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勝選與中國對台戰略
作者: 阮 銘

專題

更新於︰2012-02-05 Print Friendly and PDF

● 編者按:政論家阮銘分析馬英九這次勝選靠的是恐懼牌打蔡、棄保牌滅宋、賄選牌保馬 。虛擬的九二共識,其實質是一國兩制,是國共聯合反獨的連胡共識。馬拿來騙台灣人。


● 這是台灣統派大報《聯合報》1月15日的頭版頭條。很多人難以認同,甚至反感。(聯合報)

台灣2012總統大選,馬英九、蔡英文、宋楚瑜三強角逐,馬英九以6,891,139(51.6%)票獲勝,蔡英文以6,093,578(45.6%)票落敗,宋楚瑜僅得369,588(2.8%)票。對此結果,台北「聯合報」以頭版上半版做了雙行大標題:

馬英九贏了

九二共識贏了

「馬英九贏在九二共識,蔡英文輸在不認同九二共識」,這一「共識」,使中國對台戰略成為選後兩岸和國際關注的焦點。

一、蔡英文一人敵兩國

這是一場不尋常、不公平的選戰,第一是中國不尋常的介入,第二是資源投入的懸殊。

這兩個因素過去也有。但過去中國介入,被視為票房毒藥,沒有人敢隨中國指揮棒起舞。過去國民黨擁龐大黨產賄選,法務部和檢調有人敢抓。

這次非同尋常。中國指揮棒下的「九二共識」決勝負,是這次台灣大選的奇觀。選戰伊始,中國國台辦王毅即發號施令:「九二共識是兩岸基礎,基礎不存則大廈傾覆!」

馬英九隨中國指揮棒起舞,昔日毒藥成了今日春藥。選戰後期,當蔡英文的「公平正義」訴求、「三隻小豬」小額捐款獲得廣大選民認同,聲勢壓倒馬英九之際,國共聯手威脅台灣選民,製造「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和平」的恐懼心理,大財團總動員「挺馬挺中挺九二共識」!雖被學者南方朔指出馬英九淪為欺騙民眾的「恐懼販子」,已難挽狂瀾。

中國出手援馬,認定此役輸不起:蔡若勝選,「一國兩制」、「終極統一」勢將破滅。因此國共兩黨傾兩國之資源,打「九二共識」牌保馬。宋楚瑜之參選,更激發國共聯盟危機感。國民黨最後靠「恐懼牌」(打蔡)、「棄保牌」(滅宋)、「賄選牌」(保馬)取勝。

蔡英文處於資源絕對劣勢的境況下,靠「三隻小豬」為代表的民眾支持,打這場「一人敵兩國」的硬仗。馬僅勝蔡八十萬票,比二○○八丟失一百四十萬票。蔡雖敗選,仍有近半選民熱情相挺,誓言「絕不放棄」!

二、「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

「九二共識」贏了!但「九二共識」究竟是什麼?發明者從不講明,說是「妙在創造性模糊,不可說」!

選前從美國趕來挺「九二共識」的包道格,說了句「九二共識是虛擬的,但有用」,似乎比馬英九的「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一中就是中華民國」誠實些。所謂「虛擬」,即一九九二年根本不存在「九二共識」。二○○○年連戰敗選,蘇起才「虛擬」出這個概念。

二○○五年胡錦濤簽署「反分裂國家法」、遭台灣人民強烈反對之際,胡錦濤邀連戰到中國舉行「連胡會」化解危機;從此「一個中國,聯合反獨」的「連胡共識」,成了「九二共識」的內涵。

二○○八年馬英九當選總統,未經任何合法程序,自行宣告接受「連胡共識」。於是「創造性模糊」的「九二共識」,成了馬政府和中國「兩岸政策」的「基礎」。

所謂「有用」,就是用「模糊」來欺騙那些願意受騙的人。像站出來挺馬挺「九二共識」郭台銘、王雪紅、張榮發,真笨到聽不出馬英九的「一中就是中華民國」是撒謊嗎?當然不是。他們在中國發大財,誰不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存在於台灣海峽對面?但為了私利,甘願幫馬傳播謊言欺騙公眾。

說穿了,「虛擬」的「九二共識」,包裝的內容就是鄧小平發明的「一個中國,兩種制度」。那還是台灣的蔣經國時代,鄧小平拜托李光耀兩度到台灣向蔣經國傳話,逼蔣談判「一國兩制,和平統一」,被蔣經國拒絕。

據項南說,鄧小平一九八四年視察廈門特區時,同他議論此事。當時怕蔣經國不相信「一國兩制」,項南說,「我們可以再大方一點,不但台灣保留原有制度不變,福建也交給蔣經國管,把台灣的發展模式推廣到福建,讓蔣感受誠意。」

馬英九們總是說,「中國變了」,胡錦濤的「九二共識,和平發展」,不同於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其實是台灣變了,中國未變。

胡錦濤講對台政策,每次都重申在「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方針指導下,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促進兩岸「和平發展」。所有概念,均不出鄧小平「一國兩制」的框架。

而台灣在變:一面掩蓋「九二共識」的內涵「一國兩制」;一面又作出種種符合「一國兩制」的設計,如「屋頂論」、「三憲論」、「統合論」、「聯邦論」等等,都是「一國兩制」的「另類說辭」。

三、美國「一國兩制」的歷史教訓

鄧小平和江澤民,都喜歡援引美國「南北戰爭」(Civil War),以林肯「為統一而戰」,論證「一國兩制」的正當性。然而他們都弄錯了,美國歷史恰恰是「一國兩制」的反證:美國早期自由與奴隸制的共存,最終導致慘烈的「南北戰爭」。

美國立國之初,保存原有的「兩制」,北方自由制,南方奴隸制。開始相安無事,河水不犯井水。後來美國領土擴張,南方要求把奴隸制擴展到西部自由領土,被聯邦國會拒絕。南方州即宣布退出聯邦,另立「邦聯」。

林肯最初確是為「統一」而戰,不敢觸碰南方的奴隸制,只是反對「分裂聯邦」。他在一八六一年三月四日的總統就職演說中,拒絕承認州有退出聯邦的權利,但否定了聯邦政府干預各州的奴隸制。南方卻聲稱自己是維護把奴隸制擴展到西部領土的「自由權利」。

戰爭頭兩年,北軍在戰場上處於劣勢,屢遭失敗。終於使林肯認識到:自由與奴役兩種制度,不可能永久並存於聯邦之中。一九六三年一月一日,他簽署了「解放奴隸宣言」。「宣言」把聯邦軍隊變成了解放奴隸的執行者,對奴隸制宣判了死刑。一位黑人牧師說:「鈴鼓的轟鳴,迴盪在埃及的黑色海洋之上,耶和華終於勝利了,他的人民終於自由了。」

「宣言」改變了「南北戰爭」的性質和美國歷史進程,也使林肯成為「偉大的解放者」(the Great Emancipator)。正如《給我自由》一書的作者方納(Eric Foner)所說:「他接受了歷史突然拋給他的角色,而且力爭扮演好這個角色。」

林肯的偉大,是他善於在失敗中接受教訓,認識到「一國兩制」必然導致戰爭,而對付消滅自由的戰爭,必須消滅奴隸制。

四、從「兩國兩制」到「兩國一制」

台灣與中國的「現狀」,是「兩個國家,兩種制度」。「維持現狀」,就是維持「兩國兩制」。改變現狀,無非三種選擇:

第一種,「一國一制」。過去的「解放台灣」和「反攻大陸」,就是追求「一國一制」。這種「武力統一中國」的選擇,不存在現實的可能性。「國共內戰」的「敵對狀態」,早已成為歷史。中國人民和台灣人民之間,從未發生戰爭。「中國內戰」雙方的國共兩黨,早已親如一家,哪裡還有「敵對狀態」要「停止」呢?

第二種,「一國兩制」。這是從鄧小平、江澤民到今天胡錦濤的對台戰略,蔣經國知其危險性,拒絕了鄧小平。二○○五年以前,台灣沒有人敢公然接受「一國兩制」。

自二○○五年「連胡會」開始,連戰以模糊化的「九二共識」,掩蓋了接受「一國兩制」,但當時國民黨在野,並無「可操作性」。二○○八年馬英九當選總統,才開始實際操作「九二共識」包裝的「一國兩制」。

要知道無論怎樣包裝的「一國兩制」,都不是什麼「新東西」,美國慘烈的「南北戰爭」,就是深刻的歷史教訓。

第三種,「兩國一制」。這是符合兩岸人民共同利益的唯一正確選擇。台灣已是自由國家,需要政變制度的是中國。中國改變制度並不難。面前就有兩位老師:

一位是林肯,他實現了美國的「第二次解放」,終結了奴隸制,領導美國人民邁向「新的自由」。

另一位是蔣經國,他拒絕了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把眼光轉向台灣人民,開放黨禁、報禁,終結了「中華民國」的一黨專政,讓台灣人民走上自由之路。

這幾天馬英九「勝利衝昏頭腦」,不無醉意地吹他在意的是「歷史地位」。拍馬者心領神會,已為他墊起從「九二共識」踏上「諾貝爾和平獎」的台階。

現在要看中國的習近平了。中國對台戰略必須改變,不能再在「九二共識」迷霧中陪同馬英九做虛幻的「諾貝爾夢」;應有林肯的智慧和勇氣,邁出中國走向「新的自由」的前進步伐,從兩國兩制走向兩國一制。

    只有中國和台灣都成了主權在民的自由國家,兩岸才能自由平等地交往與合作,共同維護兩岸、亞太與世界和平,為自己國家和全球作出更大貢獻。

(阮銘:前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副主任、胡耀邦助理,一九八八赴美任訪問學者、一九九七赴台淡江大學任教、二○○二年取得台灣國籍。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二○一○年出版回憶錄《尋找自由》。)






更多文章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開放舊網頁 每期文選 封面彩頁
版權所有,轉載文章請知會本網站 email: open@open.com.hk 告知貴網站名,何時轉載及文章題名,請說明出處(原載開放雜誌網站某年某月號)請尊重原作,請勿刪改。
Copyright © 2011 Open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