍困國會大廈近兩個星期,直至暴徒在保守派領袖號召下武裝攻擊電視台和政府機構,造成傷亡。次日清晨俄軍坦克包圍國會大廈。媒體事後報導,俄軍介入是有條件的,軍方與總統連夜商定,只要國會大廈周邊有示威民眾,軍隊就不會採取行動,因為控制示威是警察的責任。軍方行動在白天進行,還允許美國媒體CNN全程電視直播,全無中國軍隊半夜進城,沿街掃射,熄燈清場,坦克追碾軋死撤退學生等不可見人的血腥。

  電視畫面顯示:當時莫斯科沒有人上街阻擋坦克,軍方先是勸降,派特種兵接近國會大廈,但被樓裡槍手擊退,可能有軍人負傷。隨後,坦克才炮擊開槍窗口,直至代表們舉白旗投降。事件中首都沒有戒嚴,秩序如常。當天我看到有人在國會大廈封鎖線外與坦克及士兵合影有人撿彈殼標價出售。

  葉利欽事後宣佈所有死傷者都是俄羅斯的兒女,全部予以撫恤,因公死亡者予以國葬。當局沒有因騷亂通緝、監禁、處決任何人,被拘押的反對派首腦後來都獲特赦。兩個月後,舉行全民公決,葉利欽的改革路線及新憲法獲多數選民支持,新選出的國家杜馬取代最高蘇維埃,政治改革基本完成。

  在中國大陸,從古到今,有哪一位執政者在面臨重大社會危機時,曾想到要付諸全民決定國家命運?從未有過。

結語:俄國民主對中國的啟示

  中國和俄國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都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很多都源於長期的共產制度之害、階級鬥爭之害、官場腐敗之害、國富民窮之害、民族矛盾之害。

  在中國,因為中共領導層拒絕政治改革,特別是近十年來,領導人的自信及權威與毛澤東和鄧小平相比江河日下,唯恐天下坐不穩,更加依靠暴力鎮壓及秘密警察治國。但互聯網及微博的普及每時每刻都在突破中宣部的新聞封鎖,使中共維穩大業危如累卵。各級黨政領導心知肚明,他們掌握的權力和財富既買不回青山綠水,也買不到人心。中國貪官權貴外逃的人數及其捲攜的資金不斷創世界之最,就是一個例證。

  俄國已走上憲政民主之路,經全民公決通過的《俄羅斯聯邦憲法》序言申明:

  「我們俄羅斯聯邦多民族人民,依共同命運團結在我們的土地上,為確立人權及自由、公民社會之和平及協調,為維護歷史確立的國家統一,為貫徹普世承認的人民平等及人民自決原則,為尊重紀念先輩傳承給我們的對祖國的愛,信仰善良與正義,為復興俄羅斯國家主權並誓言其民主基礎的堅定不移,為保障俄羅斯的福祉及繁榮,為履行當代及後代人對祖國的責任,為確認我們自己是世界共同體的一部分,制定俄羅斯聯邦憲法。」

  俄國新憲法開宗明義承認人權、自由和平等的普世價值,回歸國際大家庭,行文可見美國憲法精神的痕跡,完全沒有原《蘇聯憲法》的共產黨文化遺毒。這一序言也是俄羅斯總統在就職典禮上的誓詞,足見俄國民主的不可逆性。與《中國憲法》有著天壤之別。

  在俄羅斯,共產主義思潮並未因此消失,共產黨回歸一九一七年布爾什維克革命前與其它政黨平等的本相:依法註冊,靠競選而不再靠黨軍武力獲得支持。共產黨人可以競選總統,儘管目前還看不到有勝選的可能性。共產黨人當選議員,可在議會參與立法監督施政。共產黨可以靠更多選票掌控議會,推行自己的政綱,當然也會因敗選退出政壇。但共產主義信徒還能再合法組黨。

  俄國的成功改革告訴中國人,從蘇式專制轉型為民主體制完全可以在短期內和平地達成。中國官方喉舌說,中國如果現在就實行民主,將導致血流成河的內亂,那只不過是迷信暴力的既得利益集團對民眾的恐嚇,是對普世價值和公民人權的蔑視。中共領導層中如能出現俄羅斯改革者那樣有良知、有膽識之士,不迷戀個人的既得利益,還政於民,還選票於民,不失為明智選擇,因為人類民主潮流不可阻擋,連封閉性甚於中國的伊斯蘭世界都已被捲入其中,逆之者必無寧日,依靠暴力鎮壓和新聞封鎖維持穩定的政權不可能長治久安。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